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彦随 《资源科学》2000,22(5):27-31
山地自然环境的带层性差异奠定了孕育农业资源的异质性基础,从而决定了山地农业资源利用的地域特殊性及其开发利用的模式多样性。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从分析土地类型地带分异规律入手,揭示了山地农业资源生成、演化及其分异的时空规律,据此并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提出陕西秦巴山地农业资源优化利用的空间层次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不同的空间尺度。地方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大。本文主要从地方性分异因素出发,探讨了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山地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元江干热河谷山地土壤资源的垂直分异特征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着重阐述了元江干热河谷山地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合理利用.由于元江河谷山地地势高低悬殊,相对高差可达2 000m,土壤资源的垂直分异规律非常明显,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有:北热带干热河谷燥红土带(海拔1 000m以下)、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带(1 000m~1 300m)、中亚热带低山红壤带(1 300m~2 000m)、北亚热带中山黄棕壤带(2 000m以上)等.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是:①按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搞好土地利用规划;②搞好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工作,严禁毁林开荒、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③发展可持续农业:搞好合理轮作、套种,提高土壤肥力;集约经营,合理施肥,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山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指出开展山地生态学研究对阐明山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现象与过程以及对于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山地资源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兴 《资源科学》1994,16(4):70-75
本文在分析广西石灰岩山地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合理利用的模式,如林果药结合模式、饲料林模式、竹林模式、木本粮食林模式、纤维原料林模式、木本油料林模式、特硬材林模式、药用林模式、藤本植物模式、封山育林模式、等等。采用这些模式利用石灰岩山地,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石灰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北方 《学会》2001,(7):20-22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耕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广阔的山地资源必将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山地的作用和山地开发同大陆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缘山地小流域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礼 《资源科学》2004,26(Z1):151-155
该文简述河北省张家口市坝缘山地自然、经济概况及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指出坝缘山地要以小流域为单位综合治理及其治理原则,重点讨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途径与方略:详细阐明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包括坡面防护体系和沟道防护体系的布局、措施;强调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相互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实现防护与经济效果相结合;建设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山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山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山地所具有偏远性、脆弱性、边缘性、多样性和人类对山地适应机制等六个特征。分析了从山地可持续发展内涵与研究动向,提出了在环境上可持续、经济上可获得利益、社会上可被接受的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为一体的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45年气象资料和近10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利用气候线性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兴海县高寒山地草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海县高寒山地草原区近45年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规律相一致;影响土壤湿度的气象因子主要有降水和蒸发,而温度则通过影响蒸发间接影响着土壤湿度,蒸降差是分析气候变化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直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东北部的地貌以喀斯特山地为主,具备生态环境敏感度高、承载容量低、土地石漠化严重等特点,为了改善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当合理建设农林复合生态模式,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本文以思南县为例,对黔东北喀斯特山地农林复合生态建设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缘山地小流域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礼 《资源科学》2004,26(7):151-155
该文简述河北省张家口市坝缘山地自然、经济概况及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指出坝缘山地要以小流域为单位综合治理及其治理原则,重点讨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途径与方略:详细阐明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包括坡面防护体系和沟道防护体系的布局、措施;强调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相互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实现防护与经济效果相结合;建设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山地环境中建筑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地居住建筑环境设计、空间组织、山地城市整体特征的研究,并从山地建筑设计原则、交通组织、建筑群布置与环境关系、城市轮廓与山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希望有助于在山地建筑设计中,树立整体意识和环境意识,创造宜人的山地城市与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山区(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85%以上,全国约70%的人口生计依赖山区的资源;我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90%以上的国境线位于山区.山区具有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孕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近年来开发强度偏低,研究程度不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地环境不断恶化,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山区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较平原地区和大中城市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山区的落后状况严重地制约着全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区域之间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严重制约着区域之间的商贸文化交流,引发地区矛盾,影响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作为资源和能源基地的山地的滞后发展,也限制了平原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影响到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多山国家发展的经验证明,只要重视山区开发和山地研究,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山区经济能够迅速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平原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鉴于此,从事山地科学的科技工作者,忧心如焚,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希望为山区发展做出贡献,一致认为,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山区大开发.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促进我国山区发展和山地研究,与会考一致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地科学发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70%,是世界第一山地大国。我国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山区土地利用、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开发强度的增加与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承受的尖锐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国家未来经济和生态环境安全。当前,国外重大研究计划(IGBP,IHDP,GTOS)非常关注山地重大科学问题的探索,山地研究已成国际热点和科学前沿。加强山地科学研究,着力发展山地科学体系,为新山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确保山区发展又好又快,同时对提高我国在国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刀耕火种是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形态,至今仍在我国边疆山区和民族地区以及一些国家存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刀耕火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必须在认识刀耕火种历史演变及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挖掘刀耕火种传统技术的合理因素以及不同民族刀耕火种的文化底蕴,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加以改造、利用.  相似文献   

16.
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钟兆站 《资源科学》1998,20(3):32-39
本文论述了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与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景观。研究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山地城市景观空间的特点和设计理念,文章对山地城市景观意向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挖掘出符合现代生活的自然和人工空间景观特质,以便塑造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山地城市聚落。  相似文献   

18.
韦锃熹 《大众科技》2011,(10):97-98,111
文章探讨了住宅区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阐述在现状条件复杂的山地中营造出一个适合居民居住交流的居住环境和解决山地景观带来的各种挑战及困难。  相似文献   

19.
唐承财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09,31(11):1825-1831
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的变化,整个区域生态旅游资源与部分单体呈现垂直地带性;②随着经纬度变化,自然与人文类生态旅游资源均表现出水平地带性空间分异;③较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交通干线与主要河流沿岸;④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沿村镇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面状集聚与散点空间分异.基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模式为空间梯度转移开发,并探讨了3类空间优先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分别为垄断性资源开发的独立景区模式、交通干线沿线资源开发的线路联动模式、城镇周边资源开发的设施依托模式,研究成果可为三江源地区及其它生态敏感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地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