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昂的群体士气是搞好学校总务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总务工作群体的士气,就成为学校总务工作领导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管理心理学认为,士气是员工对群体感到认同与满意,愿意为达到群体的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群体中成员的团队意识与集体态度.土气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群体内部团结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士气高昂的战斗群体,应具有七种特征:1、群体团结是来自内部的凝聚力,不是起因于外部压力.2、群体内部成员没有分裂成互相对立的小团体倾向.3、群体内部具有处理内部冲突与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4、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尊重企业员工的人格独立和个人愿景,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实行分权化的管理,赋予人才自主权,是企业员工施展自身才华的愿望,也是组织实现管理目标的需要,只要运用得当,将会成为有效的非薪酬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3.
企业团队文化培养是一种新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的是人本主义思想以及团队成员的群体优势。而这种管理模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高校教育与管理领域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指导意义。班集体建设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系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班集体的荣誉感、归属感,实现班级管理最优化和育人最佳化,已成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尊重企业员工的人格独立和个人愿景,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实行分权化的管理,赋予人才自主权,是企业员工施展自身才华的愿望,也是组织实现管理目标的需要,只要运用得当,将会成为有效的非薪酬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5.
群体意识和行为即为群体内聚力或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之内的全部力量.这种力量,从群体的角度讲,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从个体角度讲,是群体成员对其所在群体的向心力.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存在、增强群体功能、实现群体目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感强,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学校中的班级作为一种正式有机群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渗透于班级的一切活动中,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学生心田,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灵魂,增强班级成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培养与提高企业青年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企业发展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青年职工作为企业发展中一线生产岗位的主力军,他们对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影响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因而,我国各大企业应提高培养青年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视,根据青年职工的群体特点、企业实际等来采取相关策略来进行教育和管理。在此,本文从影响青年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因素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其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9.
说高校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凝聚力指高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教师对高校的满意程度与向心力、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其他学校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或接纳程度,可以分为任务凝聚力和人际凝聚力,具有动态变化性、动力性和多维性等特征.高校凝聚力的价值是:为高校生存和发展所必需;构成教师合作的基础;促使教师产生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规范教师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对于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个团队,团结的作用至高无上。团结就有力量,团结就出效益。团结才有凝聚力,团结才有向心力。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1.收入。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很多,经济因素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收入的多少,不仅仅可以体现为物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从而实现员工自我满足感。在工资分配中,还应防止收入硬化。一成不变的工资制度只能使人的期望受挫。而按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实行年薪递增制,让员工切实感到资历的增长及好的工作绩效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有时,纯粹量的增长确实能…  相似文献   

11.
“四步方法”强化企业员工的归属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在现代企业中,营造一个融洽、稳固的合作关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灵魂、风骨,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构筑受用一生的精神家园。她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她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就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本文就笔者所在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做法及建设校园文化过程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群体动力学理论研究表明,一个群体内成员彼此合作,而与另一个群体的成员竞争,可以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根据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依据教育科学规律和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结合企业子弟校实际,长城特殊钢公司从1991年至1992学年上学期开始,在公司六所子弟校近百个班级开展了以围绕班级建设标准进行达标的活动。一年的实践表明,班级达标活动成效显著,是提高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落实德育首位,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班级达标活动的。一、统一教职工思想认识,形成认同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要乐于接受一种新事物,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针和经营作风的概括反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它对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要素,不断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企业文化力之间的竞争。要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胡群武 《教师》2008,(3):55-57
柔性管理本质上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所实行的分权化的管理。它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以组织权威为基础,管理者依靠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通过命令与监督来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以员工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为基础,管理者依靠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通过启发、引导和支持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企业凝聚力是指一个企业在理想、目标、利益高度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员工共同形成的坚定信念的粘合力,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凝聚智慧的聚合力,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增强凝聚力对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学校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无疑是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凝聚力是一个团队的向心力,是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是一个组织生命力持续保持斗志的条件,也是团队中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情感力量.影响教师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既有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的素质、组织文化的建设、学校的内部管理,也有关系到学校何以存在、学校如何成功以及如何对教师进行领导和管理的共享价值理念.为此,笔者试从价值共享的视野来寻求一种促进教师团队凝聚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行为的基本标志,凝聚力的大小对企业的效率、利益、长远发展以及企业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企业的改革中,“竞争上岗、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过程,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进行利益的再分配,势必会在员工中产生波动,这就会对企业的凝聚力产生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是衡量企业成员为实现企业目标而相互影响的程度。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反映了企业成员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高等学校学生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凝聚力正在不断弱化。群体多样性理论聚焦社会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关注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群体多样性的价值,提升群体效能,增强群体凝聚力。从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分析了高校班集体凝聚力现状。群体多样性理论适用于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将相同类型的学生个体组合成多个群体,激发每一个学生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推动班级凝聚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一个群体、一个团队、一个班级的发展和管理脱离不了凝聚力的核心作用.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所能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