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通过对2000年山东省“升华杯”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指出基层少儿高低杠训练在基本技术、基本姿态及落地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曼 《新体育》2009,(9):36-36
1979年12月她在美国沃斯堡举行的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以难、新、美的全套动作取得19.825分的优异成绩,与原民主德国名将格瑙克并排登上了高低杠冠军的领奖台,成为中国在世界体操比赛中首次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当时她年仅15岁,是中国体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1984年,在洛杉矾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她以其“绷杠后空翻转体360°下”的独创动作和高质量的成套表演,夺得高低杠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体操奥运会冠军,这一独创动作被称为“马燕红下”,也是第一个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  相似文献   

3.
大年初四的国家体操馆里,邢傲伟面带愠色地对一名队员喊道:“团身360,再做一遍。”一回身,他对记者吐了一下舌头,笑道:“训练期间就要严肃。”自信的目光,简洁的言语,邢傲伟俨然一位老练的教练。其实,那天距离他担任国家体操男队教练一职还不足一百天。就这样,采访在邢傲伟指导训练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莫慧兰在第12届亚运会上一人独揽4枚单项金牌。她是迄今参加亚运会女子选手夺得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她的高低杠动作更是引人入胜,并成功的完成了前空翻一周半越杠抓杠的高难动作,创造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莫空翻”,使人叹为观止。无论是难度价值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高低杠全套动作的评价是由难度动作、加分因  相似文献   

5.
由我院张云贵副教授和湖南体操训练中心熊景斌教练(陆莉的教练)共同研究设计的《陆莉高低杠D+D+D的难新连接及其全套创编》于今年9月29日通过了专家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设计为国内外首创,构思新颖,技术复杂,连接价值高,设计先进,为25届奥运会上陆莉获得高低杠金牌起到了直接的重要作用,是体操科研与训练相结合的典型成果,具有超前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世界高低杠的技术发展和我国体操实现奥运战略起到了积极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体操名将陆莉,虽然已退役6年多的时间,但每当有人问起她在体操生涯中最难忘的比赛和最让她刻骨铭心的日子时,陆莉仍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第25届奥运会,1992年8月1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那个不平常的夜晚。” 1992年8月1日的晚上,第25届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正在巴塞罗那的体操馆里进行。赛场上的气氛异常紧张热烈,五颜六色的旗帜在馆中飘扬,观众的加油声、掌声此起彼伏,整个体操馆里如同沸腾的海洋。此时,女子高低杠的决赛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刘国栋 《新体育》2008,(10):32-33
柳金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获得了9块体操世界锦赛奖牌,赶上了1996年亚特兰奥运会平衡冠军农·米勒,成为获得奖牌最多的美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她尤其擅长高低杠和平衡木,在2005年的世锦赛上,曾一人独得这两个项目的金牌。  相似文献   

8.
黄一舟 《新体育》2012,(9):70-71
再见!丘索维金娜137岁的体操老将在伦敦完成了奥运谢幕演出,这是她参加的第6届奥运会。20年里,她在这片年轻的战场上目送着一个又一个孩子般大的冠军退役走远。面对身患白血病的儿子,“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是她永恒的誓言。  相似文献   

9.
前言我国高低杠的训练曾经取得过两次飞跃性的进展,第一次是马燕红在一九七九年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高低杠冠军;第二次是樊迪在第二十四届体操锦标赛上自选动作获得满分。但是,这期间我国高低杠的训练也出现过徘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家集训女队的高低杠训练缺乏创新,导致我国失去了这个项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高低杠历来是我国女子体操队的强项,但自1999年天津世锦赛后,我国高低杠水平开始走下坡路,在以后多次国际大赛上没有上佳的表现。其原因是我国选手原先掌握的反吊类优势技术已被各国选手所掌握,而衡量高低杠水平的标志性技术——高难"飞行"动作和换杠动作却不占优势。因此,本文通过比赛录像观察与文献资料法,分析第25-28届奥运会高低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飞行"动作和在此期间的世界锦标赛中出现的高难"飞行"动作,并结合体操评分规则修改和器械变革,论述了高低杠"飞行"动作技术发展与演变,以及每一阶段的技术特征,为我国女子体操高低杠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79年12月2日至9日,我国体操运动员在中断了17年之后重新参加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马艳红以19.825分的成绩获得女子高低杠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12.
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关键基本技术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体操少儿训练阶段是各项基本技术成型的主要时期。从跑步、倒立、跳马、高低杠、技巧五个相对重要的动作 ,探讨此阶段基本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张杨 《新体育》2008,(6):30-30
何可欣的出现使世界女子体操高低杠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罗莉是以她非凡的吃苦精神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张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训练馆里,罗莉成为各国教练关注的目标.起先是她那套被称为“21世纪的高低杠动作”引起人们的兴趣,而后是她那每堂课做十几个全套动作的大运动量让人惊讶.“这么练她的手皮不疼吗?”一位金发碧眼的同行打着手势问王群  相似文献   

15.
世界女子体操高低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的调研,认为目前我国女子体操高低杠整体实力仍然是各单项的优势项目,世界女子体操高低杠技术的发展,已显示出咄咄逼人的趋势。指出应加强特长技术上的鲜明特色和新奇感,改变高、低杠连接以及落地稳定性的不足,才能保持优势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等,调查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现状以及就业难的原因。引入管理学SWOT分析法,分析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体操运动员自身的优势与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找有效解决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体操名人殿堂”主办的评选年度世界最佳男女体操运动员已有4年历史了。每年根据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挑选出3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作为候选人。2005年最佳男女体操运动员,是邀请全世界的体操迷和体育新闻工作者在网上公开投票而产生的。在第10届“国际体操名人殿堂”的发布会上,国际体操名人殿堂执行主席宣布:富田洋子(日本)获得2005年世界最佳男子体操运动员殊荣;柳金(美国)获得最佳女子体操运动员殊荣。被提名的2005年度最佳男子体操运动员候选人是:库切拉(法国)、海波里托(巴西)和富田洋子(日本);最佳女子体操运动员候选人是:梅美儿(美国)、柳金(美国)和程菲(中国)。这6名选手在2005赛季都取得了不俗战绩:富田洋之夺得了墨尔本世锦赛男子全能冠军;海波里托在世锦赛上夺得的男子自由体操冠军(不仅是巴西第一个男子体操世界冠军,也是南美人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梅美尔和柳金则分享了世锦赛女子全能的冠亚军,后者还夺得了平衡木和高低杠的金牌;程菲获得了世锦赛的跳马金牌。(译自www.intlgymnast.com 2006年5月4日)  相似文献   

18.
按:方芳是贵州省体操队少年女子运动员,今年14岁。1985年以来,她在全国体操比赛的高低杠项目中,取得过较好成绩。作者是方芳的教练。前言从近代体操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到,伴随一批新手的参赛,必然出现一批新技术、新难度、新编排和新连接,从而把体操技术水平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年轻选手以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单杠的反吊技术用在高低杠上,是高低杠技术向新领域开拓的创举,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有利于我国高低杠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提倡更多的运动员向这个新领域深一步开发。在一九八五年第一届青运会体操予赛和今年两次全国比赛中,贵州运动员方芳都成功地完成了反握手倒立中穿前回环接反吊前空翻再握高杠这一创新动作,并获得第一届青运会体操予赛、一九八六年全国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和一九八六年创新一等奖。在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的比赛中她所完成的动作在技术上有所不同,即中穿前回环由没有经过倒立部位而达到了倒立部位,这是技术规格上的一次飞跃。这个飞跃经过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艰苦努力,从量变  相似文献   

20.
付道华  李柳 《体育科学》2001,21(5):82-82
高低杠是我国体操女队的强项,从1979年至1998年20年间我国共获得6枚金牌.但最近两年的冠军却被霍尔金娜所蝉连,为什么呢?本文以悉尼奥运会高低杠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对象,用观察、文献、统计等方法,剖析当今比赛的特点和发展潮流,并从时间效益角度探讨我国选手的差距,为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