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对传统德育耗时低效、脱离生活的反思,“微德育”从开发校本德育微课程入手,以微实践、微活动、微体验为路径,创新展示微平台,搭建多样化微评价,促进中小学生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动的转变,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对提高德育实效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有细小、精妙、隐匿等释义。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带有"微"字字眼的事物,如微信、微电影、微课堂等,虽然都有"微"字,但是它们微出潮流、微出智慧。作为教育者,尤其是品德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更要做个有心人,可以通过书本上的微小图片、课堂上的微小生成、生活中的微小事件等去引导和教育学生,让我们的教育"微"出精彩。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提升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措施,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盲,研而不教则空",那么如何通过培养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树立正确的教科研理念、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来实现有效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这就成为做校长的一项研究课题。近些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开展了"四微教研"(微教学实践、微课题研究、微课程建设、微成果交流),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也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习作具有"言文微小,写作即时"等特点,即时的观察,即时的心境,即时的感受,即时的表达,能真正让儿童的习作成为"我手写我心"。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就是积微成著的过程。微习作,耗时少,针对性强,减轻学生动笔的压力,消除习作的畏惧心理,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微思想"为文化背景,以"微科技"为物质基础,以"微媒体"为传播平台,以短小精炼为运行特征的"微时代"的形成,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已经过渡到信息化时代。教育从思想到内容,从传播技术到教学模式,从教育制度到办学形式等正处于"微变"之中。教育的"微变"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层面。微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度介入是教育"微变"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学的组织形式尤其是媒体(手段)成为教学系统中"微变"最为明显也是最积极、最快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微城微乡考     
根据残存的一些史料可以确定,微国可能涵盖的区域是:其东南在今东平县戴庙、银山、斑鸠店诸乡镇的临黄区域,其中心区当为以张秋镇为中心的阳谷东部诸乡镇,向东北可延及东阿县之鱼山等,向西北甚至可达聊城城东北十数里及茌平县博平镇以南30里处等地。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以碎片化、时效化等为标志的"微"社会元素孕育而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心理、思维以及人际交往和文化传播方式。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时代鲜明的要求,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新思路和新途径。文章旨在深入剖析微教育时代下"微"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进而探索"微"信息技术的成因以及对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生习作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围绕一个“微”字,通过“微写作”“微训练”“微修改”等形式,破解学生“选材难”“构思难”“描写难”“修改难”等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中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合理利用教材,二度开发单元习作,通过"微话题""微积累""微情境""微写作""微点评"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原动力,激起学生习作的头脑风暴,轻叩习作教学大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一般性的游戏往往会因为时间长、难度大、任务重而让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或是留下游戏"后遗症"。区别于一般性游戏,"微游戏"具有微设计、微时间、微难度、微操作、微体验的特点,因此能弥补一般性游戏的不足,并能为游戏教学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72):118-119
微课程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程类似于一对一辅导学生学,在较短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可以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微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理念,它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契合了其实际需求.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利用微电商平台开展的微创业实践活动符合时代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体现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中通过对高校开展微创业教育的背景和意义、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理念—师资—课程—实践—政府和社会等方面提出高校微创业实践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使染色体微切割、微收集、微扩增技术在植物精细遗传图谱及物理图谱构建中有效应用,利用SLuCUT全自动激光显微切割系统对普通小麦"中国春"和中间燕麦草染色体进行了微切割、微收集和微克隆研究。结果表明,SLuCUT-A全自动激光显微切割系统使植物染色体的微切割、微分离和微收集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污染轻、样本不被降解等;DOP-PCR微量扩增条件适于普通小麦和中间燕麦草微量染色体的高效扩增,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判断微扩增产物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学习、微教学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理念产生了冲击。微课程的出现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次变革,顺应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微课程不仅对传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远程教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做到微课程资源的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统一。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微课程在实践应用中的探索,不断提高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学习、微教学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理念产生了冲击。微课程的出现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次变革,顺应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微课程不仅对传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在远程教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做到微课程资源的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统一。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微课程在实践应用中的探索,不断提高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微信的兴起,创新了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也为微课程的运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初中时事政治教学中运用微信平台,充分发挥微信在教学中的优势,使时政教学从内容的收集到形式的开展都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舞台,时时、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时事政治的微信教学策略包括微播报、微积累、微课程、微考核。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发展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它的更新与变革就像一场瓢泼的大雨,接踵而至。各种各样的课程正在逐步代替原来以直接传授知识的讲课方式,其中微课作为教育变革的代表,在课堂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尤其是在线教学以及面对面课堂中作为课堂教学的组件和资源来使用。与现在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能够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且初一的道德与法治是新课改的教材,相比于旧教材,更加注重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微纳米加工技术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制造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微纳米加工技术(M4)的应用领域及前景,介绍了各种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与传统制造技术的对比,介绍了运用M4技术加工的一些产品零件及其误差,并介绍微纳米检测技术的几种实现方法及其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全新教学理念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重要变革。它与传统课堂、普通在线教育相比,体现了课程结构的技术创新教学。从分析传统课堂、普通在线教育的弊端,来探讨微课程的发展背景,以及微课程的"微教学时间"、"微教学内容"、"微教学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