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胡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在工作中要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长。如何营造当代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充分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之友》2006,(9):64-64
日前,《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草案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确立未成年人优先原则,并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等,力求以此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确立优先原则 未成年人被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成长环境却不容乐观.为此,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确立未成年人优先原则,并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等,力求以此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由于未成年人自身的未完成性和依赖性,在生活中构建其道德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十分必要。生活环境中遭遇的道德感知、道德体验和道德冲突等,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成长起到关键影响。家庭、社区、组织(如学校、同伴及团体等)是未成年人重要的生活环境,它们构成了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5.
末成年人的成长问题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立立体的科学的网络结构体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加大管理和监控力度是适合鸡西实际需要的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家庭、学校、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探讨如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道德成长是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未来工程,也是基础工程。社会造就合格的公民主要不是在成人阶段实现的,而是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养成并造就的。而在未成年人道德成长中,德育环境及其道德传递是一个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初始年龄提前了2至3岁。黔南州的未成年犯罪以盗窃最突出。处在青春发育期心理不稳定,是非辨别能力差,好冲动,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因素,而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要重视健康文明的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仍然是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八个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该在全社会树立未成年人犯罪也是犯罪的指导思想,筑好家庭第一道防线,建立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屏障,创建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避免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的问题:社会不良现象的滋生蔓延,腐朽、愚昧、落后文化和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传播,严重腐蚀和摧残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也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当代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学校德育教育、家庭德育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影响,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待更好地加强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当代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想和文化等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影响着我国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性格的养成都造成了影响,给传统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为了让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做出一些改革创新。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学文科》2006,(1):16-18,87
识记:全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理解;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活动: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结合实例,谈谈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王静文  罗晓岚 《中学文科》2005,(1):14-17,87
识记:1.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理解:1.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2.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活动:1.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2.结合实例,交流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邢怀亮 《考试周刊》2009,(49):199-201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周口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在家庭教育、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立社会教育网络,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积极营造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同时,很多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的到来,社会现实问题、不良现象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其中包括未成年人恶性事件,近年来未成年人的社会事件屡有发生,未成年人遭到拐卖、性侵、家暴等新闻不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也成为了现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尽管我国未成年人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确保未成年人得以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长大,有利于他们未来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前,《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草案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确立未成年人优先原则,并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等,力求以此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此次修改法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法律执法主体责任不够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家长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校园安全问题;流浪、乞讨、失去监护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救助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等等。此外,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十多年,各地各部门积累了不…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全党同志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摁道德的重要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流浪未成年人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在认知发展、行为表现及社会交往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有着明显不同。流浪未成年人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自控能力弱、经常性地自我否定、不信任他人等情况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及社会发展。流浪未成年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政府加快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倡导社会工作机构从专业的角度介入该群体问题的解决,不断化解其中的社会矛盾。结合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从外展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总结梳理解决方案,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未成年人服务的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加强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的重视,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未成年人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家庭,成长在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的工作,又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应该努为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