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娟 《江苏教育》2015,(4):55-56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建设,应该重视班级管理的个性化,重视特色班集体建设。快乐班集体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建设,应该重视班级管理的个性化,重视特色班集体建设。快乐班集体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51):189-190
学校育人任务都是在班级得以实施、完成并发挥成效的,开展特色班级建设为载体的班集体创建机制,通过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及多样性的学生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班级的活力,开发教育潜能,充分发挥班集体在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组织作用,确保班级学生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阶梯地系统开展,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进而提高班级凝聚力、促进班集体建设,推进学风、班风建设,提高班级管理品味,进而推进优良校风形成。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能够为全体成员认可并遵循的学习风气、集体舆论、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成长轨迹。班级文化建设能带动学生个体与班集体的协同发展,让班级亮出自己的品牌和个性。特色班级的文化建设,是班集体的"名片",它让班级深深烙上特有的精神印记,能凝聚源自教师与学生的智慧,见证师生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对提高班级德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班"科  相似文献   

5.
李英 《亚太教育》2020,(2):26-26
对于学生来说,班集体是其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地,而班级内的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面貌和道德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班级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分析新课程标准对于个性化班级建设的要求,并明确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班级内相互学习,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本文从当前的新教育理念出发,主要讨论了小学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是良好班风的倡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个性的培育者,是班级特色的创建者。培育班级的特色要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主体性等方面入手,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培育班集体特色中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专业创建特色班级是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营造富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组织富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实施富有专业特色的班级管理,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不仅能够展示出每个班级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且使学生的专业成长与班级管理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结合专业创建特色班级是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够展示每个班级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且使学生的专业成长与班级管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克服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专业教育与班级管理"两脱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学生的构成越来越复杂,外地学生的占比不断提升,亟须推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由此确保班级学生朝着共同目标前进,形成积极向上和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打造特色班级,从而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山水小学立足已有基础,坚持以“竹文化”为载体,努力推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落实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他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心灵的雕塑者、班集体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教师要用发展眼光看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对学生充满积极的心里期待。言传身教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实效。班集体一定要有班规,依靠制度的力量形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氛围,彰显学生的特长。班主任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依靠文化的力量和集体力量,让全班有共同的愿景,让班级文化引领班集体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化国 《班主任》2006,(12):5-7
近年来,我校大力开展"建设七彩班集体"创新活动,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形式的多样化、管理方法的高效化.在班级管理中树立"保持就是落后,创新才是根本"的观念,高举"规范 特色=优秀班集体"的旗帜,通过班集体建设去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公正、合理的环境.下面是我校开展"建设七彩班集体"创新活动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办高校管理的不断规范化,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性,有效地增强班级建设的途径有很多,需要每一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认真地思考、探索、研究。本文作者结合自身从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历,立足所在校特色谈谈在民办高校如何建设具有班集体精神的班级,如何培育先进的"班集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中小学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位,推动德育"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工作,各地纷纷开展特色班集体评选工作。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至完美。"班级文化经营好了,学生的心灵就有了展翅飞翔的空间,班主任也就轻松了。事实上,创建特色班级,轰轰烈烈开场容易,但高效经营、持续推进却很艰难。如何打开班级特色这扇窗,提升班级文化品位呢?一、明确班级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班集体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是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共同体.构建、践行特色班集体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进而在共同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精神成长,使班集体实现由"一盘散沙"到"钢铁长城"的蜕变.班主任厘清特色班集体内在逻辑,着眼学生优点、经营班级文化、提升特色品位,从而锻造优秀班集体.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班级"悦读"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悦读热情,形成良好的悦读风尚,从而打造朝气蓬勃、积极奋发、书香浓浓、充满人文气息的特色班集体。在此,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悦读"文化建设打造特色书香班集体略谈几点心得体会。一、建立班级读书角,创设"悦读"文化  相似文献   

16.
把班集体建设根植在学校品格提升工程实施的土壤中,以班级共同体为单位,引入并学习忠义人物,践行忠义文化,提炼班级文化特色,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从而完成班集体从形式到内在精神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班集体的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良好的班集体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然而在当前小学班集体建设中班级目标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人际关系不和谐、班委会组建缺乏民主、班级制度不完善、班级文化有待发展、班级活动单调乏味,因而难以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人本理念日益受人们关注,为了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人本理念应渗透于小学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把学生当做班级的主人,尊重每一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产生责任感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科学》2014,(Z1):35-36
<正>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主旋律,因此重视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且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树立、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快乐成长的亲情家园1.让班级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班集体才是真正优秀的班集体?笔者认为,一个在教师的严格管理下能够正常、高效运转的优秀班级并不是真正优秀的班集体。如果一个班级在没有教师严管的情况下照样能够正常、高效运转,班级活动、学生学习有条不紊,人人充满爱心,相处融洽和开心,那样的班级才是真正优秀的班级。笔者为此不断摸索,尝试在三方面建设了自己班级的文化特色:自治、爱心和快乐。  相似文献   

20.
胡麟祥 《江苏教育》2007,(19):29-31
班集体建设是现代学校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领域。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集体,不仅是一种教育的对象和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的目的和特殊的学生主体。班集体建设是师生作为共同主体的个性化的建构过程。新课程赋予了现代班集体建设新的内涵和使命,现代班集体建设是班级教育改革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形成集体发展愿景、变革班级管理机制、优化集体人际关系、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强化集体问题解决过程、开展集体性评价、培养班集体的传统与特色等八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