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假如一个儿童没有学会合群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0岁 ̄6岁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07,(9):84-84
美国儿童智力发展专家戴维教授认为,让三四岁的孩子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学习各种知识是“绝对的错误之举。”他强调,尽管有一些儿童会发育超常,但绝大多数儿童在五六岁以前,大脑不足以发育到能学习阅读和计算的程度。在此之前贸然向孩子灌输这种技能,存在着扼杀儿童学习动力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张正美 《山东教育》2004,(33):10-11
教育事业是根的事业。在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对象已从3~6岁延伸到0~3岁.0~3岁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3岁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因此,0~3岁儿童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方面都有特殊性和差异性,0~3岁儿童的教养工作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我园作为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合作项目实验基地之一,成立了学前教育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4.
"三岁看老",0-3岁是婴幼儿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今天,教育理应从0岁开始,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儿童的依恋情绪和发展阶段,对0—3岁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0~3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0~3岁儿童的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认识不足,许多0~3岁儿童的教育方案成了幼儿园教育方案的简化,忽略了0~3岁儿童独特的发展特征和需要。本文拟就通过介绍美国专家的研究,为我国0~3岁儿童的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借鉴。一、出生头几个月所有婴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需要和状态时刻在发生改变。成人必须敏感地回应婴儿发出的不断变化的信号。通过这些相互回应的交往,婴儿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因为有秩序的世界值得他们去关心。刚降临人世…  相似文献   

6.
3岁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正是人的身体、智力、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由于自身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他们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更加依赖母亲。母亲对3岁前儿童的影响作是任何都无法取代的。母亲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素质将直接影响和决定3岁前儿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从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3个维度,探讨了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3—9岁儿童自信心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且女孩自信心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2)3—9岁儿童自信心总体上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但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美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关于3岁一4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的比较,发现我国《指南》强调成人如何积极主动地为儿童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华州指南》强调成人的协助和指导是在儿童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早期教育要很好地协调社会期待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所谓早期教育.从狭义上来说是用科学的教育办法,根据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教育。0—3岁是人一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和奠基阶段。近几十年来,对早期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与社会效益的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个体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由此.早期教育应受到重视。我国从1998年开始把0—3岁这个阶段的教育.纳入社会教育的范畴。但事实上,0—3岁的儿童主要还是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以771名7-14岁儿童为被试,考察其独立随机序列认知发展阶段及重要时期。研究表明,7-14岁儿童独立随机序列认知(简称随机性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升发展时期(7-10岁)。该时期的发展,主要是7-8岁的发展,该时期的儿童掌握了随机性。第二阶段为倒退发展时期(11-14岁)。该时期的倒退,主要是10-11岁的倒退,该时期的儿童理解了随机性。9岁左右是儿童随机性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10岁是转折时期,主要原因是:10岁儿童有着较好的随机性直觉,而11岁儿童既丢失了随机性直觉,又没能够建立起相应的概率知识。  相似文献   

11.
责任心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着个体的人格特征,它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考察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责任心发展状况,本文采用儿童气质教师问卷和幼儿责任心问卷对357名4~7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4~7岁儿童责任心发展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责任心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提升,5~6岁是儿童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气质与责任心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责任心发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反映为均衡型气质类型儿童的责任心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抑制型、活泼型和专注型儿童水平,敏感型、均衡型气质儿童的他人责任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抑制型、活泼型和专注型儿童水平.为促进儿童责任心的积极健康发展,家庭、幼儿园应着力培养和发展幼儿均衡型的气质,幼儿园与家庭应进行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儿童气质的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和专注性各方面的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沉浮是科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沉浮概念的发展反映儿童的判断与推理水平。为深入揭示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以132名3~7岁儿童为对象,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儿童沉浮概念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2)单一本质因素是儿童判断物体沉浮的主要依据;(3)6岁是儿童沉浮概念发展的关键期;(4)实际操作有助于儿童对沉浮概念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阅读》2007,(11):37-39
华裔少年徐安庐有着传奇般的求学经历。他两岁时即聪颖过人,能按照组合玩具示意图拼装与自己同高的机器人,5岁时能解初中代数题,6岁时经智商测试被认定为天才儿童。8岁时他离开学校开始在家自学,11岁赢得华盛顿科展大奖,成为历届年纪最小的大奖得主,遂代表华盛顿州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展。2003年,他轻松考入华盛顿大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数学教育的重视,对于儿童概率认知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对60名5.5—7.5岁儿童的概率认知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于概率的认知水平在5.5—7.5岁阶段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概率认知经历从主观到客观、简单到复杂、表面到本质的变化;5.5岁儿童基本无概率概念;6.5岁儿童绝大部分处于概率概念的萌芽水平;有近半数的7.5岁儿童和一小部分6.5岁儿童具有部分概率概念,但不稳定。直到7.5岁,儿童仍没有出现概率认知的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2岁至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有着最典型的阶段过渡性.本文综合采用了心理学方法和语言学方法,从修饰词的发展方面来分析2岁至3岁年龄段儿童语言.这一阶段的儿童语言中修饰词由简单到复杂,各种类型的发展也有不平衡性.修饰词的迅速发展,反映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自编的“3-6岁儿童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以“半年”为单位对3-6岁儿童自我控制进行测量,考察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和自我控制各维度之间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内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3-6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5岁到4.5岁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男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滞后于自我控制其它维度的发展,而女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最高.为了提高3-6岁儿童自我控制水平,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及依据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控制的年龄和性别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7.
3~5岁儿童自主性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两种方法,测查了3~5岁儿童自主性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1)本研究编制的3~5岁儿童自主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家长和教师评定儿童自主性的依据;(2)3~5岁儿童自主性由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三个方面构成;(3)在3~5岁期间,作为个体特征的自主性逐渐稳定;(4)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自主性存在可变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情绪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核心竞争能力,对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一方面引进并修订社会—情绪评估/评量量表(36~66个月),另一方面应用该量表考察上海市2 363名3~6岁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修订后的社会—情绪评估/评量量表(36~66个月)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我国3~6岁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有效评估工具。上海市学前儿童社会—情绪能力整体发展较好,但具有整体性和不均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社会—情绪能力整体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女童发展优于男童;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儿童发展越有利;祖辈抚养的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最差;非独生儿童的同理心和独立性发展突出,独生儿童自我形象发展更好;核心家庭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优于主干家庭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越好,越利于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上海本地户籍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优于非本地户籍儿童。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父母和教师应在尊重儿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儿童积极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要重视家庭环境的重要作用,为儿童创造优质的家庭成长环境;政府应发挥弱势补偿功能,为处境困难的家庭提供援助,以...  相似文献   

19.
气质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儿童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对儿童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针对3岁儿童的气质类型,采用实验室观察的方法,得出结论:3岁儿童气质类型可分为非抑制型、抑制型和自我保护型.  相似文献   

20.
对2岁半~3岁半幼儿动作发展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岁半— 3岁半的幼儿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称为先学前期,这时,随着行走动作和手的随意动作的发展,他们的生活范围比婴儿期扩大了许多,所受外界的影响也大大增加了,客观环境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成人常常要求他们从事一些基本的生活活动,同时,儿童也愿意主动模仿成人来做一些事情。为了全面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动作发展状况,我们在从事了多年的幼儿教育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特点,制定了 2岁半— 3岁半幼儿动作发展评估标准,并试图通过对照标准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不错过动作发展的关键期,进而达到使幼儿动作良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