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乔姆斯基批评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始终坚持的是唯理主义的传统思想,尤其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和洪堡特的语言使用的创造性论述更是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和政治学研究的来源。因此,本文探讨乔姆斯基如何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洪堡特思想,以及其唯理主义的思想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西方哲学与语言学关系密不可分,16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之争的影响贯穿于语言学发展的各个方面,两种流派的不同观点对当时和其后语言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20世纪语言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布龙菲尔德和乔姆斯基都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与语言学关系密不可分,16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之争的影响贯穿于语言学发展的各个方面,两种流派的不同观点对当时和其后语言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20世纪语言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布龙菲尔德和乔姆斯基都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逻辑经验主义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予以摈弃。冯友兰接受之,但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形而上学体系。冯友兰的形而上学包括四个观念即:理、气、道体和大全,分别由四组命题加以描述和推导,这些命题都是逻辑分析的,对于经验实际无所断定。笔者对冯友兰的形而上学有所修正,使之更加明确地实现形而上学的"语言学转向"。在此基础上,指出逻辑经验主义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拒斥是不成立的,洪谦对冯友兰形而上学的批评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逻辑经验主义是当代西方影响较大、持续时间最长、发展较成熟的哲学流派之一。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维也纳,所以也称“维也纳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费格尔、纽拉特、赖欣巴赫和艾耶尔等人。其哲学思想师承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并接受了唯理主义的逻辑分析方法,紧密联系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作用,尤其对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学科有较大影响。然而,长期以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文思潮深刻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有关反形而上学、统一科学和科学世界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对逻辑经验主义人文语境的历史反思表明,科学哲学与人文文化的积极互动能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传统与西方哲学史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本文首先探析了逻辑经验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观点及其局限性,然后阐述了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最后指出两者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经验主义、唯理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可误主义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视域局限于科学的内部结构。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基本见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科学主义和“元叙事”,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需要从辩证、动态和综合的视角对科学的本质重新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9.
杜威实用主义经验哲学继承了近代以来经验主义哲学传统,他对赫尔巴特的批判着重显示了经验主义认识论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冲突。另一方面,杜威经验主义拆解了卢梭思想的核心:主体价值。形成了从古典到近代的形而上学与近代到现代的经验主义哲学之间的深刻分野,展开了意义世界与工具理性之间的重大冲突。  相似文献   

10.
逻辑经验主义在对传统哲学批判、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下。挥舞着“奥卡姆剃刀”,大刀阔斧地割去了科学经验之外的一切哲学传统,开启了哲学研究的崭新领域和方向。然而,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场“清理门户运动”——逻辑经验主义固然已经完结,但它在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考察了符合论的历史发展,认为:古典符合论是符合论的萌芽;近代符合论是符合论发展的中心环节;以普遍必然性与客观性结合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康德真理观对近代符合论进行了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符合论是近代符合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唯物经验符合论的最高发展阶段;现代符合论则继承和发展了唯心经验符合论和怀疑主义符合论。  相似文献   

12.
It is not uncomm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ocial science in general either to eschew the word truth or to put it in scare quotes in order to signify scepticism about it. After the initial wave of relativ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a second wave has developed in social science with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The tendency here is to relativise truth or to bracket out questions of truth. In contradistinction, this paper revindicates the metaphysical nature of truth. Truth is a transcendental precondition of educational inquiry and is best understood as a formal, regulative norm. Realism about truth enjoins a defence of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which is provided here.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has ironically followed the postmodernists in its scepticism about truth and its rejection of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This paper critically appraises such recent developments, since all research is unintelligible without realism about the social world and whether our substantive knowledge-claims correspond with it.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一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在对科学和科学性的实质的理解上存在问题,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18、19世纪实证科学的求真尚实规范理解为所谓的科学精神。文学理论之所以是科学并不仅仅在于它具有求真性、客观性、逻辑抽象性,而更在于它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实质。文学理论这一学科与现代科学、西方理性主义文化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在今天讨论文学理论的科学性问题必须正视科学自身兼具有效性和有限性的事实。必须警惕欧美现代性、人文性的文化陷阱。  相似文献   

15.
Whe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introduced as validation criteria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human sciences,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prevailed, and theory of science relied on neopositivism (Vienna Circle) or postpositivism (scientific realism). Within this worldview, notion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 criteria of scientific goodness were introduce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which is mostly ill-suited to the need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that reas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ust look for other kinds of validation criteria.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problems arising when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is used as an ultimate criterion in evalua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proposes Heidegger's hermeneutical or alethetical idea of truth as a more suitabl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具有差异性。在研究视野上,马克思具有更多的超验性,恩格斯则有着更多的经验性。马克思把实践纳入真理的获得过程,在认识上坚持实践本体论。恩格斯由于在其思想立场上保有的是一种物质本体论的视野,因而在认识论层面上必然坚持物质反映论;马克思所建构的是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所建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性的具体了解,是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特色的一的把钥匙。  相似文献   

17.
真理论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 2 0世纪前半期既是真理符合论、真理实用论和真理融贯论三大真理观在当代哲学基底上重新铸造和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 ,又是三大真理观鼎足而立、激烈论战的时期。这场论战 ,既使三大真理论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同时也使它们的固有缺陷充分暴露。这场论战昭示了这样一个逻辑 :试图以任何一种真理论解决意义和真理问题都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唐君毅作为港台新儒学的代表性人物,海内外学者研究其思想的著述着实不少,但对于唐君毅知识论思想的研究却很少.在知识论研究领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唐君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真理四标准综合说,通过一语句与事实的四项关联完成了对符合真理说的改造.金岳霖将符合说与照相式的符合划清界限,通过对符合说的命题、实在和符合三个关节的限定和说明,完成了对符合说的改造.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符合说在他们各自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生活·实践”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策略或路径,更是一个思想方案。它所聚焦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教育何以在本质上是“生活·实践”的。在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与传统中,教育“真理话语”主要有形而上学-神逻辑、历史-经验逻辑、生活-实践逻辑三种解释范式。“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本体论意蕴。教育之所以在本质上是“生活·实践”的,是因为人的本质是生成的而非预成的,是在“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如想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观念系统,就有必要在本体论研究上着紧用力。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核心是证伪主义,证伪就是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他认为科学在批判中进步,在批判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在批判中树立自己的观点。他的哲学思想被概括为批判理性主义,批判精神贯穿于他的科学哲学的始终,而这种批判精神正是科学进步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