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饰性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笔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以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表现物象,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从线条的组织、色彩的运用、墨色变化、细节刻画以及构图的安排和变化等方面都充满了浓郁的装饰性,这种装饰性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物象,按其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给予加强、取舍、夸张等艺术手段进行再创造而得来的,使画面具有装饰美感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杨炯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1):67-68,71
工笔人物画用线条来造型称为“白描”,即用尖细而极小的毛笔单纯用线勾勒形体。线是工笔画的特点之一,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运用和表现,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的特点。线是传统工笔画的最基本形式,是主要的造型手段。线,通过熔炼而提升,这在工笔画的线描稿中体现得最为明确。画面线条的组织与安排,不仅是一种推敲经营的能力和修养,而且也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有其自身的规则和要求,它奠定了最终的艺术之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绘画长期以来追求“以形写神”和“不似之似”的绘画手法,充分认识和把握住精简夸张的造型手法、程式化造型的规律和以线立骨抓住形体特征的绘画方法,有助于提升造型能力和更好的进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意象”美学观念的形成最早是受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思想的基础,是中国思维艺术和艺术创作的主导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在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艺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在艺术领域交流的增多,使得绘画在造型上向多元化发展,意象造型便是其中之一的造型手法,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在与现代工笔人物画结合上,呈现出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独特特点.本文即从现代工笔画入手,对意象造型在现代工笔画当中的表现做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人物身体比例、面部轮廓、构图等方面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特色和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具有极其夸张的造型特征并体现了古代画家"不似之似"的追求精神。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外国文化的交汇演变而成的。本文以传统与现代工笔人物画比较并进行分析其造型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赵雄  刘显成 《文教资料》2014,(34):55-56
顾恺之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奠基者,何家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笔人物画造型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体现为时代差异、技法不同,以及追求不同绘画特色和艺术精神等,清晰展示出中国工笔人物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历经的图示、文化精神变迁,引发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守传统、破陈规、立新意进行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7.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的画种,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线描为骨干,精细入微地表现人物对象,它的传世作品,主要有卷轴画,墓室壁画。寺观壁画等形式;表现题材有神怪、道释人物、历史圣贤、叙事人物、肖像人物、社会风俗等。在远古时期的岩画和彩陶纹样,就已经可以见到最早的人物画样式。分别于1949年和1973年发现的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图》、《人物御花图》帛画是现存可见到的最早的工笔人物画。由这两幅帛画,我们可以看到以侧面造型为主,单线勾描为人物画塑造的手段,在战国时代已经初步确立。汉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笔人物画的绘画特点,对课程上的安排和教学方式提出几点措施与方法,阐述工笔人物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注重以线造型的基础训练,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挖掘出学生的艺术潜能。  相似文献   

9.
课型 技法课 课时 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介绍工笔人物画及绘画步骤,点出线造型的美,学生练习勾出线描稿。 教材分析:中国美术历史悠久,人物画成就璀璨,技法多样,学生无法在两个课时内掌握其精髓。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理解、欣赏、感受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美及其作画过程,而不是以“画”为主进行专业训练。 教学目的 1.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绘画步骤。 3.使学生感受到线造型的美及其所反映的传统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瑞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3):111-112
意笔线描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形式。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意笔线描的造型追求主客观的统一,追求“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意象造型。每条线条的节奏感,既体现在走势形态上,又体现在运点过程中。不仅具有意象造型和强烈的神似的特点,同时也是美感的传递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工笔人物画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绘画形式之一,经过历史上无数画家和民间画工的长期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突出的特点是以线描为主,着色艳丽法重,画风严谨,富于装饰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工笔人物画的理解与认识上,在面对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上,往往产生许多困惑。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美学观念来思维的艺术语言,这就决定了它和其他民族绘画的艺术语言有着迥异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熟悉和掌握中国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即在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审美  相似文献   

12.
陈老莲人物画艺术在造型上采用了特殊的表现形式,一是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夸张变形,是主观臆断"纵恣"的结果;二是在人物整体造型上、画面处理上大量运用装饰的手法来表现,是理性"敛约"的回归。本文特意对他人物画作品中装饰性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中领悟出他人物画造型取得了一种"气敛神藏,力劲而不露"的艺术效果,其绘画与装饰造型完美结合的艺术手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瑭 《现代教育》2014,(11):107-107
一、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表现特点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除了与传统的绘画技法相结合外,还融入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绘画技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当代重彩人物画的形式感更强,画面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同时,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让画家更好地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张力,并能很好地体现出画面细腻的质感。绘画中的语言形态也体现了画家多面的特征,体现了画家自身的风格和独特的内涵。通过实践及教学,  相似文献   

14.
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是当前中国画人物课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必要前提.要最终完成好人物画创作,必须在写生教学中强调创作意识的培养,而不至于将二者割裂.因此,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需在人物的精神气质的敏锐察觉与表现、画面的完整性、绘画语言的选择等诸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锻炼了造型能力,另一方面,最终的作品以创作的方式呈现,必将极大地激励学生对工笔人物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全球风潮之下,中国的传统工笔人物画也不免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影响。中国传统的写意工笔画融入了一些西方的素描、油画的技巧,这些技巧的糅合运用,使得工笔人物画在人物的造型、设色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着重刻意描摹直观事物的倾向,以至于工笔人物画失去了匠心意趣,少了一份韵致。其主要是没有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中传神写意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线条是中国画塑造形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手段,它既状物又抒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和传统审美观的体现.中国画的线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两类线条表现形式,其一是以工笔画形式存在的线,其二是以写意画形式存在的线.在中国画的花鸟、山水、人物画中蕴含着浓郁的绘画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工笔人物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工笔人物画在造型观念、手法技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工笔人物画及其教学的研究,明确教学思想,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正第四章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和学习方法第一节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特征工笔人物画的造型,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不以模拟自然为宗旨,根据作者意象表现的需要,通过对对象正确地表现、恰当地夸张,达到写意传神的目的。所以在塑造人物时,要强调人物造型的整体性、完整性,注意  相似文献   

20.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人物画在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上均有所拓展。其中,将中国画的写意性有机运用到工笔人物画当中,是结合当下工笔画艺术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需要而进行多方位探索的根本途径。藉此摆脱工笔画在一般意义上"写实"、"工整"、"严谨"等思维模式的束缚,激活工笔人物画在当下艺术空间的顽强生命力,从而获得广阔的自由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