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培智教育中的教学对象是身心有残障的学生,他们因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较大障碍,他们受缺陷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给教学及评价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在新课程、高效课堂的教育背景下,在培智教学中开展"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促进智障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未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客体性教学导致青少年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 ,进而影响到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致使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逐年下降 ,要改变这种情况 ,必须进行主体性体育教学 ,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的教学 .要实现这一点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平等教育、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三种教学理念 .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教育则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是每个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的重要课程,是语言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从语文中学习到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人生道理,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格。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较大,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运用语文教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高校的辅导员肩负着教育学生、服务学生、管理学生的责任,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成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新时期学生工作可能面临的问题分析讨论辅导员素质的培养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培养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智力素质的重要补充,是增强大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形式。由国防教育产生出的国防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科技上可以转化为创造力。所以,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挥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智力素质的重要补充,是增强大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形式。由国防教育产生出的国防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科技上可以转化为创造力。所以,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挥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校园文化、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影响相对较大,而专业教学条件与设施、学生培养质量评价考核制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学生主体地位将会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因素中,心理素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学生做人,而心理素质就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素质。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生理发育已接近成熟,而心理发育却处在一个很不稳定的阶段,若处理不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体育教学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活动,对学生身心素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54):111-114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更努力地将文化课学习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忽视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作者通过对普通高校男大学生身心素质的现状研究,在不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同时运用合理的运动处方,参照处方实验前后的身心素质变化并进行实践验证,确保处方的有效性,以期为今后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s idealized influence, inspirational motivation,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on teachers’ commitment towards organiz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A quantitative survey method was applied, and four broadly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were tested with a sample of 1,014 trained non-graduate and graduate teachers serving in twenty-seven secondary schools in Sarawak, Malaysia. The results indicate a moderate level of teachers’ commitment and a low level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qualities among the respondents.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spirational motivation, 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and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were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wards teachers’ commitment to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there was no dominant factor influencing commitment to students’ learning. Moreover, it was discovered that inspirational motivation was a factor to teachers’ efficacy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Besides, teachers’ efficacy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were predictors to teachers’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profession, but not students’ learn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e necessity fo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of school leaders so that they could systematically acquire and internaliz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qualities that are crucial in changing teachers’ attitude and improving their commitment towards their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专业训练是为了培养未来能够独立从事史学研究的学者,故而其教学主要围绕史学方法、能力、素质的培养,与一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不同,教师要介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其主体性。在专业训练过程中,学生要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介入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去。在当下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师生角色与关系要实现转变,师生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创新,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3.
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在高校瑜伽教学中有机地引入该理论,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理念、学习成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需求层次理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瑜伽学习的兴趣,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高校瑜伽教学效果的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方向标,传统的评价理念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改推进的绊脚石,笔者认为必须重建听课评课新理念,实现六个转变:从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向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从关注课程传递和执行向关注课程创生与开发转变;从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转变;从关注学生的"答"向关注学生的"问"转变;从忽视学习方式向关注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从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各式教改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调研和探讨,强调的仍然是把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作为学习过程的最重要目的,而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影响了新教改的真正实施。文章以课堂提问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为引子,分析了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意义,得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评价和检验各种教学方法优劣的关键因素,提出构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几点建议,为新的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抛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兴趣教学导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对某一科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不仅是英语初学者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动机。在大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兴趣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愉快、轻松地进行学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学习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需要,结合本学科学习特点,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做出有效自我评价的学习行为。它具有主体性、开放性、过程性、建构性的特点。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根据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通过一定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行为主义理论、归因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三方面阐述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笔者通过从注重学生的个性启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引导学生的感知三方面比较,认为英语教学者应了解心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适当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出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是适合高等教育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智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学环境可分为教育环境与学习环境。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针对教学环境的新进展入手,探讨教育环境、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业成就、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以针对课堂情感氛围和Marsh的I\E模型与大鱼小池效应的组合模型为重点,探讨其对于教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弹性学习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模式,具有个性化、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正面临为学生提供弹性学习的现实需求。在弹性学习背景下,不仅学习者知识背景复杂,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美国大学个性化学士学位项目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弹性学习模式为案例,探讨现代学习制度下的学习模式对现代大学教师提出的挑战,并对如何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