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徐慧 《现代语文》2014,(7):151-15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真正成了"学堂",而学生自学主要途径是参考课本、查阅工具书和浏览网络,但是在自学时却不断地出现课下注释和课外资料的矛盾、工具书之间的矛盾、课文注释自身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于是古文课堂常常出现"诸子百家"的现象,似乎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都有成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纵观多年来的课改,语文课堂"活"了,"热闹"了。可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的现象较为严重,语文课堂上时常出现活跃而不扎实、花俏而无实效、热闹而无秩序的现象,"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课堂应追求有效,避免无效,杜绝负效!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课堂都是教师主导的舞台,"言说"往往被看作教师的"权力",而"倾听"则是学生的"本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不但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需要被倾听,而且学生也是一种可贵的课程资源,值得被倾听。尽管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运用"倾听"这一方式时,由于诸多原因仍频频发生失误现象。本文试从教学中教师倾听运用的失误现象入手,着重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希望对教师有效地运用倾听艺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学实验课堂"破窗现象"时常凸现,"破窗效应"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效率低下,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本文通过透视中学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诱发因素,归纳总结常见的"破窗现象"及其引发的"破窗效应",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已有十多年了,网络成了教育最有力的支撑,"班班通"走进课堂代替了传统的讲台,老师只需轻点鼠标,与电脑相连的电视机大屏幕同步显示,声像并茂,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基于网络的精彩世界。在"班班通"课堂上,教者轻松自如,学生兴趣盎然。有了"班班通"设备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更容易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6.
"有效地理课堂",归根结底离不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为前提的。首先,"有效地理课堂"意味着传统地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其次,"有效地理课堂"关注学生发展,"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来思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现行的数学课堂中,也是一种很高效的教学方法,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只是看到了"模式"的表象,没有认识到"问题导学"的本质,只是简单地模仿过程,导致了很多"课堂很热闹,效果没达到"的尴尬现象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以下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的循环中,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可以推动学生的认识内驱力,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把握好角度、难度、坡度、广度、密度,"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就是说,"读"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如今,在实施素质教育之际,仍然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充当了教师的"忠实听众"。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  相似文献   

10.
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也越来越在减少,"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加深的现象.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至教育角色,把自己的职业本质定位为创造人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案教学"受到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推崇与青睐,"导学案"也被视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法宝",在全国风行开来。我们欣喜于"学案教学"带来的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同时也看到"学案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所有课堂、所有教师、  相似文献   

12.
转型课堂的特征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为主"。这三句话是从概念上来讲的。从宝山区"追求学生表述、研讨和提问的课堂"的实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以学定教"是讲教师教的活动的出发点,"先学后教"是讲教和学的先后顺序,"以学为主"是从时间上来描述学的重要性。这三句话对转型课堂的概括非常准确精要,对帮助老师们理解转型课堂的内涵和特征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13.
唐玉娟 《考试周刊》2011,(79):69-69
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活"起来的课堂,"活"起来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并要求教师平等地参与、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起来的课堂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六环"指的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质疑点拨、总结评论、达标检测"六个教学环节,"六让"就是"书本让学生阅读、知识让学生建构、课堂让学生展示、规律让学生探寻、结论让学生归纳、效果让学生评价"。下面以鲁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为例,谈谈"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仁祥 《教师》2011,(22):60-60
作为语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口语交际"正日益得到重视和体现,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农村初中,仍然存在着没有能够达到"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没有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效果,"口语交际"课走过堂的现象。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讲,"口语交际"这一重要板块在农村教师的课堂上也鲜见其踪影,试卷中大量的主观题充盈卷面,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考查也无从体现。而"口语交际"作为将来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必须引起作为教学中主导力量的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裘森华 《考试周刊》2011,(17):89-90
如果将上课比喻成一场戏剧的话,那么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就是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剧,学生只是观众,时间一长或"剧情"枯燥,"观众"就会厌烦;就算"剧情"精彩,"观众"看后能记住的"情节"也是少之又少。要改变这种模式,就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做到这点?作者认为,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把握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为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戴羽明 《天津教育》2014,(21):69-71
正当我们还在担心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影响学习的时候,网络上的"慕课""微课"等新的教育资源,正在从大学校园开始快速蔓延到了中学课堂,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也已经出现在课堂上,海量的教育资源和新式的学习环境,正在孕育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翻转课堂"已经开始了突破性探索,传统课堂教学开始遭遇解构.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笔者有幸聆听了周卫东老师"认识整万数"这节课,被特级教师高超新颖的教法所吸引。课堂中,周老师利用"小研究单"智慧地"退",巧妙地将学生往前"推"。智慧地"退","退"出了高深立意的故弄玄虚,"退"出了曲折情节的雕琢粉饰;智慧地"退",课堂上没有了华丽的对白,甚至没有了精美的课件……巧妙地"推",将学生"推"向前台,"小学生"成了"小老师",循循善诱,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公开课"和"评优课"作秀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度追求外在形式的完美,追求浮华的表演,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效果不佳。这势必会影响课程标准的落实及课堂效率的提高。其实,一节课好不好,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探寻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追求高效课堂"为目标,本人尝试做好"课堂引入""课堂新授""课堂反思""课后交流"这几个环节的工作。"爱也是学习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爱屋及乌,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有自卑感的学生,会不接受老师的高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老师的歧视,"说我不行,我非要证明给你看我行!"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有效地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