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考试命题应凸现“五性”——人文性、整体性、工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考试命题与课程改革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完整的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师教得如何,学生学得如何的一种形式,是进一步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求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命题是考试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全面正确地反映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能否把教学引向正确方向。因此,怎样出好语文试题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一、命题指导思想以大纲、教材为依据小学语文考试多是目标参照性测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既是我们教学的准绳,又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学校进行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是测量学生一段时间内,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上取得何种程度进展的考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考试后如何分析评价考试成绩,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正确分析与评价考试成绩,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分析,决定是否使用考分。 本来,教师命题的意图是为了使考试有效地指导教学,而实际上学生答题的情况与考查意图是否一致,还要做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析考试是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命题是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熟练掌握数学单元试卷命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充分发挥考试功能、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命题是影响学生测验成败的关键,直接影响教与学的侧重点和效果,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依纲靠本,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单元试卷,既要能达到考查效果,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总结性测验是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具有测量水平和诊断问题双重作用的一种测验.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时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进行检测,是一种规模最小的总结性测验,在这类测验中具有诊断价值的信息比较丰富.运用总结性测验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进行估价,并向师生提供关于预定教学目标与学生掌握程度之间的差距的信息.通过单元总结性测验,可以了解学生对于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哪些项目已经掌握了,哪些项目还没有掌握,借以及时调整下阶段教学活动,确保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1.在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时,要把单元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让学生了解单元教学目标的内容及要求达到的水平。然后,教师方可命题测验。2.单元目标测验结束后,不排名次,不列等级。如果排名次也只是教师和学校内部掌握,不在班级张榜公布,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3.注意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看其是否达到了单元教学目标和达到的程度如何,不单纯比较成绩高低。评讲试卷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单元测验试题在本单元的知识分布和难易程度,然后再把试卷发给学生查漏补缺。4.评讲时注意通过对解题方法的讲解,总结解…  相似文献   

8.
应用“ 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出试题,是一种规范化管理考试的科学方式。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知识与能力的一种科学测量方式,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建立“命题双向细目表”可以克服教师出试题时的主观随意性,防止命题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标准、试题取样不恰当、题型单调、复盖面窄等弊病。采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出试题,能在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两个方向上列出各项和各层次试题的比例,使试题分布合理,复盖面广、有利于克服教师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测量的角度来看,任何一次考试或测验应能最大程度地测出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现行的各种生物测验和考试存在着几个弊端:一是命题缺乏科学的依据,没有一套可测可行,且较为统一的行为目标。二是阅卷评分缺乏客观性,误差较大。尤其是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这种考试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它既不利于教学改革,又不利于人才选拔。因而改革考试已势在必行。针对传统生物考试的弊端,我们选择了生理卫生第四章“循环系统”,对生物考试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所谓标准化考试,就是从命题到评分,在各个环节努力控制各种误差,力图达到正确测量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60年代末,布卢姆提出了目标教学理论。以教学单元为单位,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前测验学生(口头或书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教学提供根据。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讲解深度进行教学,教之后,再测验、考查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未达标,就要分析原因何在,是教材深浅问题?是学生缺少必要的知识基础?还是缺少具体指导?等等,然后根据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考试中如何体现能力要求,做到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一是,现行的学科测验是传统测验,只能检查学生知识水平,无法考查能力.要考查能力,就要在学科测验的同时,增加能力测验(如联想能力测验,记忆能力测验等等).另一是,现行的学科测验尽管是传统测验,但它里面包含有能力因素,只是过去对这一点没有意识到而已.所以,学科测验可以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关键是要改变过去命题时对能力缺少设计,随题目而定的状况.增加考查能力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我认为,第二种观点更接近我们的认识水平与教学实践.为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看能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高中的高三语文教学都存在这佯一种现状:高三语文教师扮演的都是命题者和考核者的角色。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教学,而是要条分缕析地把整个高中的知识要点整理成文,把每个类型的考试题目解答方式归类总结.  相似文献   

13.
测验的有效性通常称为效度,是教育测量领域十分注重研究的评价测验优劣的一项指标。通俗地讲,效度是指考试结果达到考试预定目的的程度,衡量具体的某次考试是不是真正考了所要考的东西。任何一次考试都必须追求较高的效度,只有高效度的考试,其结果才会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教育测量学知识的普及,效度问题已经引起了教学第一线上教师的注意,但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使考查、测验有较高的效度,并不是一件十分容  相似文献   

14.
正讲评课是指在考试完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试卷讲评课。许多英语教师为了改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成绩,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上,却想不到多花点时间用在学生考试后的试卷讲评课上。单元测验或月考是教师了解学生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试卷讲评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同于一般新知识传授课或复习课,要想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  相似文献   

15.
教什么与考什么是一对具有互逆作用关系的矛盾统一体.阶段性期末检测卷,首先要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更新与建构情况,其次要根据具体学情瞻前顾后,有目的地考查学生旧有知识技能的深化与拓展情况.文章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纲,详细梳理了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并对期末检测卷现代文阅读理解题进行了命题研究.研究阶段性检测卷考点设置与命题策略,可以促进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意识、课程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肯定自我,反思不足,改进学习,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考试科学化中,为了克服或控制在命题上的偏差,就需要制定一个“命题双向细目表”(见表1).它是一种体现考试目标、考查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列联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不但是命题的依据和核检内容效度的依据(即检查命题吻合双向细目表的程度),而且是进行教学评价的有效工具。由于命题双向细目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某科一定教学阶段的“质”(指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和“量”(指双向细目表中相应的权数),由于命题中每个题目均与某项考查目标或内容相对应,因  相似文献   

17.
一、命题目标我市语文学科命题以“能力立意注重实用,追求先进,引导教学”为指针,确立命题考试的两大目标:一是命题理念及质量,向全国先进的命题考试看齐,努力推动中考语文命题改革,努力探索出更合理、更高质、更有效的语文考试;二是试题要有明确、正确的导向性,通过考试转变师生的语文观、教学观和评价考试观,能推动本市学科教学向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快发展。二、试题简介第1题:考查汉字书写,既是体现汉语文的特点,也是为了遏制中小学生的书写每况愈下的趋势,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第2题:考查认读字音,引导学生读准语音,说好普…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家吴增强认为,评价教师效能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点告诉我们,教学在很大程度要与考试联系在一起.考试考的是什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三维目标,考查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其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检测.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不应该围绕考试进行,而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使学生不会受到考试的困扰.  相似文献   

19.
学校测验的功能及其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测验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阶段检查的主要形式 ,它的特点是总结性。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对一个阶段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并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总结性评价。它反映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与技能掌握的情况。一、学校测验的功能学校测验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某种要求或标准。此外 ,它还具有选拔特殊学生的功能。这形成了学校测验的两种类型 ,即合格水平测验和选拔性测验。合格水平测验的目的是要考核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期中和期末测…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育测量学的原理,语文单元过关考试是一种诊断性的水平考试,是以取得教学反馈信息、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成绩考试。 无论何种考试,都只是一种抽样测量。这是因为,测试的内容(如一个单元或一册课本)是十分丰富的,包含大量有测试价值的具体内容,每一具体内容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难易度编制成许多测试题目,但是,由于一次测试的时间不可能过长,所以不可能完成从待测的内容中编出的全部问题(被测的总体),而只能从全部待测问题中选取部分内容(被测的样本)用于测试,从对样本的测试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即考生对被测总体的掌握情况)。这样,抽样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也就是试卷“效度”的控制,就成为编制试卷的关键。 效度,是指考试结果的有效性,它是评价考试质量的一个基本指标,是对考试准确性程度的估计,也就是指实际所测的东西与所要测量的东西间的吻合程度。 由于语文单元过关考试是一种诊断性的水平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检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便进行补偿性教学,因此,语文单元过关试卷编制中的效度控制是否得当就直接影响能否达到单元过关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