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试析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董敏秋保罗·伏尔·费耶阿本德(PaulK·Fey-erabend)是1924年生于维也纳的美国科学哲学家。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如果从强调科学的主观性和心理因素的角度看,恐怕最具有特色的莫过于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研究费耶阿本德对正统科学观的批判对于建构新的科学观具有借鉴意义。费耶阿本德对理性客观论、事实中立论、方法一元论这三个正统科学观的理论支柱进行了彻底批判。费耶阿本德认为:理性概念是模棱两可的。说某一程序或一种观点是客观的,即声明不分人类的期望、思想、态度和愿望,它都是有效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事实是在特定理论指导下、特定条件限制下的观察结果,不是脱离理论而中立的。非科学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价值,科学理性的方法都有相应的局限,科学活动的方法只是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P.K.费耶阿本德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费耶阿本德哲学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哲学界至今发表了近50篇论。王书明教授的《科学、批判与自由一费耶阿本德有限理性论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费耶阿本德哲学的学术专。该书注重本研究与研究框架的创新,对费耶阿本德哲学做了新的探索。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与国内外哲学界的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该书有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费耶阿本德反对科学沙文主义,倡导科学民主化;反对传统的科学方法论,主张无政府主义的多元方法论;批判归纳原则的最后堡垒———“理论与事实一致”,提出反归纳原则。他的科学哲学的后现代理念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费耶阿本德与库恩同为历史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更确切的说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是对库恩范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探讨库恩范式对费耶阿本德科学观的影响,可以更清晰、准确地了解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有利于整体把握后现代科学观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探讨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P .K .费耶阿本德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 ,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0世纪 80年代初费耶阿本德哲学被介绍到中国来 ,中国哲学界至今发表了近5 0篇论文。王书明教授的《科学、批判与自由—费耶阿本德有限理性论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费耶阿本德哲学的学术专著。该书注重文本研究与研究框架的创新 ,对费耶阿本德哲学做了新的探索。通读全书 ,可以发现与国内外哲学界的同类研究成果相比 ,该书有两个特点 :第一、资料详尽 ,注重文本研究。作者从 1999年开始全面系统地搜集费耶阿本德本人的著作、论文以及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7.
现代许多人都把费耶阿本德看做是一个否定方法和理性,主张自由意志和离经叛道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理解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怎么都行"呢?本文在分析了费耶阿本德对自逻辑实证主义者以来科学哲学各流派方法论的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的内涵、特点及其评价进行了探讨,旨在从思想上厘清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怎么都行"。  相似文献   

8.
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以加强科学史教育,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当前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库恩的历史主义科学观、费耶阿本德的人本主义科学观和后现代科学观,以及萨顿的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和科学素养教育观等,对科学史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 《物理教学》2013,(8):30-33
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包含激情元素的多样化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工具。这就是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磊 《华章》2009,(20)
费耶阿本德激励的抨击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提出"无政府主义认识论",提倡多元主义的方法论,他反对方法或规则,并不是方法或规则本身,而是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倡导著名的"怎么都行"的方法原则.他的观点独树一帜在西方学术界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是教育部"十一五"子课题。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许多思维过程不同的探究模式。本篇介绍其中运用陶弘景"怀疑——反驳"方法所建构的"怀疑——反驳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过程和探究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本期论坛主要讨论科学哲学学科建设的立足点、科学理论的进化结构、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以及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曹志平博士认为 ,科学哲学从哲学思潮到哲学学科 ,是一个树立范式 ,消解范式 ,进而寻找范式的过程 ;胡光博士认为 ,把科学理论视为一种进化结构为现代科学认识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模式 ;宋文新博士认为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的宗旨是克服形而上学 ,寻找哲学发现的新方向 ;王书明博士则将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定性为有限理性论。  相似文献   

13.
本期论坛主要讨论科学哲学学科建设的立足点、科学理论的进化结构、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以及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曹志平博士认为 ,科学哲学从哲学思潮到哲学学科 ,是一个树立范式 ,消解范式 ,进而寻找范式的过程 ;胡光博士认为 ,把科学理论视为一种进化结构为现代科学认识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模式 ;宋文新博士认为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的宗旨是克服形而上学 ,寻找哲学发现的新方向 ;王书明博士则将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定性为有限理性论。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教学论坛》2012,(7):170-171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是教育部"十一五"子课题。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许多思维过程不同的探究模式。本篇介绍我们其中运用蔡伦"连续缺点——替代"方法所建构的"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过程和探究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不可通约的思想与解释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当代解释学侧重于读者的接受这一观点与不可通约理论有共通之处。解释学否定作者的优先性与费耶阿本德反对专家的独裁是相通的,理解的创造性、文本的差异性,视域的融合与费耶阿本德所讲的不可通约和不可比也是相似的。虽然解释学与不可通约理论讨论问题的视角不同,但问题本身却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期论坛主要讨论科学哲学学科建设的立足点、科学理论的进化结构、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以及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曹志平博士认为 ,科学哲学从哲学思潮到哲学学科 ,是一个树立范式 ,消解范式 ,进而寻找范式的过程 ;胡光博士认为 ,把科学理论视为一种进化结构为现代科学认识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模式 ;宋文新博士认为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的宗旨是克服形而上学 ,寻找哲学发现的新方向 ;王书明博士则将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定性为有限理性论。  相似文献   

17.
本期论坛主要讨论科学哲学学科建设的立足点、科学理论的进化结构、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以及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曹志平博士认为 ,科学哲学从哲学思潮到哲学学科 ,是一个树立范式 ,消解范式 ,进而寻找范式的过程 ;胡光博士认为 ,把科学理论视为一种进化结构为现代科学认识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模式 ;宋文新博士认为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的宗旨是克服形而上学 ,寻找哲学发现的新方向 ;王书明博士则将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定性为有限理性论。  相似文献   

18.
本首先从认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简述了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知识论,并且抓住其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的两个核心:非理性主义和多元主义,展开讨论,重点针对“怎么都行”这一费耶阿本德的标志性口号,阐发了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科学经常被视为人类合理性的典范,但随着库恩的历史主义的兴起,这一观点受到了颇多挑战。文章分析了逻辑实证论、波普尔、拉卡托斯、库恩、费耶阿本德、劳丹等人的合理性概念,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期望寻找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中更为根本的精神,最终将合理性分析为批判性。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库恩用科学史的实例使人们认识到逻辑主义的科学划界的绝对标准之谬误;主张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了范式是这个领域成为科学的充要条件,开创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观。把这种相对主义推向极致,就导致费耶阿本德、劳丹、罗蒂等人的反对科学划界的标准消解观。相对标准观不能把占星术等从科学中排除出去,消解观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都让伪科学有生存的借口。之后的多元标准观越来越复杂,但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科学划界。本文把可证伪性、实质普遍性、一致性和超余内容性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出了一个规范性的对科学的定义。这个划界标准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能够排除形而上学和伪科学,也能得出人们以为科学通常都具有的各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