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几代人办学理想的深厚积淀,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校训"是一种校园文化,是高度凝练的语文,教育因各具特色的校训而绚丽多彩。为此,本刊编辑部向社会各级中小学征集"校训",要求如下:1.提供一则你所在学校的"校训"。2.提供阐明"校训"的内涵及其相关历史渊源的文字。300字左右。来稿请发至《语文学习》在线编撰系统,"校训"如提供照片(JPG格式)更佳。本刊将从今年第6期开始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2.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乔俊明 《中国教师》2014,(20):15-17
<正>校训,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精神的浓缩,其本身不仅包涵了教书育人的功能,而且还包涵了学校对自身办学理念的一种定位,同时也是对社会做出的一种承诺。一所学校之所以要以某种思想作为其办学宗旨,归根结底,与它所要传承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以及社会责任密不可分。无论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无一不是体现了学校对其办学宗旨及学校文化的定位。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位于祖国边疆地区的一所中  相似文献   

4.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落实在高校办学活动中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就是以校训的确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帅和生存、发展的旗帜,而正确区分办学理念与办学的一般指导思想则是校训确定的前提.以"致知力行,知先行重"作为四川教育学院校训既反映了社会发展大趋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符合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学校的文化传承要求,同时还须具备正确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丰富的哲学文化含义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三个特征.因此,校训的确定对于发展关键期的四川教育学院而言,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正>校训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亮点。顾明远教授认为:"校训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校风、学风中提炼出来,反映全体师生的志向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的言行。"这一理解集中概括了校训的内涵、范畴及作用。简言之,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核心,以文化的形式呈现,教育性是其属性特点。以校训为核心,可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优势,塑造学校精  相似文献   

7.
正《说文解字》中说:"训,说教也。"所谓校训,即学校告诫学生应遵守的原则性准则。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和育人理念的集中表述,是对学校所坚持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浓缩,也与该学校所属国家民族、所处时代及所在社会紧密相连。我们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道,首先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承接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脉。无论是直接援引古训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还是运用语体文加以改造的浙江大学校训"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南通大学校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浓缩。在中国大学与国外的交流中,得体、准确的校训译文发挥着"急先锋"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比中西大学校训的异同,然后提出校训翻译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办学理念即办学宗旨,是一所大学教育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治校传统、校风、学风、管理服务等的指导方针和理性精神,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办学理念和治校风格往往集中体现在"校训"中.因此,国内外著名大学,无不十分重视校训的制定及其在办学中的贯彻.如北京大学"博学·慎思"(取自<中庸>),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校训均是各自办学理念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0.
检索各地中小学的"校训"建设,笔者发现,不少学校都在梳理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各自的校训.审视这些洋洋大观的校训,笔者感到,我们的学校并不缺少校训.  相似文献   

11.
以校训为代表的大学文化符号,是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精神的有机载体。通过对国内1 00所高校校训的整理发现,高校校训彰显着以"励志笃学"为目的的求知精神,蕴含着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科学精神,弘扬着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奉献精神,崇尚着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人文精神,宣示着以"突显特色"为目的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于增强大学精神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辐射引领、体现中国高等教育时代风貌、凝聚广大师生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刚 《高校教育管理》2011,5(2):23-27,41
大学校训是大学在办学实践基础上根据一定社会目标要求和遵循大学本质逻辑所拟定的以表征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并对师生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而高度凝练成的一种办学格言。大学校训的制定要依循大学校训的本质,离开大学校训的本质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其功能,也就偏离了大学校训的初衷。大学校训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校训的内容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学理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大学校训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价值追求、精神面貌、特色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字标识的形式凝练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呈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校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特有的"精气神",塑造中小学生良好品格,培养良好行为。1.校训价值定位:凝练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辞海》中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定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  相似文献   

14.
校训作为一所学院的文化标签,不仅要彰显学院的办学特色,全体师生还要在校训精神统领下,认真践行共同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标准,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校训应该具有独特性、思想性和恒定性的特点。马鞍山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立德尚能"的校训鲜明彰显了学院素能并重的人才培养观。学院主反复强调要"以师生为本",要努力在全院强化"人人都能成才、名师出高徒"的人才观。学院教育教学在传授知识、培  相似文献   

15.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被社会承认,才能够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影响力,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点于不败之地。我国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但校训的制定及使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对此问题的探讨,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共同把我国高校理念识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西上。  相似文献   

16.
方健华 《中国德育》2012,(12):20-23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传统,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练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价值取向与精神规范传统的时代创化。了解校训,就可以触摸学校的灵魂和传统特质;解读校训,就是打开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校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体现着一所高校的优良传统、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校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维"转换是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可谓是其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和译评标准的统称。文章试图结合校训翻译实例,就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校训翻译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校训与办学理念的一般论述 在讨论校训与办学理念之前,应首先弄清什么是校训,什么是办学理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所大学的校训是大学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是大学之于学生的期待和训导,更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和社会理想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基于对桂林旅专20余年办学历史的研究,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高等旅游教育的实际,文章从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科学含义和理论内涵、理论困惑和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献身旅游,服务社会"的校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旭东  张旭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28-31,77
每所大学的校史都能够通过其校训加以透视,校训能够反映出大学的独特精神品格。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近代著名工科大学,在其早期办学历史中凝练成"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一校训。文章通过历史的视角对该校校训进行解读,客观地揭示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以期传承校史文化,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