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琛 《文教资料》2012,(15):58-59
莲花作为中国画中"四君子"题材外又一重要的审美对象,历代都有画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莲花作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究中国绘画中的莲花图像,以诠释我国花鸟画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词中的莲花意象,前人多有论述,而对于赋体文学中的莲花意象,则鲜有人论及,其实赋作为一种古老的以体物为主的文体,其对于莲花的描摹和颂扬当更为丰富而具体,并且由此所折射出的文化内蕴也比一般的诗词更为丰富。在历代的咏莲赋中,人们不仅歌颂莲的实用价值,还把它作为美和爱的象征,同时还包含着独特的宗教意味和人格内涵,其必将继续影响并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分析传统莲花纹样的类别以及文化内涵,探讨传统莲花纹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现代丝绸床品设计的类别、情感诉求及其纹样设计,提出将传统莲花纹样通过数字化纹样设计,增加感情因子融入丝绸床品设计,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莲花纹样在丝绸床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莲花崇拜(或莲花信仰)为佛教早期崇拜之一。佛教借助莲花形象以宣传佛教理论,借助莲花生物特征以阐述其义理,提供了引导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追求的理想目标。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样,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认真审视其发展轨迹,挖掘其基本理论中与当代社会现实有价值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主流文化实现新一轮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莲花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在《全宋词》中,莲花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莲”是美人的象征;莲花词是传递相思的恋曲;“莲”是祥瑞美好的理想寄托。宋代的莲花词以表达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为主,音韵天成、清新华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就蕴含着高贵、圣洁之意。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佛教物化形态造型中莲花的纹样和象征意义也进行着一场"中国化"的改造,并创造出新的艺术图式。莲花既为佛教的宣传提供了一种形态观想,同时也在佛教的影响下丰富了自身本土文化,这种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健康的吐纳能力与无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莲为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又名荷、芙蓉、芙蕖、泽芝、水芝、水芙、水旦等,以莲与荷为通称.每当盛夏时节,荷叶田田,碧绿清圆,清气袭人,令人见之忘俗;朵朵莲花,美丽高洁,芬芳四溢,象凌波仙子,在绿水碧波之上亭亭玉立,于清风吹拂之时摇曳多姿,使人留连忘返,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莲花以其与众不同的风格,被评为我国人民喜爱的十大名花之一.翻开我国的文化典籍,描写莲的诗文不可胜数,一些与莲有关的掌故传说常常会跃然而出.千百年来,莲成为一种浸润着文人雅士感情色彩的意象,寄托着特殊的宗教寓意,体现着强烈的民俗意味,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赋予它丰厚的文化意蕴,构成了蔚为大观的莲文化现象,成为中国古代花木文化中的一朵灿烂夺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莲又称荷花、芙蕖等,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远在公元前500年的吴王夫差,就在太湖之滨的离宫(今江苏吴县灵岩山),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而修筑玩花池,这可算最早的记载.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和各种本草都有记载.莲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莲花作为佛像座是认为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洁,莲花因而成为佛教的象征.但必须指出:佛教中的莲花并非荷花的同义词,它还包括睡莲属的5个种.  相似文献   

9.
莲花作为一种圣洁的植物,具有特殊的宗教寓意。在越南民间歌谣俗语中,莲花是君子高洁的写照,是爱情的象征,是美妙女子的比喻。莲花深受越南人的喜爱,探寻越南人对莲花的情结,能更好地了解越南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莲花(Lotus)在地中海东南地区是一种极富意义的花,在亚洲则被称为玫瑰,在欧洲叫百合花.不同的文化常把不同的植物都冠以"莲花"之名:在埃及,"莲花"一词指的是白莲和蓝莲,在印度指的是洁白和微红的莲属植物和坚果植物,在许多书籍里指的却是中美洲的水百合.古埃及的创世神话也提到莲花:它来自原始之淤泥,世界之神圣造物主(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从它的花萼之中升起.这种花开于日出合于日落,人们曾把它与太阳神,与发自诞生世界之淤泥的光芒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爱莲花的。历代文人笔下的莲花更是千娇百媚,像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然而,你是否知道,已经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澳门,也与莲花存有着扯不断的情丝。澳门原是一个岛,与大陆并不连接。她分为三部分: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就像一朵莲花的三个花瓣伸向大海,可惜缺一枝莲花的叶茎。没想到天作地合,由于海潮的作用,居然在澳门与大陆之间冲出一条长长的沙堤,加上后来的人工填海造地,南海中的这朵美丽莲花竟然有了一枝长茎与大陆相连,因此澳门古称…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因而收录了大量古诗词,而植物又是较为常见的意象,故本文以《渔歌子》、《江南》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就教材中汉唐诗词里的桃花、莲花和茱萸三种植物意象进行简要分析,感悟植物在汉唐诗词中的美。  相似文献   

13.
《莲花》     
“有人说众生如同池塘中的莲花:有的莲花在超脱中盛开,其他莲花则被水深深淹没沉沦于黑暗淤泥。有些莲花已接近于开放,它们需要更多的光明。”莲花,在佛教里有它特殊的寓意。它代表“净土”,象征“纯洁”, 寓意“吉祥”。藏传佛教里,莲花还代表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安妮宝贝的《莲花》描绘了三个人殊途同归的隐秘轨迹,一位女子在拉萨遇到可以结伴同行一程的男子, 这男子生命的一端,连接着现实人生中的真实和虚妄,而另一端,是艰难至极的徒步长旅。他们两人穿越雅鲁  相似文献   

14.
莲之梦     
正从我降临这片土地起,莲花,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梦。儿时,填满我美好记忆的除山之翠、水之澄、天之蓝外,就是开满山冈、田畴、村落的梨花、桃花、杜鹃花、油菜花、山茶花……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犹如美轮美奂的油画入神彻骨,唯独没有莲花。记得那时,懵懂无知而好奇的我,总喜欢缠着大人问:"为什么故乡叫莲花?莲花为何物?"莲花最早走进我的童稚世界,走进我的思想内存与心灵深处时,却是一种高洁的文化形象。在我稍微有点阅  相似文献   

15.
黔东土家族“肉莲花”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军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4):103-104,124
“肉莲花”是流传于黔东土家族的一种传统体育舞蹈,其动作粗犷,神态自然,表演独特,深受黔东土家族人的喜爱。在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挖掘“肉莲花”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对于保护和发展黔东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3,(17):34-35
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莲花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相似文献   

17.
安妮宝贝的《莲花》以描述纪善生和庆昭前往墨脱的旅途为主干,讲述了善生、庆昭和苏内河三个都市边缘人的故事,阐述了情感缺失的心灵如何获得抚慰和救赎的主题.论文从情感的残缺、身体的创痛和面对幻象三个角度入手,探讨《莲花》中的有关灵魂救赎主题,并指出《莲花》的力量正在于对灵魂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安妮宝贝是新时期深受宗教影响的作家,作品中既有佛教一切皆苦、诸行无常的思想,又有基督教博爱和感恩思想.对爱情的理解也是佛教的.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七月和安生》《二三事》等小说都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莲花》佛教的色彩和倾向更明显,思想情感依然是悲悯、爱和感恩.  相似文献   

19.
元代的泉州是个国际大都市,各种宗教文化在这里汇聚交织,泉州基督教丧葬艺术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艺术奇葩.这种多元融合的特殊艺术,极具图像表现力,在十字架、天使、莲花、云纹等装饰中,本土的与外来的、基督教的与非基督教的等各种文化元素之间互相借用、互相影响.泉州基督教具有独特的文化选择倾向,它选择与基督教教义相符的文化元素进行图像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多彩纷呈的高句丽莲纹图案在其壁画和瓦当中的各时期特征作出分析考证。信为高句丽壁画中的莲纹图案与高句丽瓦当中的莲纹图案是一脉相承的,它的大量出现与广泛运用证明了高句丽民族对莲花的喜爱与崇尚,并且与中原莲文化、佛教文化及生殖崇拜因素等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