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特色图书馆"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蛟腾 《图书馆建设》2003,(6):21-22,42
特色图书馆不属于公共图书馆,也不是专业图书馆,更不同于图书馆的特色化。它相对于普通图书馆而存在。特色图书馆具有特色馆藏资源、特色服务对象、特色服务方式、特色资源共享及政府、社会,企业、私人等独立或联合运作的办馆模式等特征。特色图书馆是全面收藏某一学科(主题或领域)的知识信息,为特定用户群提供特定服务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书店概念服务"的设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计俊 《图书馆杂志》2005,24(2):33-35
图书馆、书店与图书都有着不解之缘,皆是提供文献资料利用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社会功能差异,一直扮演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角色。21世纪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双重需求,本文提出了取“书店”之长,补图书馆之短,使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向“书店”拓展,本文拟对图书馆将如何引入“书店”概念服务理念进行阐述,并提出创办具有图书馆特色“书店”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声誉是图书馆开发图书信息资源、拓展服务、讲求信用而获得的美誉,是图书馆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否建立良好的声誉,对图书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要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需求日益复杂;面对读者的多种需求,高校图书馆要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积极主动地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创造社会生产力的科技工作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先天带有义不容辞的信息服务社会责任,图书馆自诞生以来一直扮演着传播文化、守护记忆、辅助研究的角色,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的信息时代到来之际,图书馆面临着社会对其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更被人们所重视,图书馆界有必要对图书馆工作者进行责任意识强化的培育,从观念深处认识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使责任意识成为图书馆工作者的基本价值观,以责任驱动管理.  相似文献   

6.
上海图书馆的"虚拟-现实图书馆服务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海图书馆面向公众、科研、政府三个领域广泛地开展服务,形成了服务于社会大众与服务于科技活动和政府决策研究的服务模式。上海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是将被动的资源检索变为主动的知识导航,把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在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基于新技术与服务手段的创新,让图书馆的服务覆盖全社会。  相似文献   

7.
"读者权利"的再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5,25(6):99-101
读者权利的提出,理论上强调的是一种为所有人服务的理念,实践上有利于我们纠正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人文偏差。读者权利的实现受制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所以公民阅读的应然权利不等同于实然权利。要正确认识图书馆服务中的区别对待,在承认需求差异的基础上解决好服务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在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有不尽如意的地方,由于服务跟不上,其社会形象受到了影响.基于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不高的现状,提出用"心"、"新"、"信"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9.
析"有偿服务"的界与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威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22(3):47-48,62
本文就图书馆有偿服务的范围与收费标准作了阐述,指出只有严格限定其范围和标准,才符合图书馆固有的社会属性,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樱 《图书馆》2007,(6):70-71,80
本文就图书馆馆员的现状,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探讨,力图说明“馆员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呼吁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和图书馆管理者重视人才建设,重视馆员的价值,大力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保证馆员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高校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领域不仅对社会全面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而且对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要从服务理念、服务方式、资源整合、馆员素质等方面加以创新和提高,使高校图书馆积极有效地拓展自身服务的领域,以此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不断需求,从而促进社会和自身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共享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看待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燕 《图书馆界》2006,(1):21-24
高校图书馆应树立面向全民、面向全社会的大服务观,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各种优势。通过向社会开放,为更多读者服务。最终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博客"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萍 《图书馆学刊》2007,29(2):136-138
“博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甘示弱地引进博客,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图书馆博客网。目前图书馆博客网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三个国家的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图书馆合理地利用“博客”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服务。随着3G时代的到来,“博客”家族的新成员“移动博客”也将在图书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信息服务—图书馆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相比,其潜力和功能远远没有被控掘出来。本文通过对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重要性的阐述和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信息服务优势、阻碍信息服务的几个因素的分析,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打开局面,必须利用自身文献资源的优势,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没有"围墙"——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调查札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宁波第二图书馆)秉承阮氏五定律的精髓,以现代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需求为依归,完整贯彻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他们的免费服务、服务替代管理、全方位职能拓展和健全基层图书馆网络的种种特色,给正在进行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公共图书馆界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导入"一站式"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一站式”服务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它可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通过对图书馆资源重组和整合,导入一站式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一种新型、动态的信息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为着眼点,探讨了信息共享空间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对于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强化图书馆的核心竞争优势、构建图书馆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起到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的"第一"是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生存竞争在于服务。读者需求选择的是服务,馆员的价值实现靠服务,产生效益的也是服务,因此,图书馆应以“服务第一”为其理念,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时代使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图书馆要通过服务创新的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本文基于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型,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现状以及如何推动服务创新的进行,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读者服务成功补救的"五步骤"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成功的服务补救,可将失望的读者转化为忠诚读者,甚至比从未发生过服务失败更对图书馆有好感。但服务补救并非易事,失败的服务补救可能更深地伤害读者。本文提出了成功服务补救“五步骤”模型,希冀对图书馆读者服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