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玉梅 《编辑之友》2011,(8):119-121
《编辑之友》分别在2010年第11期和2011年第2期刊登王青先生的长篇文章《开明书店的编辑们——为纪念开明书店创建八十五周年而作》,详细介绍了开明书店同仁夏丐尊、叶圣陶、王伯祥、傅彬然的编辑史实。适逢开明书店创建85周年之际,当年由叶圣陶先生编写课本文字,丰子恺绘制插图的《开明国语课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民国时期教科书出版发行的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简要指出开明书店教科书出版过程;然后统计并分析了开明书店教科书出版数量、类别和特点,着重分析《开明活页文选》、《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算学教本》等教科书;最后分析开明书店编辑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8月1日,江苏省吴江市档案馆特约征集员征集到邵力子先生的民国三十七年(1948)"开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合立转股单"1件。这一珍贵实物,有着重要史料价值,也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名人档案资源。开明书店是20世纪上半叶国内一家著名出版机构。开明书店有夏丏尊、叶圣陶、顾均正等多名学者、作家担任编辑工作,形成一支知名的编辑队伍。出版物包括茅盾《子夜》,巴金《家》、《春》、《秋》,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等。这件编号为"四九一"  相似文献   

4.
范军 《出版科学》2000,(1):15-16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出版家、编辑家。1923年,他应邀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当编辑,1931年转至开明书店当编辑。在从事编辑工作之前和之后,他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师,也曾在教育科研机构供职,但始终与编辑工作紧密联系。1942年,叶圣陶在重庆主持开明书店编辑所的工作,直到解放。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催稿     
钱君稥是以音乐美术编辑的身份进开明的。但受着诸前辈同人的熏陶,渐渐对文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有新的语体诗、散文、小品等等作品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成为当时不少杂志小有名气的撰稿人。钱君稥的新诗虽质朴,却能于色彩上、乐感上造出一种意境,很受当时主编《小说月刊》的叶圣陶的欣赏。当时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主编《妇女》杂志,因郑振铎赴欧游学,同时又代他执着《小说月报》的主编之职。那时,钱君稥正在为《妇女》杂志写着一个关于西洋美术史的连载,每期一篇,任务可不轻。由于开明业务的兴旺,钱君稥的编务随之越见繁忙,竟把…  相似文献   

6.
徐雁 《中国编辑》2006,(3):73-75
《藏书报》2006年第3期上有《编辑莫忘旧书摊》一文,所论颇为精彩。作者说:“每周至少逛一次书店,是成熟编辑的一门必修课。不同风格的书店,堪称编辑丰赡的信息库,良师济济的大讲堂,观察图书优劣成败的解剖室。”  相似文献   

7.
王青 《编辑之友》2011,(6):124-128
我在写了几位开明书店的编辑之后,忽然想起了丰子恺先生,一位慈祥的长胡子老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应当是开明书店编辑队伍中的重要一员,但问了一些同事并翻阅许多资料,却见不到丰先生是开明书店编辑的证据。最近在丰一吟的一篇回忆录中,提到她父亲在一份简历中说他曾经在  相似文献   

8.
李雅 《出版科学》2012,(5):99-102
徐调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编辑家,文章以其一生的编辑实践为主线,以他在开明书店的工作为重点,探讨了他作为一名学者型编辑、出版全才和作者知音的编辑特点。  相似文献   

9.
主要以傅彬然在开明书店的编辑工作为重点,探讨他以《中学生》杂志为阵地,对广大青年在政治、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的情况,体现他"出版为教育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周振甫     
周振甫从1932年进开明书店算起,从事校对、编辑工作,已经整整50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不仅审读、编辑了许多书稿,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而且潜心研完古典文学,成为卓有成就的专家。 1932年10月,当时正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习的周振甫,经徐调孚介绍,进了上海开明书店。到开明书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宋云彬校对朱起凤的《辞通》。之后,在王伯祥主持下,参加了校对《二十五史补编》的工作。周振甫在校对吕调阳的《汉书地理志详释》时,发现书中对水道有不少错误说法,写了一篇跋指出其错误,并将跋文附在书后。当时,开明书店要出版中学生丛书,由他  相似文献   

11.
《生活书店门市工作的特色》一文,介绍了生活书店门市工作的好传统,值得当前图书发行工作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创立于1926年的开明书店,总经理章锡琛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他本人曾在商务当过十四年编辑,主编过《妇女杂志》,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到商务的东方图书馆查找国内外有关资料,有的还直接从外文译成汉文,在刊物上发表,受到国内读者欢迎,《妇女杂志》的发行量不断上升。后因他主编的这份刊物经常发表新观点,遭到当时一些卫道士围攻,说他鼓吹邪说,被王云五调离杂志社,章先生不服,最后被迫离开商务,自己创办了《新女性》杂志和开明书店。这是1926年的事。  相似文献   

13.
王久安 《出版发行研究》1994,(2):46-48,F003
开明书店的成功之路王久安开明书店成立于1926年,到1952年底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从成立到合并,26年间共出版各类图书1500余种,其中教科书约250种,另又出版期刊16种,有数百期。这些出版物以其内容新、质量好、品位高、装帧精而获得...  相似文献   

14.
叶氏父子写的广告对我并不陌生。因为它们介绍的大多是开明书店的出版物,又大多刊登在《中学生》、《开明少年》等刊物上。而我,曾经在开明书店推广科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参加了《中学生》的编辑工作,和广告打交道的机会较多。尽管如此,今天编完《叶氏父子图书广告集》(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仍能感受到作为第一读者的喜悦。这可能由于它们原先散见各种书刊的封底、封三、插页和版面的补白中,就象见缝插针种的十边地,不易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如今合在一起读,感受自然大不相同。就拿叶老和作者的关系来说,过去只知道他为许多作家编书、出书,包括亲自校对  相似文献   

15.
近五年我国书店图书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欣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2-163,205
从《中图法》用于书店图书分类陈列的技术措施、网上书店图书分类研究两个方面概述了2000年以来我国书店图书分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王青 《编辑之友》2010,(11):61-64
开明书店是一家很有声望的私营书店.其成立于1926年,是由章锡琛、章锡珊兄弟二人合资经营的,故有兄弟书店之称.到1929年,因事业发展,资金不足,遂改组成为股份公司. 开明书店的编辑成员,大致来自三个方面,即编辑、作家、教师.管理人员则多为同仁的亲朋好友,逐渐形成了一个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因而在初创阶段和战争环境下,大家能够和衷共济,患难与共.章氏兄弟善于经营,负责编辑业务的夏丐尊、叶圣陶、王伯祥、傅彬然等人,对出书方针十分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他们一贯的宗旨.因为编辑人员大都出身于教师,他们都把出版当成教育事业来办,对媚世迎俗的庸俗读物,一概拒之门外,而重点选择或自行编写有益于青少年的优质图书.  相似文献   

17.
王久安 《出版史料》2011,(3):107-111
王幼于是1951年在北京进开明书店的。此前他曾在家乡浙江慈溪一带当过十多年的教师。开明书店的编辑,当过教师的很多,如夏丏尊、叶圣陶、章锡琛、王伯祥、傅彬然、丰子恺、刘薰宇等等。他们进书店当编辑以后,  相似文献   

18.
网上书店与传统书店图书价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波 《现代出版》2006,(3):38-41
据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网上购物的人数达到2000万人,通过网上支付购物款的比例近50%,2005年上半年网上购物累计金额达100亿元。图书作为“最适合网络营销的商品之一”。与网络销售相结合而产生的网上书店现在正逐渐地发展壮大。网上书店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对传统的图书营销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图书购销体系中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价格是制约网上书店发展的因素之一,它既可以成为网上书店发展的优势,也可能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本通过对网上书店和传统书店的图书价格构成的比较分析,总结了现阶段网上书店图书价格的优劣及成因,并探讨了网上书店在形成价格优势方面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传新 《出版史料》2004,(4):72-72
《开明英文读本》一至三册由开明书店1928年初版,林语堂编著,丰子恺绘图。这套书在当时风靡各校,被称为开明的“吃饭书”, 与《开明活叶文选》、《开明算学教本》并称“开明三大教本”。  相似文献   

20.
1926年至1952年间,开明书店以丛书的形式翻译出版了近百种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收录在《世界少年文学丛刊》和《开明少年文学丛刊》中.其中,《世界少年文学丛刊》品质精良,影响广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得益于开明书店在翻译出版时先进的理念,包括严格挑选,严谨翻译;初步的分级阅读思想;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观;包装和广告以美为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