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灾难中的生命拯救,5.12灾难后的课堂重建,诠释着灾区教师高尚的师德、挺拔的人格、坚定的信念。从他们所表现出的仁爱与执着,我们看到,灾难虽然使他们痛失亲人,顿失家园,但却动摇不了他们对精神家园的顽强坚守。  相似文献   

2.
时值初冬,风寒料峭。小溪流杂志社随百草缘基金会赶赴四川灾区。他们来到了都江堰安龙镇九年制学校、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为灾区的师生们送去了御寒的衣物、资助了家境困难的学生的午餐,  相似文献   

3.
赵琴 《初中生》2009,(4):52-53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本刊刊发了《多难兴邦,地震过后,我们更坚强》等大量报道,鼓励灾区朋友临危不惧,战胜灾难。因为唯其如此,世界才会仍然由我们主宰。我们还发动读者给地震灾区的初中生写一封信,希望同学们用真情实感表达对灾区同学的爱心,安慰他们受伤的心,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健康成长。这里选登众多来信中的一封——这,是我们爱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灾难都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地震。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都会受到灾难的影响,儿童青少年对灾难有特殊的反应更容易受到灾难的伤害。保证儿童青少年身体和环境的安全,预防潜在危险,鼓励儿童青少年以他们习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想法及情感体验,给予恰当的情感支持和信息,及早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使认知、情绪、行为统一适应当前的生活。灾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重建是他们开启新生活的保障,灾难发生时我们关注灾区的民众,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帮助也包括心理援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的心理重建保障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灾后,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灾区,不少教师也面临着灾难带来的创伤,他们亲眼目睹了周围的同事和学生的死亡,有的甚至失去了亲人,面对灾难。那种无助、无能为力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6.
李远凤 《考试周刊》2010,(1):183-184
“5.12”大地震使四川灾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人员的损失.更给灾区人民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心理创痛.尤其是灾区的学生,灾难让他们学会了很多。“多难兴邦”.在灾区重建工作中,高校教师要结合大地震中涌现的抗震救灾典型,创新灾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学习先进典型,培养爱国精神,重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使灾区学生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7.
继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雅安地震之后,产生了一大批抗震救灾爱心歌曲。这些爱心歌曲为灾区人民的心灵送去安慰,传递温情,并且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得灾区人民在困难时期没有倒下。让这些抗震救灾歌曲走进高中音乐课堂,学生通过聆听和学唱,了解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伤害,同情灾区人民,给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并更加珍惜他们所处的平安年代。本文将对抗震救灾歌曲的定义,种类,教育意义,以及怎样带入高中音乐课堂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12月7日)升旗仪式讲话2009年12月份活动广场,他们微笑服务,为四海宾客热情服务;偏远山乡,他们走村入户,为农家孩子铺垫知识道路;大灾大难,他们迎难而上,为灾区人民送去希望的曙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一场沉重的自然灾难不期而至,大半个中国随之震颤。地震发生后,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当即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紧急行动,纷纷加入到了抗震救灾的队伍之中。地震发生后,灾情也牵动着我们上海中职生的心。灾难来临,同胞受难,我们上海的中职生立刻和灾区人民站到了一起,心连心,手拉手,共渡难关。关注灾区、参与救灾、奉献爱心,我们责无旁  相似文献   

10.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认为,生命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危机是人的生命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它对人们带来破坏的同时,也是生活的新的起点,对个体的自我生成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我们应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使我们能够帮助儿童正视地震灾难,激发他们潜藏的道德意识,从而顺利地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那里遭到了巨大的灾难。地震死亡人数让人心寒,但解放军、医疗队、志愿者奋不顾身步步接近灾区的消息又让人欣喜。因为他们带  相似文献   

12.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认为,生命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危机是人的生命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它对人们带来破坏的同时,也是生活的新的起点,对个体的自我生成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我们应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使我们能够帮助儿童正视地震灾难,激发他们潜藏的道德意识,从而顺利地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13.
面对地震灾难,远在上海的我们,虽然无法奔赴灾区亲手抛开坍塌的废墟去救助那些尚在挣扎的生命,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为正在受难的同胞搭上一顶帐篷,可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来自灾区的每一条消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废墟中的每一个生命。此时此刻,虽然我们身在远离灾区的地方,但我们的心已经飞赴灾区。我们要伸出双手,和四面八方的无数双手紧握在一起;我们要让自己的微薄力量穿透时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力量融汇在一起,共同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天。让我们站在一起,以爱的名义,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发出共同的声音——挺住,汶川!挺住,中国!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8,(9)
这是一组来自灾区小读者的投稿。那一页页薄薄的来信中承载着他们曾经沉痛的记忆和此刻无声的坚强。虽然他们的文笔仍显稚嫩,有些文章甚至不尽如人意,但编者仍然决定将它们刊登出来,因为每位灾区小读者都在用真挚的笔触见证着那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也见证着无所畏惧的勇敢和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15.
孤儿不孤     
(二教时)设计者:范爱春强美汾教学目标:认知:地震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党和政府关怀着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新中国的少年儿童生活很幸福。情感: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同情和关心灾区的小朋友。行为:关心灾区的小朋友,为他们做件好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小读者》2008,(9)
这是一组来自灾区小读者的投稿。那一页页薄薄的来信中承载着他们曾经沉痛的记忆和此刻无声的坚强。虽然他们的文笔仍显稚嫩,有些文章甚至不尽如人意,但编者仍然决定将它们刊登出来,因为每位灾区小读者都在用真挚的笔触见证着那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也见证着无所畏惧的勇敢和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17.
《小读者》2008,(9)
这是一组来自灾区小读者的投稿。那一页页薄薄的来信中承载着他们曾经沉痛的记忆和此刻无声的坚强。虽然他们的文笔仍显稚嫩,有些文章甚至不尽如人意,但编者仍然决定将它们刊登出来,因为每位灾区小读者都在用真挚的笔触见证着那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也见证着无所畏惧的勇敢和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08,(9)
这是一组来自灾区小读者的投稿。那一页页薄薄的来信中承载着他们曾经沉痛的记忆和此刻无声的坚强。虽然他们的文笔仍显稚嫩,有些文章甚至不尽如人意,但编者仍然决定将它们刊登出来,因为每位灾区小读者都在用真挚的笔触见证着那一场巨大的地震灾难,也见证着无所畏惧的勇敢和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读写》2008,(7):143-144
<正>在灾难面前让我们站直,让我们坚持,坚持意味着机会,意味着新生。让我们汇聚爱心,用真诚为灾区人民筑起精神的长城,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坚毅。——新浪网友  相似文献   

20.
4月14日清晨7时49分,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顷刻间使素有“歌舞之乡”美誉的玉树如同抽了筋骨的大虾一般瘫软在地,四处废墟让美丽的玉树草原容颜失色,呜咽悲泣。然而,天地有大灾,人间有大爱。地震灾难发生后,我省各高校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于第一时间向灾区同胞送去战胜灾魔、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为“玉树不倒,青海常青”筑起了…道信心与恒心的城墙,展示出了我省高校广大师生博大、团结、友爱的良好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