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辛中油田注水井套损原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中油田注水井套管损坏日益增多,导致注采系统失调,直接影响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结合东辛中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从地质因素、工程施工因素及腐蚀因素分析了套管损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现场实践表明;取换套和下小套管技术效果较好,是目前治理套损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东辛油田套损严重问题,开展套损机理与预防措施研究。根据套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如提高局部套管强度,提高固井质量,断层附近进行完井优化设计,合理控制注水压力,防止套管腐蚀等。结果表明,断层滑移、泥岩蠕变、腐蚀、套管设计不合理等是造成该油田套损的主要原因。所提出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减缓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套管损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胜利油田西部稠油热采井容易出现井口上移、冒汽等问题,提出降低应力集中、保护完井管柱的预应力固井工艺技术,优选配套热采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热采套管头、专用套管等固井配套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稠油区块热采井发生套管变形、错断、井口上移、井口冒汽等现象的出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海27块注蒸汽开采水平井受力状况,根据热力学、渗流力学、固体力学相关理论建立热一流一固耦合方程,计算、分析、研究水平井蒸汽吞吐过程中井眼附近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套管温度、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套管应力的影响,得出热采水平井的套损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5.
套管损伤是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开发年限的增长,油田套管损伤越来越严重。科研工作者对套管损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基于套损研究文献,首先对套损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采用超星发现系统对套损现状进行计量学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得到了当前套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通过计量学方法得到了套损研究的趋势、套损研究的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和基金支持情况。文章对于清晰把握套损研究内容和追踪套损研究热点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大庆油田A开发区套管损坏特点和成因,分析了套损区注采系统严重破坏后给油田开发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套损区套损成因,所处的开发调整阶段,治理时修井工艺技术水平,将套损区注采系统完善归为三种模式:一是整体更新加密模式;二是分步更新侧斜模式;三是采用大修、侧斜、更新和补钻的协同模式。同时总结了套损区注采系统完善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侧钻井及套损井日益增多,结构复杂井的出砂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侧钻井、套损井等结构复杂井上试验应用新型的弹性筛管,并配套实施防砂泵排砂取得成功,为结构复杂井的防砂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侧钻井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剩余油开发方式,已在国内油田大量应用。针对稠油热采区块老井侧钻存在的窗口密封效果差、小尺寸完井工具功能单一等问题,开展稠油热采侧钻井固井完井新工具、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研发出Φ177.8 mm套管内用金属-橡胶双密封膨胀悬挂器,兼顾施工时的膨胀力和密封要求,地面试验显示该压力对悬挂筒产生推力518 kN无相对位移;研发出具有关闭功能的Φ95.25 mm规格分级注水泥器、及裸眼用小尺寸管外封隔器和小尺寸地锚工具。形成侧钻小井眼筛管顶部注水泥完井、金属-橡胶双密封膨胀悬挂器尾管完井、热采侧钻井二开次完井等三种完井工艺,丰富热采侧钻井完井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石油勘探形势的不断发展,水泥浆体系、工艺技术、工具附件的开发与使用等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大庆工程院生产的膨胀式带分级箍套管外封隔器XZJ在元城区块两口水平井的应用情况.带分级箍套管外封隔器是进行薄层封窜的有效固井工艺措施,是开发薄差油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稠油开采以蒸汽吞吐为主,即在井筒内注入高温高压水蒸汽,降低原油粘度,进而达到采出的目的。由于稠油储集层具有油层疏松、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等特点,加之经过多轮注汽后,很容易出现油层砂堵、渗流孔道堵塞、含水上升、管柱及配套工具断、脱、卡、吸汽剖面不均、套管损坏等问题,造成稠油井作业频率加大。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现已形成了稠油修井作业系列技术,为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地质结构复杂,存在地层易漏失、岩石可钻性差、易失稳坍塌、含有多套煤层、长裸眼段固井施工难度大等技术难点,在钻探过程中多次出现井漏、井塌和卡钻等复杂情况。胜利油田对此采取了针对性的优快钻井技术措施:优选高效PDC钻头、优选防卡防塌钻井液体系、选用钟摆钻具配合使用偏轴接头的钻具结构,并在沙11井、征11井中进行应用。实践表明,准中1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模式可行、有效,可为以后在此区块的钻井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压裂是油气井增产的一项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开发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了恢复套变井的产能,实施压裂增产增注工艺,避免因套管变形导致井下作业管柱遇卡阻而无法实施技术开发措施方案,采用小直径插管封隔器和工艺管柱,对套变井压裂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以小直径插管封隔器为核心的压裂管柱具有承高压、耐高温、内通径大、插管密封好等特点,一趟管柱可完成验封、压裂、排液三项工艺,达到了极好的压裂工艺效果。现场试验和应用结果证明小直径插管封隔器结构紧凑、成本低、操作简便、风险小,更容易在套变井上推广应用。小直径插管封隔器和工艺管柱为套变井压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和工艺方式,可有效解决套变井影响原油生产和开发技术措施实施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为有效预防和治理套损井提出的套损综合监测技术,包括孤岛采油厂监测大队自主研发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三十二臂井径成像测井仪,小直径超声成像测井仪,以及从俄罗斯引进的MID-K多层管柱电磁探伤测井仪。  相似文献   

14.
海上稠油储量丰富,热采是开发稠油的主要技术,但海上受限于应用条件和经济性,亟需攻关海上稠油热采复合提效技术,推进海上稠油高效开发。D2油田A3H井为海上稠油蒸汽吞吐试验井,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针对A3H井蒸汽吞吐中后期面临的问题,提出近井有机解堵和“热+气体+化学增效体系”的多介质协同增效技术方案,最终建立以解堵分散体系CYJ-1、氮气、起泡剂、降黏驱油剂、蒸汽多介质协同提效工艺方案,提高采收率达20.1%,改善吞吐井中后期开发效果,延长热采周期。  相似文献   

15.
目前稠油热采老区已经进入中高周期开发,蒸汽吞吐油藏类型增多,采出程度高、汽窜问题日益复杂,且随着机械防砂汽窜井的增多,汽窜井治理类型增多。热采区块汽窜治理形成系列配套技术,可满足不同油藏、不同汽窜类型油井汽窜治理技术要求。针对发生汽窜的机械防砂井无法实施堵调措施这一现状进行攻关,试验应用了氮气泡沫调剖技术,本文主要对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下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叙述了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的基本内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渗流计算,重点分析了采用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前、后的大坝渗流情况,证实了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具有良好的截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隔热杯套     
春寒料峭,如果可以喝杯热热乎乎的饮品,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为了不使热杯子烫到同学们的小手,这次给大家介绍一款简单、可爱、实用的隔热杯套。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组态软件的热损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的热损测量实验装置功能单一、测量精度不高、计算量大等问题,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Mod Bus总线和PLC等先进技术,搭建了热损测量综合实验平台。利用组态软件强大的HMI/SCA-DA功能,开发了一个界面直观、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的热损测量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显示、分析、计算和打印等功能,而且实现了用户管理、热损测量综合实验装置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界面美观大方,减轻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提高了热损测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地层能量不足、高含水已成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常规采油技术难以有效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面138区块是以热采开发为主的稠油油藏,经多轮次注汽开发后,热采效果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该区块二元吞吐工艺实施井的现场施工和措施效果情况分析,总结二元吞吐工艺技术在辅助稠油注蒸汽开发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高压低渗油田频繁作业井作业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原因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从地层到井筒,从作业现场实际存在的管杆偏磨和腐蚀结垢等实际情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找出频繁作业井的根本治理原因,从现场实际出发,采取配套工艺对作业井进行优化治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延长油井免修期,节约生产成本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