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张丽丽 《内江科技》2009,30(10):28-28,123
电影是语言文化的一扇窗口,而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标题和广告,大量的海外影片被引进到中国之后,需要有翻译人员将电影的内容汉语化,这其中就包括电影片名。片名翻译的方法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而电影片名的汉译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复杂的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2.
温偲睿 《科教文汇》2014,(25):161-162
随着大批的英语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影片片名的翻译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新兴的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从电影片名的特点和功能入手,分析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策略,并对各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指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应以实现片名的功能为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批的英语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影片片名的翻译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新兴的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从电影片名的特点和功能入手,分析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策略,并对各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指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应以实现片名的功能为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影片名也是吸引观众注意力、唤起观众好奇心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进日本放映厅。由于两国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差异,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就几部在日本和中国都放映过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效果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5.
电影片名翻译是翻译实践中一个独特的领域。尤其是中文电影片名的英译,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研究。电影片名自身具有“缩、简、直”的特性。本文从内部角度和外部角度来透视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国汉语博大精深,电影名称与翻译技巧,民族文化,商业等息息相关,译者应充分调用各种翻译手法,力争达到上述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电影片名浓缩了整部电影的灵魂和精华,是影片能否吸引成千上万双眼球的关键.本文将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和翻译方法的角度来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应该与翻译理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使其既体现语言之美,符合影片内容,又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7.
付丹 《科教文汇》2007,(6X):70-70
电影片名浓缩了整部电影的灵魂和精华,是影片能否吸引成千上万双眼球的关键。本文将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和翻译方法的角度来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应该与翻译理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使其既体现语言之美,符合影片内容,又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国外影片不断丰富国内电影市场。电影片名是以传播信息、表达情感和具有审美和广告功能为其终极目标的,片名翻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电影市场的经济价值和商业效益。外文电影的片名翻译深受中外美学主流的影响,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影片片名的翻译呈现不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国外优秀影片涌入到中国的市场。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今天,一部好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能被中国文化所接受,更能为电影的票房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本文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保学 《科教文汇》2013,(22):137-13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国外优秀影片涌入到中国的市场。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今天,一部好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能被中国文化所接受,更能为电影的票房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本文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周明  李生 《情报科学》1993,14(2):49-53
理想的机器翻译系统应该是全自动高质量的批处理式系统,在目前的计算语言学发展水平下,计算机还无法彻底解决自然语言的错综复杂现象,达到全自动高质量的翻译。本文认为人机交互的方法是最自然的手段,用户易学易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详细地分析归纳汉—英机器翻译的歧义问题,总结了现有的解决歧义的手段,提出了用人机对话解决歧义问题的交互式汉—英机器翻译的思想,并从语言学的角度提供了论据。基于这一思想设计的CEMT—Ⅱ汉英机器翻译系统模型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2.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转换。英语翻译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选择科学的方法避免文化差异方面的错误,译者能够提升翻译的准确性。鉴于此,该文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入手,梳理总结英语翻译技巧,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海涛 《情报科学》1994,15(2):40-46
本文首先回顾了多语现象带给人类的种种不便,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这一古老的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DLT(分布式诘言翻译系统),考虑到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和FAHQ在近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国际语学中通用语法概念的网络语言通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琴芬 《科教文汇》2011,(2):125-126,147
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从语言学的角度或用语用学的方法研究语篇的产生、分析和理解。对篇章的理解首先是对意义的理解,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篇的翻译。就翻译思维学而言,在翻译的理解阶段,必须切入语言(原语)与其使用情景(语境)之间的关系,理解"使用中的语言"的语篇(Discourseislanguageinuse),透彻把握其语篇性(textuality),然后构建译语语篇,并再现源语语篇的各种显在的和隐在的语篇特点,制作出理想的译品来。  相似文献   

15.
王佳 《科教文汇》2020,(8):176-182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重点是异国形象。青岩古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为了增进国际交流,让世界了解贵州,应该要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打造地方本土文化。英语翻译就是让世界了解贵州的方式。概念合成理论与翻译结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青岩古镇的翻译。通过英语的译介,可以塑造良好的贵州形象,让世界了解贵州。  相似文献   

16.
龚瑜行 《科教文汇》2014,(31):153-154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宣传苏州城市形象,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向国外推介时,由于年画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以年画画题翻译为切入点,探讨相关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以尽可能保留其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陈莹 《科教文汇》2014,(25):159-160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是词汇,而文化负载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篇文章立足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两部英译本中的典型示例进行比较评估及详尽分析。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应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取多样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的特色,以便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等值翻译,这便要求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翻译文化因素时尽可能多地使用异化策略。必要时,适当地采用“中国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8.
张家军  马婧 《科教文汇》2014,(17):100-101
翻译不是逐字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为了确保翻译更加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交际目的,应当跨越文化间的鸿沟,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用译语再现原文本的交际目的。本文通过翻译实例,提出了文化翻译中的三个翻译原则,揭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如何用以上三个原则处理好文化间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陆凤珍 《科教文汇》2014,(23):117-118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动物词汇更是存在于人类的日常会话中。因此,对动物词汇的研究历来是认知语言学的重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Palmer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人对动物的情感都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本论文是关于动物词汇在汉英语言文化中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文化差异,动物词汇在汉英语言中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