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和”是中国古代审美艺术辨证之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范畴。“和”字初有“盉”、“龢”、“和”三字,三字内在结构、文化意蕴虽有不同,但又有必然的联系。其实“和”的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可从汉字“盉”、“龢”、“和”的结构生发见其踪迹。  相似文献   

2.
临夏方言的“是”字句除与现代汉语“是”字句用法相同外,大部分“是”字句结构复杂,用法特殊。这些句子“是”字的前、后分别是谓词性短语,所构成的单句表达了复句的内容,并且因主题不同,强调的焦点和侧重点不同。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三个平面分析了临夏方言中的这类“是”字句。  相似文献   

3.
“的、地、得”被认为是现代汉语中三个性质和作用不同的结构助词,它们在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概念被逐步明确,使用却一直随意且混乱。但其中“的”字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句中用“地、得”的地方常被写成“的”字。把这三个结构助词看成一个词。用“的”字甚至拼音字de表示是否具有可能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脂批所谓运用了“拆字法”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句,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但直至今日,有关王熙凤评语和结局的这七个字仍是聚讼纷纭的疑案。其实,这句话概括了凤姐在贾府中境遇不同的三个阶段:顺从人心、奠定基础的第一阶段,大权在握、威重令行的第二阶段,时非势败、终被休弃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5.
辨"骚"     
《离骚》是诗人屈原的作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早有定论,但是无论对于屈原的评价,还是对于《离骚》的解说,历代都存在着不同看法。其焦点是如何解释“骚”字。本文从字源字形以及民间文化资源出发,认为“离骚”本义是“幽怨的失恋”,屈原开创了中国文人情诗的先河,也体现了屈原在性别认同方面的迷离状态。“离骚”也表现了文学创作中“变性叙述”的特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6.
话题和焦点在有定与无定、能否进入从句、能否加焦点标记词、能否用疑问提问、能否通过并列结构测试以及能否通过否定结构测试方面存在不同的句法表现。运用这些判定标准可以说明"连"字成分的焦点属性。"连"字句中T位置的前后各有一个焦点短语投射,从而使句中"连"字句和句前"连"字句的推导成为可能。"连"与"都"之间无法出现焦点信息的阻隔效应则进一步为"连"字成分的焦点分析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焦点标记"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给”字的性质,学术界的意见一直都不统一。章认为它在句法和语义上没有什么实际的存在价值。它的作用只体现在语用方面,是一种焦点标记。章主要阐释了两点:一是解释“给”为什么是焦点标记,二是论证与其它标记手段相比,“给”的标记度的强弱。  相似文献   

8.
在肯定性陈述结构中,一般主语位置上的施事成为对比焦点且受“是”标记是有一些限制条件的。如果焦点标记词“是”与范围副词“都/就”都针对某个施事,则“是”与“都/就”只能分现,不能同现,因为一个施事只能允许被凸显或强调“量性”和“施者”这两个信息成分中的一个。对比焦点标记词“是”与“连”在同一句子里不能共现,其原因在于违背了“单一强式焦点原则”。在变式句中,一般主语位置上的施事(话题)都不能接受“是”的标记而成为对比焦点,因为话题与焦点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9.
玄应《一切经音义》中的"假借"、"借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有一些明确注明“假借”、“借字”的语言材料。玄应所谓“假借”、“借字”的内涵并无本质的不同。玄应所谓假借,就是今人眼里的通假,亦有个别例外。通假是古人所谓假借的当然内容。  相似文献   

10.
释"卸"     
“卸”的近现代常用义是把东西去掉或拿下来。许慎《说文》中说:“卸,舍车解马也。”但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用“卸”字表示这个意义的。通过考证发现表示这个意义的古用“发”、“税”、“说”等字,这是古代方言的差别,后通言“写”应是“卸”的假借字。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献材料是在东汉,但与许慎所说的本义不同,因此我们认为《说文》中的“卸”字是后人加进去的。  相似文献   

11.
多重强式焦点共现句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关注汉语中一个句子里有多个强式焦点的句式,指出焦点标记、焦点算子、唯量词和疑问代词四种焦点句法形式相互搭配可以出现18种类型的多重强式焦点句,这些句子里的多重焦点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句法层次高的焦点强度也相对高,唯量词和焦点标记形式也对强弱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义分裂句最重要的特点是句子里的焦点部分和非焦点部分被明显地分割开。汉语里带有句中语气词的句子就是一种广义分裂句,其焦点是信息焦点,可以分为谓语焦点和整句焦点两种。句中语气词的作用是导出焦点。语气词前面的成分分为预设和外围成分两类。文章最后还对广义分裂句进行一定的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一个突出的差异是其灵活的词序变化,变化词序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和凸显句子中的信息焦点。文章将信息焦点理论引进古汉语语法研究领域,并初步尝试运用该理论解释古汉语灵活的词序变化现象。受事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词序变化,作者认为,在宾语前置结构中,只有当宾语后有焦点标记词时,前置的宾语才是被强调的对象,即句子的焦点;没有出现焦点标记词的宾语前置结构中,前置的宾语不是焦点。  相似文献   

14.
每个句子都有焦点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点是句子内部被赋予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是说话人最想引起听话者特别注意的部分,不存在所谓的自然焦点和话题焦点,句子的焦点只有一种,即对比焦点。对比焦点通过语音和标记词(“是”和“连”等)两种手段来表现,当句子的话语意义超越字面意义时,句子的焦点是不存在的。即使句子的话语意义和字面意义相一致,如果句子传达的信息没有特别强调突出的部分,句子也没有焦点。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对比焦点标记形式为“是”和准分裂句式。英语为分裂句式和准分裂句式。汉语“是”标记对比焦点属于正常配位 ,具有模糊性、分化性 ,英语分裂句标记对比焦点属于超常配位 ,具有明确性、统一性 ;汉语准分裂句与英语准分裂句在标记对比焦点时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焦点变式是指由于句中强调点改变而产生的语序功能变式。论文试图通过对汉维语焦点变式的分析,探讨焦点移位对语序的影响,从而发现汉维语两种语言在凸显句子焦点和配置句中语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英语倒装句的形式及其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倒装句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主语和谓语的倒装,主语和表语的倒装等几个方面。倒装句的用法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际语料分析了祈使句的自然焦点、对比焦点、话题焦点以及祈使句的话题,并着眼于祈使句与陈述句的焦点和话题的比较,指出了祈使句的焦点和话题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9.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时,差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八种类型:XA焉、XA於Y、XA于Y、XA乎Y、XA如Y、XA似Y、X比YA、X比似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七种类型:X无以A于Y、X未必A于Y、X非A乎Y、X不比YA、X不如YA、X不似Y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比YA”型句式最终成为汉语差比类形比句的主要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分裂句进行了阐释,认为英语分裂句使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各种有标记的图形上,因而成为一种有标记句式。但是,突出主语的分裂句构成了一种例外情况。另外,本文还指出了Talmy针对复杂句中图形—背景关系所提出的五大原则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