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俄罗斯报》报道,俄罗斯生理学家委员会调查第二视觉学校毕业生后,得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结论:看东西,不一定非要用眼睛。这个委员会是由世界著名的大脑学专家之一纳·别赫捷列娃院士领导的。他们调查的是维·布龙尼科夫的学生。而布龙尼科夫用的办法,过去和现在都令生理学家、医学家以及一切头脑健全的人怀疑。只有少数学者承认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尤·佩季耶夫就是勇敢者之一。几年前,当布龙尼科夫只有两名学生时,他就对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是惊人的。这两名学生的双眼被蒙得严严实实,他们不仅能够清…  相似文献   

2.
安利 《百科知识》2004,(5):19-19
人们常说“世界真小”,但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多少年来世界各国专家都想拿出一个能说服人的答案。如果说无论是一位澳大利亚警察、一位挪威兽医或是一位爱沙尼亚档案员,这些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你都能辗转和他们联系上,你相信吗?这可不是凭空杜撰,美国科学家利用当今最时髦的互联网技术做了一项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六次信息“接力”传递,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另一端的陌生人联系上。  相似文献   

3.
杨冬 《百科知识》2023,(14):4-7
<正>计算机能够思考吗?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艾伦·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这一思想实验。首先,请一个人与计算机进行对话,对话方式为打字,这个人只能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对方的回答。接下来,请另一个人(第三者)观看他们的对话内容,但是他并不知晓对话者是人还是计算机。此时,如果第三者无法分辨对话者中谁是人,那么这台计算机就通过了“图灵测试”。在图灵测试中,关键问题不是“计算机在对话中所提供的内容是否正确”,而是“通过对话能否区分发言者是人还是计算机”。图灵认为,“计算机是否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思考”。所以,他宁愿用“图灵测试”来判断计算机是否有能力模拟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由著名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对美国的工业状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调查。这一从车间一直到董事会的调查揭示出令人忧虑的弊端,但也看到了令人鼓午的活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做人。现代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也说:“教育就是使人能做人.能做事.这是永远不变的,”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教学生做人.即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掌握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要求,又适应世界文明发展需求的做人准则.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成为一个“真”人。教学生做人,不同阶段的教育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向,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 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据俄罗斯最新一期《大城市快递周报》报道,一名从欧洲喀尔巴阡山区来的精神病专家尼古莱·波亚朱克,前不久向俄罗斯圣彼得堡媒体披露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他诊治的一名19岁当地少女奥克沙娜·特利茨卡娅曾经被一个半人半兽的山林野人所  相似文献   

8.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与“圆”(前者为方,后者为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记者手记:北京市石油附属小学创办于1957年,现有学生1800名,教师105名,特级教师1名,中教高级教师2名,优秀科技辅导员4名。1999年被评为“科技示范校”,是海淀区获此殊荣的两所学校之一。2002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同年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在英语、数学科的各项竞赛中,石油附小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伦敦三一学院、北京教育考试院组织的英语口语考级中,277人通过英语口语三级,其中六、七级各一人,五级14人。2005年参加北京市“迎春杯”数学竞赛4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15人获三等奖。石油附小何以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呢?为此,记者专访了石油附小教导主任李军勇,让我们跟着李主任去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4,(10):63-63
当本·罗伯逊缓步走过肯尼索(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街道时,那情景令人联想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西部牛仔片。他的手枪公然插在腰间的一个皮制枪套里。“我总是带着武器。每个人都应注意这一点,我能够保护自己。”这位一家之主说。  相似文献   

11.
点眼之笔是写作的醒目之处,美文佳作,能够令人心旷神怡,更能沁人心脾,因此美文佳作为人所追求。作为考场作文,能够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本身就是综合能力的直接测试,本课题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文章贵其思想,思考而后才有思想,思想而后才有价值,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因此,课题主要是为指导学生如何创作有价值的作品提供一个必要的思路,同时提出了评定优秀作品的基本指标,那就是文章的思想性,这是其价值性的直接基础。  相似文献   

12.
贾鹏  王伟 《科技新时代》2007,(11):77-86
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干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在忙着谈恋爱、无所事事地闲逛、门门功课不及格。在课堂学习之余,还有不少学生在从事科技创新和发明创作。 他们最近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为今年11月15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第十届“挑战杯”决赛做最后冲刺。这是一项竞争激烈的科技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创办18年来,已有近百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此项赛事。 我们在第十届“挑战杯”终审决赛前,采访了7支“挑战”团队,他们的发明创作令人耳目一新,从用途广泛的机械海龟到光电催化的空气净化器、从助残装置到太空集能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没落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4.
周群英 《科教文汇》2007,(6S):43-44
利用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相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我们经常从报刊杂志和电视传媒中看到一些青少年学生自杀、出走、犯罪等,就是这种心理失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就是现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新课题,亟待现代学校教育从业人员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以求正确地引导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相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20.
宋青鸾 《百科知识》2023,(19):57-58
<正>“玫瑰清露”是小说《红楼梦》里的重要“道具”之一,它串联起了好几起官司,闹得整个大观园人仰马翻、不得安宁。第三十四回里,贾宝玉挨了打,王夫人唤彩云“把前儿的那几瓶香露拿了来”。袭人看到两个三寸大小的小瓶,上有螺丝银盖,鹅黄笺上一个写着“木樨清露”,另一个写着“玫瑰清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