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量     
她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嫁给他的.那时候,她是梳着两条麻花辫子的女学生,他是英俊的解放军营长.欲嫁未嫁时,他告诉她,乡下家里已经有一个老婆了,老婆还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他说,他们俩的事,要与老婆商量一下--老婆大他8岁,从小带他长大的.她很生气,哭了,像梨花沾雨.他哪受得了这个,连说算了算了,只寄了一纸解除婚约的证明回家.事情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2.
哑爱默默     
他是个哑巴,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话,却说不出自己的感受. 她是他的邻居,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 一直喊他哥哥.他真像个哥哥,带她上学,伴她玩耍,含笑听她唧唧喳喳讲话.他只用手势和她交谈,可是她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从哥哥注视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欢自己.  相似文献   

3.
也许在名人圈里他算不上出名,也许在艺术界里他算不上泰斗,但你不会没有看过他创作的小品.也许走在大街上和他擦肩而过你都没有认出他来,如果认出来了你也会觉得他是一个长得很标准的农民,普普通通,看不出他身上的幽默细胞.但在春晚的那几个小时里,可能你的笑声有很多都是他制造出来的.他就是何庆魁.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共汽车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他投了币,找到一个靠窗边的座位坐了下来.他好奇地打量着身边的人,他的前边是个怀孕的妇女,他的身后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每天挤着公共汽车,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依然很快乐.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悲苦,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满足.他的心情很好,他的对面有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他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车子到了下一站,上来的人渐渐多了,美女就渐渐被人遮住了.  相似文献   

5.
陈誉教授是我的导师.我敬仰他,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导师,而且因为他是中国图书馆界的大师.他的精神不仅仅影响了我和我的同学,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图书情报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他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但亿万中国人民仍然深深怀念着他.人们不仅仰慕他的不朽业绩,钦佩他的非凡才智,更崇敬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特别是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山西档案》2001,(2):40
三毛导语:小二爷爷去世了,小二显得很伤心,几天没上网.这天他来了,对我说,他爷爷是带着微笑去世的,他的死是幸福的.我不明白.小二说,因为爷爷自死都认为他是村上唯一见过电子信箱的人.我更糊涂了.  相似文献   

8.
力量与信念     
没有见到齐名本人,光看媒体关于他的报道,我在心里就悄悄地给他竖起了大拇指.且不说上百项的发明,带来的上千万元经济效益,只说从死亡边缘走的这一遭,也是常人难以体味的. 直到见到齐名本人,还是很难将他与新闻媒体报道中的“他”融为一体. 即使与病魔抗争是发生在6年前的事儿,但病痛的痕迹好像丝毫未曾留在他身上.看他的脸庞气色红润,说起话来底气十足,照相机对准他时,他还会“调皮”地举一个胜利的手势. 不仅是记者,就连熟悉他的劳模也在问,“他生病的事儿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解三国,还是很有时代特色的,比如他用的心理分析的方法,他的形式是生动活泼的,比如他用了很多有时代特色的词汇,他可能是"三国"接受史上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解者和传播者.这是一个前提.我批评易中天,不是说他很不堪,相反他很不错.因为他很不错,很有影响力,我才批评.批评是希望读者能正确对待,不要盲目崇拜,并不是希望读者抛弃或者鄙视易中天.  相似文献   

10.
房山人最了解他,也只有房山人最熟悉他.他这位当年风华正茂的南方小伙子,现已是两鬓挂霜,50有5了,他把自己的青春和事业都献给了房山这方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他就是现任房山区档案馆馆长兼档案局副局长的黄兆林.是什么使他离不开这方  相似文献   

11.
诗人艾青是属于世界诗坛的.1981年8月,我曾有幸在首都北纬饭店受到他和爱人高瑛的亲切接见,那时他刚从北大荒返京.因史家胡同的旧宅正在修缮,故寄寓于饭店.在那里,我为他摄了二张照片,一张端坐沙发,一张是在写字台旁.房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与他真人头像大的青铜雕塑,逼真精神.诗人说话风趣、语调铿锵.他说:"近年来,听觉不灵,但骂我的话都能听见,赞扬的话都听不见."他谈到他多次摔跤,住院动手术,"阎王爷忘了我.  相似文献   

12.
在世人的心目中,鲁迅是旗帜,是投枪,是匕首.当面临社会恶势力时,他总是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并勇往直前.但对来自亲人的伤害(主要是以爱的方式带来的伤害)却无法抵御;在思想界他是反传统的最彻底最勇猛的战士,可在自己的婚恋中却滞凝不前;对别人他希望人人都幸福,对自己则甘愿孤独痛苦.查阅相关史料,将笔触深入到鲁迅灵魂的深处,则每每让人感到满腔的凄楚和辛酸,孤独和无奈.他走异路,逃异地,参加革命党,与反动势力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人类的解放.然而他却终究未能解放他自己.进退维谷的两难处境使他长时间地陷入在深深的苦闷当中,他欲进不得,欲罢不能,一颗极其敏感的心长时间地在火山口上煎熬着.  相似文献   

13.
遍地枭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燕来,也叫毛豆,一个上海北郊的男孩,在家中是老小,又是父母中年时生的,人称"奶末头",家中人都娇宝他.他高中毕业后,断断续续地打过几份工.其间也与同学商量,合伙做生意,自己做老板.但这只是停留在商量阶段,刚出校门的人总是好高骛远.他多数时间是在家闲着.后来比他大八岁的姐姐替他在驾驶学校报了名,还为他付了学费.几个月后他考出驾照,开起了出租车.  相似文献   

14.
看到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油菜花,使我们想起官春云.他的笑脸如油菜花一样的灿烂.是他使我们的生活不再缺油,是他使我们的田野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死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位九十七岁的老人,至今,他还每天到研究所的办公室上班. 他发不落齿不摇,耳不聋眼不花,记忆不失,思路不乱.面对着他,尤其是听他连续几小时的紧言密语,无论谁,都不会感觉到他已经接近一百岁了.  相似文献   

17.
科仁同志是苏联真理报派驻中国的记者.三年来,我一直和他在一起工作,担任翻译的职务.科仁同志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给我很深的印象.科仁同志是工人出身.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磨床工.起先,他在厂内办工厂小报,以后在共青团的一个地方报纸工作,后来才调到真理报工作.他是那样的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他经常对人说,中国是如此之大,生活又是如此丰富,对一个记者来说,写作的题材是无穷无尽的.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与两个"杜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行知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但他又是一个卓越的图书馆学家.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意志坚定,被人们誉为穿草鞋的洋博士.这当然与他的勤奋好学、刻意研究,远大抱负是分不开的.同时,和他远涉重洋,留美深造的经历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跟许多普通人一样,我没有见过哈维尔. 可这个事实,不妨碍我走近他、阅读他,甚至想象他、感受他.在我的心目中,他更像是自己家里住得很远的父辈,一位可敬而更可亲的远房表叔. 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对于这种限定或者恩赐,我们只有面对.或者,学鸵鸟是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出版之前,已经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世界是平的>更奠定了他"趋势大师"的地位.他的影响力早已不限于美国.他在<纽约时报>每周三、五见报的国际事务专栏,透过其供稿系统,固定被全世界700多种报纸转载.转载之频之广,无人能出其右.他经常得奖,如今已是普利策奖的终身评审.他精通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有5所美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新闻工作之余,他还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下面就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评论特色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