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常听老人对孩子说,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貌好不如相好。这就是说一个人,除了漂亮的相貌和服饰外,还要有好的姿态。好的姿态,给人以美感,反之则是不文雅、不文明的。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体态、姿势?古人早巳提出了标准:  相似文献   

2.
谢鑑辉 《父母必读》2009,(12):52-53
要想孩子以后有一副挺拔的身材,从小的培养很重要。否则,当你发现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时候。再来纠正可就费劲了!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孩子,我一向要求很严格。尤其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观点也许很传统,但却根植在我的心底。从以前对自己的孩子到现在对全班的孩子,我形成了自己一贯的要求和自己认为正确做法。因此,看到有些孩子不好的习惯,如进餐时边吃边玩;坐椅子上歪着、跪着;迟到或经常缺课等,我都会很严肃地指  相似文献   

4.
一、结合形体训练进行审美教育1.通过形体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要求学生做到坐要端正,站要站直,走要自然。各种动作要舒展大方,克服弓腰驼背,摇头晃脑等不良习惯,使身体各部位处于最合理的位置,外观给人以美的感受。2.结合形体课中的徒手组合及简单的舞蹈内容,让学生通过审美实践,体会到人体造型美和艺术美。二、结合讲解、示范进行审美教育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是一堂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既是学生直接感知的对象,又是学生审美的对象。因此,教师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姿态美新疆石河子师范学校胡飞燕人的形体、姿态美是古往今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做与不做动作,都有姿态美与不美的问题。所谓“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古人对日常生活中立、坐、行等基本姿态提出的要求。一个有着协调的肌...  相似文献   

6.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了新的改变。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品德课各类型课中尝试了实践活动,即将思想品德实践教材中的学习讨论课型、活动实践课型、综合指导课型这三种类型的课,进行巧妙地安排、设计,一步步地实施,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1.形体模仿亲身感受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教师便可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安排一些让学生进行模仿的活动,使学生通过模仿,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例如: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教师让学生模仿图上的小朋友,做出正确的站、…  相似文献   

7.
于忠德 《成才之路》2011,(10):84-85
"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为教师这一行业,它的劳动过程具有特殊性,既有有形的教育(即文化知识的传播),也有无形的教育(即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既教书也育人"。  相似文献   

8.
古人的坐姿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古人对坐姿颇有讲究,因为它是中华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  相似文献   

9.
读有读相     
顾盛杉 《教学随笔》2011,(10):14-15,40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其实,读也有读相。摊读,就是将书放在桌子上或者膝盖上,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对那些文字进行检阅。人对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的读相,有些认真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一、体育教学是实施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许多方面能够有机结合、自然渗透,如在体育教学中,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仪态仪表训练、健美操训练等,每个细节都有严格要求、严格规范,它与礼仪教育中的举止礼仪、品貌礼仪、形体礼仪自然吻合。再如,在礼仪教育中要求学生“精神饱满,举止文雅,站有站相,坐有坐样”,这些正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可见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体育教学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实施礼仪教育。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比其他课程更频繁,时而活动在一块,“手之舞之足之…  相似文献   

11.
人,是应该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 或许有人要问,那么何谓“站相”,何谓“坐相”呢?是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站立时如“弱柳扶风”?还是施耐庵所形容的“坐定时浑若虎形”?说实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师自身艺术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艺术,是发挥良好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础与前提。这里的自身艺术可以理解为自身素质。除了基本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艺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切不可东倒西歪,或常常倚靠在讲台上,给学生一种疲劳、无精打采的状态,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的穿着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进行舞蹈教学是大有益处的。   1 小学舞蹈教学的健体作用  就小学生来讲 ,由于被舞蹈自身的美感和丰富的内涵所吸引 ,他们非常喜欢这一活动形式 ,这就为小学生的身体锻炼提供了“情感基础”。  在整个舞蹈活动中 ,基本功训练尤为重要。按照“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的要求 ,老师首先要纠正学生的自然形态 ,然后对他们的头、肩、背、腰、手、腿、脚等部位依次进行规范化的训练 ,以增强他们身体各部位的软度、力度以及关节的灵活性 ,使他们仪表、举止端庄…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教育大省的省城,考察一所在当地蛮有名气的小学校,主人带我们参观一个被称为“个性空间”的大楼。进去才知道,所谓“个性空间”其实就是一个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弹琴、吹箫,击球、舞蹈,乍一看热热闹闹,可你再仔细看看,就感到有点不对劲。阅览室里,读书的学生有站的,有坐的,可站的都是同一个姿态,坐的都是同一个标准;尤其叫我们难受的是,席地而坐的孩子们一个个按照要求,不仅手里拿书的高度个个相同,而且连盘腿的弧度都是一样的。主人本来可能是向我们展示学生在阅览室里的自由,可这种统一的“自由”实在令人悲哀。我…  相似文献   

15.
白国宁 《学子》2009,(10):37-37
中国有句古话,叫“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人不注意站相和坐相会被别人认为没有教养。其中,坐姿的重要性在面试中体现的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教师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课堂现场,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的成败。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姿态不能适应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要求。以引领者的姿态站到学生的前面,以倾听者的姿态站到学生中间,以促进者的姿态站到学生后面,有助于思政课教师重塑和优化教育姿态,更好地完成铸魂育人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7.
进步的阶梯     
陆晓蕾 《班主任》2012,(8):34-34
正刚接手一个新班,我便发现学生小徐的"不一般":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有机会就和周围的同学大声说话。课上,他不但接老师话茬儿,还不时和同学"打长途电话",做小动作,甚至怪叫;课下,他不仅乱扔垃圾,不高兴时还把别人的东西往天花板扔,甚至把其他同学摔倒压在身下……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面对他的众多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光着脚在房间里走,客厅、餐厅、卧室、阳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小时候喜欢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小时候,妈妈看到我赤着脚就会说,你这孩子,一点规矩都没有,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穿也要有穿相。  相似文献   

19.
谢宗玉 《初中生》2009,(12):8-9
我喜欢光着脚在房间里走,客厅、餐厅、卧室、阳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小时候喜欢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小时候,妈妈看到我赤着脚就会说,你这孩子,一点规矩都没有,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穿也要有穿相。  相似文献   

20.
我不是淑女     
邓雅卉 《辅导员》2009,(14):118-118
也不知妈妈是咋想的,老想把我教育成淑女。可我压根儿就不是当淑女的料。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非得让我穿裙子,可我偏喜欢穿裤子;教育我“女孩子别成天往外跑,在家呆着多好”,可我偏爱成天不着家,逢吃饭睡觉的时候才进家;教育我轻声细语说话,可我天生就是个大嗓门,没法儿!同学都说我是投错了胎,是个假小子。唉,还是说说我这个假小子干得好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