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新时代》丛书,是北京出版社的一套力作。其中,孙云晓、郑新蓉主编的《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在传播新教育观念、提出实施新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方面,对教师和父母很有启迪。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和父母,他们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生力军。如果广大的教师和家长,仍然因为自然的连续性和惯性而保持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能教育出具有优秀素质的下一代么?因此,对教育者进行教育,即“前素质教育”,应该是当前取代应试教育及传统落后教育  相似文献   

2.
朱晓宏在《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撰文指出,父母和教师无疑是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儿童与父母、教师交往中获得的他者经验对其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孩子与父母、教师交往构成的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是一个具有连贯意义的统一体,一个孩子与他者、与世界的遭遇也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3.
《天津教育》2008,(2):54-54
《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探新》,《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新理念》(修订版),《最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教育者谬误手册》,  相似文献   

4.
<正>追读任勇先生的著作已久。从《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到《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从《优秀校长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到《优秀父母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从《觉者为师:好教师成长之新境》到《师者之道:给教师的50个叮嘱》,我一路读来,收获颇丰,深感在教育园地耕耘四十多年的任勇,教育情怀依然炽热,创造力依旧蓬勃。  相似文献   

5.
<正>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也是一位母亲的我,闲暇时拜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目光随然被《好的教育是一种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给深深地攫取住了。如何寻找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带着问题,我徜徉在带有墨香的文字中,品读、思考,有了一番新感悟。一、改变孩子,父母要克服"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朱老师在文中指出我国现存的教育弊端:无论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弘扬优秀传统,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和课标精神,培养新型语文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会与《语文世界》《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四家期刊联合举办全国首届“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新《纲要》的实施打破了对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足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研究》2006,(9):20-20
让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是许多父母的梦想,是否能拥有成功的人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在十多年来桌有成效的探索中,为广大父母和教师提供了珍贵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弘扬优秀传统,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和课标精神,培养新型语文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会与《语文世界》《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四家期刊联合举办全国首届“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  相似文献   

10.
一、梦想与反思:新教育实验的缘起最近几年,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们一起逐渐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比较快地发展和成长的教学研究方式,或者说学校发展的方式。1999年下半年我在太湖之滨做了关于如何做一名理想的教师的报告,后来很多报纸都转载了这篇文章。有的老师给我写信,说那一次报告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在《新教育》杂志社朋友的鼓励下,后来我又写了《关于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结集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这本书所受到的欢迎程度是我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1.
6月14日,《教师博览》编辑部邀请了部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及中小学教师,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共商刊物如何面向ZI世纪,为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教育服务。与会者对《教师博览》普遍给予了较高评价。一本受欢迎的刊物原《人民教育》总编辑朱世和满腔热情地说:“《教师博览》从大量的报刊上选搞对教师有用的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作用很大。”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马芯兰认为:“《教师博览》合上了教育时代步伐,深受教师的欢迎和喜爱,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喜爱。因为它新而活,内容丰富多彩而有特色。”北京力…  相似文献   

12.
明明 《班主任》2001,(6):16-16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力度加大,对中小学教师提出新要求。教育部日前就此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几点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密切关注和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走向,积极主动地配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范教育中的德育工作,特别要突出师范院校职前培养和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师德教育,强化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的教育,使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中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的《思想政治》4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并陆续开始进行实验。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新问题。面对新德育课程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式,及时做好角色转型定位,以保证新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全面性教育对于其健康发育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学校对孩子有全面性教育的责任,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教师和父母尝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总会遇到诸如"不知如何开口""不知从何讲起""不知如何应对一些敏感话题"等困扰。由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以下简称《珍爱生命》)为希望开展性教育的教师和  相似文献   

15.
新公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即将实行的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等教师教育制度的新变化,给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应紧密结合新《标准》,及时适应教师教育制度方面的新变化,突出师范特色,把好教师教育的"入口关""、培养关"和"出口关"。  相似文献   

16.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义务教育法》之后新中国的又一部教育立法,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为教师制定的法律。《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福利待遇、资格和任用,培训和考核等问题作出了法律规定.它的颁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对教师的重视,也表明我国已开始步入依法治教的轨道.它的施行,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振兴中国教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主题来源于新教师的教学经历,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故事,搭建了新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从中我们可挖掘出许多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一些案例也值得借鉴、研究和反思:在上学期教学《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这节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反思自己是否做过对不起父母的事。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道歉信,或给父母过一次生日,或帮父母做家务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切实受到了感情的触动,都感到了亲情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了父母给予的无私的爱。所以那堂课学生深受感动,每个人都泪流满面,也使我非常难忘。【跟…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作者张文质老师,是深受万千家长欢迎的著名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1+1新父母"行动领衔发起人,"家庭教育中的120"。他说,"教育是慢的艺术,决不能势利。教育的真谛就是先教育好自己,才有可能把孩子培育成一个健全的人……",出版的著作有《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教育是慢的艺术》《回到每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9.
郑艳芳  李玉侠 《考试周刊》2013,(83):158-159
从广义来讲,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本研究所指教师教育课程专指教育类课程。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新《标准》),基于新《标准》所倡导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我校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父母教育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父母——被遗忘的要素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结合,这已是教育工作者人人熟知的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26条明确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那么,采取何种途径、如何使家庭积极地配合学校这是每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由于家庭的教育主体是父母,而父母所享有的教育权利状况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又直接决定着父母的学校教育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着父母在学校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我国父母教育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