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用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善于悟意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善用归纳、判断、推理进行阅读,培养学生限时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阅读经典到经典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一贯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筛选阅读文本,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促使学生构建新的阅读认知;组织学生演绎文本内涵,帮助学生实现阅读本质的提升。这样才能从阅读经典到经典阅读,实现阅读教学的理性向学。  相似文献   

3.
营造自主的阅读氛围;科学的阅读内容引导;组建阅读小组;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以读促写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语文的中心,它具备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要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思考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感兴趣的书勤练;培养较强的语感等方面着手.否则将影响一个人在阅读的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甚至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深究精神.  相似文献   

5.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意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冲动。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通过激情入手,诱发阅读;驰情其中,推波助澜;张扬情感差异,呵护个性阅读等途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训练对阅读动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阅妨策略水平、阅读动机水平、阅读成绩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性;在阅读中,阅读策略的运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提高阅读成绩,阅读策略的运用能使阅读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英语阅读焦虑量表、英语课堂焦虑表以及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等方式,调研本校314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焦虑状况,通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相关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焦虑呈中度焦虑程度;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焦虑源分别是阅读水平评价、阅读兴趣和自信、阅读难度、文化认同感、阅读动机和习惯、英语词汇语法的熟悉度以及阅读方法等;英语阅读焦虑与英语课堂焦虑呈正相关,但是,英语阅读焦虑与英语阅读策略、阅读成绩呈负相关。鉴于此,在日常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对策,降低高职学生阅读焦虑心理,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多种教育科研方法,对大专班学生研究了阅读策略训练对阅读动机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策略水平、阅读动机水平、阅读成绩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阅读策略训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提高阅读成绩。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后喻阅读的出现尊重了儿童的阅读思维和惯性,使儿童在阅读中真正拥有了自主权。语文教学中,后喻阅读的实施需要创新阅读活课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创建阅读生态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陈颖群 《教学随笔》2014,(10):20126-20127,126
阅读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提高感悟力;阅读还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坏到哪里去!既然阅读有这么多好处,那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相应的阅读方法,如三遍阅读法;引导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中自动阅读;然后鼓励学生,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11.
宋琼海  韩斌 《学周刊C版》2023,(33):148-15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通过阅读,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知识积累、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文章在对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策略:重视课内朗读,夯实语言基础;拓展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指导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效果;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享受阅读乐趣,感受阅读价值。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学生间的阅读动机存在差别。农村学生纯粹为乐趣而读书的比例高于城镇学生,认为读书有助于了解生活环境的人数也较多;城镇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阅读目的的比例略高于乡村学生,为其他目标而阅读的比例远高于乡村学生;城镇学生的阅读量远高于乡村学生,但在阅读内容取向上无差异。本文分析阅读行为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可能联系,列出了弥合差异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一次语文考试的阅读成绩在生源(城镇和农村)间的差异,并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量。结果表明:阅读考题中,识记理解成绩在生源间无显著差异;而分析概括和鉴赏的成绩在城镇学生农村学生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分别高30%和36%;阅读总成绩的差异主要由分析概括和鉴赏题目成绩的差异造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行为及阅读量。  相似文献   

14.
健康持久的阅读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兴趣入手,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进行有效点拨和引导,搭建广阔的阅读平台,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质量,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收获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阅读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能使学生真正地"进""出"文本,促进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逐步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批判空间,诱发学生的批判意识;要精心进行预设,奠定批判基础;要确定阅读重点,把握批判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学生阅读现状令人堪忧,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阅读,建立全新的阅读价值体系;三是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共同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四是要重视文本阅读,转变学生阅读方式;五是要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沉迷于书香的世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老师要制定好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注意学生兴趣,以生为本,有针对性引导,加强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阅读为作文的素材积累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提升整体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丰富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愿读,会读,感受到数学阅读是一种享受;以数学阅读为切入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技巧,使学生会读,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新的生长点,使学生逐步在数学阅读中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小学生阅读课现状分析 第一,课堂阅读的材料只限于教材本体,内容过于单一且趣味性不大,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二,课堂上老师过于精讲课文阅读材料,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学生阅读并不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而是为了“老师要我读”和“要应付考试”的目的而进行。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上《龟兔赛跑》的故事的:阅读故事并找出故事中的动词过去式;学生说出这些动词,老师板书;接着开始学习这些知识点并朗读故事,最后完成一些阅读练习。如此开展的阅读课功利性太强,根本不能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内容、效果、目标等受年龄心理特征的影响。阅读内容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违背阅读心理,其阅读效果甚微。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恰切地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本文试从培养阅读兴趣、利用阅读期待、锻造阅读品质、完善阅读策略四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总结一些可操作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