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郭凤 《钓鱼》2006,(4):6-8
随着钓鱼运动的日益发展,钓鱼的参赛心得):比赛也应运而生,而且形式多样。这两我的比赛生涯是从参加悬坠钓年来钓鱼活动更是有了大的突破和发法的池钓比赛开始的。悬坠钓法自开展:海钓有船钓、岸钓、矶钓,淡水钓有始传入中国大陆以来,给中国的钓鱼湖钓、库钓、河钓、溪流钓、冰钓,以及运动带来一股新鲜血液,一直为广大最新出现的国际钓法等都被钓友尝钓友所喜爱,而且这项技术还被采纳试。在此基础上,钓鱼比赛也此起彼为一种比赛形式而推广,并成为池钓伏,而且比赛项目及形式各不相同,精比赛一度规定的单一的钓鱼方法。我彩纷呈。热爱比赛的钓…  相似文献   

2.
王鉴 《垂钓》2013,(8):83-83
徐军良,1976年7月出生于湖南望城,自幼喜爱钓鱼。四年前,他开始接触台钓,从此一发不可收,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和钓友到湖南周边水域一试身手。2012年9月,他首次参加钓鱼比赛,在比赛中,徐军良逐渐掌握了竞技钓法,钓技水平逐渐提高。回忆起最初参加比赛的情形,他说“虽然成绩并不理想,我却从比赛中得到了磨练,从此更加喜欢钓鱼运动,也格外关注各地的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3.
《钓鱼》2014,(1):67-67
10月27日,东区钓具连锁连云港渔家傲“心匠杯”钓鱼比赛在连云港市艺盛生态园举行。共有来自山东、江苏两省八市的131名钓手参加此次比赛。比赛包括3.6米手竿钓鲫鱼尾数和4.5米手竿钓混合鱼重量比赛,整个赛事时长280分钟。下午15:30,随着总裁判长全场结束的一声枪响比赛结束。  相似文献   

4.
简讯     
6月13日,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夕阳红钓鱼协会组队参加了九龙坡区第七届老年人钓鱼比赛。此次参赛的有29个队,87名运动员,设奖16名。在参赛中夕阳红队大显身手,3名运动员人人获奖,实现满堂红,受到区钓协和体协领导的表扬。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中旬,我参加了中国钓协与辽宁省葫芦岛市共同组织的全国水库抛竿垂钓比赛,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全国近500名钓鱼高手,比赛地点设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的大风口水库。我是头一次参加全国性的钓鱼赛,心情非常激动。心想,我的钓技不高,只是重在参与,向钓友学习,能为爱护鱼水资源环境做点什么就是收获。因此,我在比赛中就行动起来,在钓鱼的过程中,抓紧时间将我所在钓位内的旧鱼饵袋、旧食品袋、烟纸等垃圾一一捡起来,并装进一个我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内,  相似文献   

6.
休闲赛散记     
刘定龙 《钓鱼》2013,(13):18-19
4月23日,本地钓鱼论坛发消息说,5月5日在张家垱水库有一场休闲钓鱼比赛。这么近的钓鱼比赛,不参加岂不可惜?于是我赶紧报名,过两天去试钓。一、初步的鱼情分析20多年前,我就经常在张家垱水库钓鱼。一帮同事们都说到那里钓鱼是"上当"。三年前,本地一家渔具店搞活动,十几个人参加,我用腥香味的饵料钓了17尾鲫鱼,好歹拿了  相似文献   

7.
黄毓省 《垂钓》2008,8(10):43-45
自2002年接触竞技钓鱼以来,大大川、小的钓鱼比赛我参加过百余场。一步步走来,我的钓技有了一定提高。然而,相对顶尖高而言,我自认仍是“半瓶醋”。值得欣喜的是,自感受了云南省首属“鸿基杯”钓鱼大奖赛后,我在钓技和对比赛的认识上又有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翟少明  王乐 《垂钓》2001,(12):68-69
我参加过许多钓鱼比赛,在比赛中钓技是必不可少的,但决定成绩的并不完全是钓技。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有:钓手对比赛场地的熟悉程度、水的深浅、风向、鱼的生活习惯等等。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有几十年钓龄的老钓鱼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先后参加过全国、省、市、县的钓鱼比赛多次,也担任过省、市、县钓鱼比赛的裁判员、裁判长工作多次,业余兼职钓鱼协会秘书长工作9年多。从我从事这些活动中,我认为组织钓鱼比赛的工作有许多地方值得改善,特提出如下几点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1985年9月,中国钓协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钓鱼比赛,广州钓协为了挑选参赛代表,举办了两次选拔赛,由于我的成绩较好,有幸参加了这欢有历史意义的全国大赛,并获得了海竿比赛第一名。我是1982年才开始学钓鱼的,当时约龄只有两年多,为什么能跨县全国大赛的行列呢?我想,主要是由于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钓鱼爱好者。1982年,我因患病,身体很差,工作单位让我长时间住院养病,我就天天钓鱼,身体逐渐康复,同时也就迷上了钓鱼。我这个人没有其他爱好,工作完成了任务,就参加钓鱼,晚上有时间就琢磨钓具、钓饵,广州市许多约友在台钓还没有…  相似文献   

11.
类永藻 《钓鱼》2009,(10):8-9
《钓鱼》杂志社几年前在连云港市举办首届“读者杯”钓鱼比赛,那时咱还没学“台钓”,不懂竞技。后来就是靠阅读《钓鱼》杂志的文章“自学成才”。得知今年4月26日在宿迁举办“读者杯”分站赛的消息后,作为《钓鱼》杂志的一名读者,感到是自己家里举行的比赛,迫切地想参加。  相似文献   

12.
李寒停 《钓鱼》2009,(14):6-7
一场席卷全国各地的《钓鱼》杂志“读者杯”钓鱼比赛,已将“我钓鱼、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所到之处引起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为延续“读者杯”在全国的热潮,2009年6月21日由《钓鱼》杂志、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钓鱼协会淡钓委员会协办、青岛市友谊渔具承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比赛“雨生杯”青岛分站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北宅淡钓基地开赛,来自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120名钓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江苏省第二十七届钓鱼比赛于2011年11月18-20日在连云港市赣榆县徐福故乡罗阳镇举行。来自全省13个直辖市的一百多名垂钓高手分别参加了老年甲、乙组,中青年组手竿钓小鲫、  相似文献   

14.
喜获双奖     
王群 《中国钓鱼》2000,(7):32-32
凭着对“鲫鱼2000”鱼饵的信任,加上钓鱼大师袁永耀先生的指点、提议,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市钓鱼协会主办、汕头伽玛卡兹公司和上海花鸟商店协办的2000年第十届伽玛卡兹钓鱼比赛。 4月23日,风向西至西北,风力四五级。比赛分上下午台钓、传统钓两种规格,上午进行的是两场竞技钓赛。 第一场,我的钓位号是24号位,主攻鱼饵是“鲫鱼2000”,加水和饵,然后开钓,自始至终,鱼儿像着魔似的不停地咬钩,我不敢怠慢,认真地注视着浮漂的变化,把握住鱼儿吸饵的种种信号,鱼儿一尾一尾地落进了我的鱼护……成绩名列前茅。第二场…  相似文献   

15.
黄毓省 《垂钓》2008,(1):48-49
2007年7月15日,由湖北省钓鱼王鱼饵公司、云南省钓鱼协会联合主办、西南钓具城云海钓具店承办的“钓鱼王”杯云南分站赛于云南省呈贡县晟泰养殖场揭开战幕。本次比赛吸引了云南、贵州、广西的216位钓手参加。比赛共进行四节,每节80分钟,分为3.6米手竿钓对象鲫鱼和4.5米以内手竿钓混养鱼各两场。我也参加了这次比赛,但却没能把握住机会。最终——  相似文献   

16.
去年秋天,一位钓技不错的钓友参加单位里举办的钓鱼比赛时名落孙山,而头一次钓鱼的一位女同胞却获得了冠军。钓友无奈地对我说:“看来钓鱼比赛完全是碰运气啊!”我询问了比赛经过,对他说:“运气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不尽然,我介绍你一些方法,下次有机会参赛时你可以试试看。”今年春天,他兴冲冲地来找我,说:“你的方法还真管用,这次系统里举行钓鱼比赛,我得了第二名!”我听了也很高兴。我告诉这位钓友的是些什么方法呢?我不妨在这里披露,供钓鱼爱好者参赛时参考。一、投窝要足。钓鱼比赛规则规定,参赛者不能随意选择钓位,一般是用“抓阄”来定钓位的。你的钓位不一定理想。不论钓位理想与否,要想方设法将鱼引到你的钓位上  相似文献   

17.
范宁 《钓鱼》2009,(3):6-7
2009年1月2日,在江苏淮安吕庄垂钓园举办了一场有150余人参加的钓鱼比赛。山东、安徽、江苏的二十余个县市的钓鱼爱好者报名参加,其中有许多是首次参加钓鱼比赛的钓坛新人。他们在钓位间距不足2米,鱼体规格不足20克,赛场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的艰难钓况下,总算是坚持了下来。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收获却各有不同。比赛过后,南京部分钓友闲坐聊天,不知不觉又聊到了比赛中来……  相似文献   

18.
我参加钓鱼比赛次数不少,但最使我难忘的有两次。第一次是2001年的7月份,由我们3个人组成的代表队参加郑州铁路局退休职工钓鱼比赛。当天12时我们乘坐去郑州的 N352次双层旅游列车,于下午18时30分到达郑州车站,那时我的心情特别高兴。第二天,我们又乘坐大轿车去郑州市郊区垂钓园比赛,比赛用池是个混养池,池主人说池内放有鲤鱼、草鱼、鲢鱼等。我比赛用的钓具是:钓竿长4.5米,台钓漂,调4钓2,  相似文献   

19.
资讯     
《钓鱼》2011,(12):66-68
最大规模的钓鱼比赛 5月28日,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诞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一场由儿童钓鱼基金会(KIDFISH Foundation)举办的儿童钓鱼比赛上,共有2206名儿童钓手参与比赛,创造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钓鱼比赛的纪录。而此前吉尼斯认可的世界纪录是在墨西哥州举办的一场有796名钓手参加的钓赛。  相似文献   

20.
《垂钓》2012,(7):80-80
5月27日,喜钓郎杯顶级钓王挑战赛江苏分站赛在连云港市海州区艺盛生态园顺利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40名钓鱼精英参加了此次钓鱼盛会,共同角逐喜钓郎顶级钓王挑战赛的入围名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