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32-335
杰马里·莱恩Jean-MarieLehn化学、超分子化学家。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法兰西学院教授。1939年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1960年毕业于斯特拉斯堡大学,1963年获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外籍荣誉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国际上21所大学获荣誉博士,曾获诺贝尔化学奖、Karl-Ziegler奖、EttoreMajorana-Erice-ScienceforPeace奖、英国皇家学会的戴维奖章。杰马里·莱恩教授早期的研究奠定了“分子识别”的化学基础,即从化学和生物的基础上认识分子识别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美国天才:1901年出生,25岁获博士学位,30岁受聘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37岁获富兰克林研究所授予的克利逊奖章、美国科学院授予的康斯托克奖、英国皇家学会休斯奖章,39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劳伦斯。  相似文献   

3.
《世界发明》2005,(3):125-125
简介本·富兰克林·盖茨是一个喜爱考古的冒险家,打小时候起,就沉迷于祖父约翰告诉他的一个惊天秘密——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在某处埋藏着巨额财富作为战备储蓄金,而宝藏的秘密就隐藏在《独立宣言》中。实际上本的父亲也知道这个传说,但不愿意牵涉其中。无奈二十多年来这个秘密一直萦绕在本的心头,并且梦想着找到这笔资金。本开始为目标积极准备,找到  相似文献   

4.
只要打开《世界科技名人大辞典》,就不难找到世界上最早发明飞机的美国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Wright,Wilbur,1867—1912,Orville,1871—1948)的大名。兄威尔伯·莱特,生于米尔维尔。受过四年中等教育,曾获奥伯林学院名誉博士学位,是美国航空俱乐部成员,1909年获法国科学院金质奖章,弟奥维尔·莱特,生于代顿,受过中等教育。曾获慕尼黑皇家技术学院、奥伯林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名誉博士学位,是全世界几乎所有航空协会和俱乐部名誉成员,曾获梅里特勋章、富兰克林奖章等。据科技史籍记载,莱特兄弟从小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并怀…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2,(3):62-62
公元1740年,美国著名科学家、政治家、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了一所慈善学校。这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前身。它不同于其他依照英国模式开设老式课程的殖民地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新的高等学府模式在北美洲的诞生。学校深受当时苏格兰教育改革的影响,这在当时的北美洲是绝无仅有的。作为科学家的富兰克林认为,新的知识是来自对现有资源最广泛的认识和最有创新的运用。他想培养具有创新  相似文献   

6.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到1944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先后得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因与李政道先生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席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和洛克非勒大学董事。美国国家科学院、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北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曾经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等科学奖项。2019年4月29日,杨振宁先生应明德讲堂思想系列主持人、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的邀请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做客"明德讲堂",李树深校长主持了本场讲座。杨先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近两千研究生再次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图1),并明确重申,对于几年前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一观点,"我的看法完全没有改变"。本刊特将报告及听众交流全文整理,经杨振宁先生审定发表,以志盛事。  相似文献   

7.
布劳温博士(Pibor Braun)是当代国际知名科学文献计量学家、放射化学家。1932年出生于匈牙利。1956年毕业于罗马尼亚克卢日县的巴伯斯大学(V.Ba-bes University)。从1963年起到现在,他的学术活动回到了祖国,工作在埃得维士·罗兰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研究所。1967年他取得分析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1980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取得了教授职位。布劳温现在除任埃得维士·罗兰大学化学教授外,他还有第二职业,即任匈牙  相似文献   

8.
<正>杨振宁(中国,1922-),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9.
李健 《科协论坛》2009,(6):19-20
李付广,男,1966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获安阳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1年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2004年获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杰出人才,同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获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相似文献   

10.
明星启蒙于少年李忠东译创造“适当”的“环境”怎样才能培养出象爱迪生这样的大发明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本杰明·布卢姆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用了5年的时间,对世界上120名享有盛名的发明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这些卓有建树的“使使者”,并不是...  相似文献   

11.
赵昌平1962年6月生,博士,研究员。现任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华中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人选,北京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青年优秀知识分子,首都“五四”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12.
宋健     
控制论专家。汉族。1931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1958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1960年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毕业,同年包曼高工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后又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墨西哥国家工程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终生荣誉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七机部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  相似文献   

13.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6,(8):103-103
专家档案刘宗昌教授,1965年毕业于原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任教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四十余年,1992年任冶金系主任,1993年任材料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1992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评为包头市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冶金部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中国热处理学会理事;内蒙古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长;内蒙古金属学会理事;抚顺特殊钢厂技术顾问;《金属热处理》、《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外金属热处理》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姚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纺织教育家和纺织材料专家。 1930年 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195 2年西北工学院纺织系毕业留校任教 ,1982年晋升为教授。他在陕西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 ,成果卓著、贡献突出。他建立了纺织材料学科新体系 ,开拓了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新领域 ,曾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 ,他研究建立的“系列纺织测试技术和标准”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 ;1998年编写的教材《纺织材料学》获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15.
太空奇人     
宇航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人——性格勇敢、技艺精谌、才华横溢,可以说是全人类各民族的精英人物.而宇航员富兰克林·斯托利·穆斯格雷夫则更是一位奇才。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科技交流中心邀请,由中国未来研究会负责接待,加拿大未来学会主席弗朗克·费泽(F·Feather)博士于1984年10月24日至11月14日来我国进行参观访问。费泽博士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是“全球未来网络”和“全球未来青年论坛计划”的主要发起人,又是一位银行家,访问期间先后在深圳、广州、杭州、上海、苏州、北京等地举行学术报告会,並与中国未来研究工作者以及有关专家、学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世纪发明”的蓝色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发蓝光的半导体元件。曾有人预言该发明在20世纪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在1993年,时为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员工的中村修二成功地研制出了此半导体元件。发明人中村1954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毕业于德岛大学工学院并获德岛大学硕士学位,1979年进入德岛县的日亚化学工业公司,1993年成功地完成了蓝色发光二极管的研发和商业化工作;他曾于2001年获日本朝日奖,2002年获得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金奖。蓝色发光二极管亮度高,耗电少,并使红、绿、蓝三种原色的半导体元件均能生产,目前已在大屏幕显示器、信号机、手…  相似文献   

18.
杨振宁生于1922年,其父留美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杨振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在清华大学从师于王竹溪攻读研究生,1944年获硕士学位。1946年至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师于有‘氢弹之父’之称的泰苈并获博士学位,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期间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2月20日,当代杰出的天文学家、科普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邓肯天文及太空科学协会教授卡尔·萨根博士,在与骨髓炎抗争了两年之后,在福莱德·胡钦斯癌症研究中心与世长辞,享年62岁。 美国的科学界和世界各国了解和熟悉他的人们为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而悲痛,广大公众和青少年  相似文献   

20.
杨振宁  (ChenNingYang) 美国物理学家。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 1 92 2年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 1 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1 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1 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 949年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1 986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杨振宁教授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进行了长期创造性研究 ,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 ,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性的贡献。( 1 ) 5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