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掀起了民族音乐新的创作篇章,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已成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流行趋势。权吉浩创作的《"长短"的组合》是一组具有典型朝鲜族民族音乐特色的现代钢琴组曲,中西合璧,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音乐特色,更增强了钢琴曲的色彩性与感染性,焕发别样韵味。对此以《"长短"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对钢琴组曲中朝鲜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进行解析,并阐述演奏技巧与要点,从而深入了解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此曲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时代特色,本文以组曲第三首《童嬉》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的分析中,着重论述了乐曲的核心动机和主题音调、结构、和声以及节拍、节奏;在演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本土音乐家对于传统"地方性"音乐元素的日益关注,西洋作曲技法与传统作曲方式的不断碰撞,中国艺术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产年代,出现了许多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其中,崔炳元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就是极为经典的一部作品。其第一乐章"谐——牧歌与对歌"以藏族民间歌舞元素为主导,结合"中西相容"的现代作曲手法,向人们生动诉说了川西藏区的民俗故事。通过解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及演奏要点,我们既可以深入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对藏族音乐元素应用于钢琴音乐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郝梦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6):104-107
《十二首美洲前奏曲》属于希纳斯特拉"客观民族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作曲家选取了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中体现拉丁美洲音乐构成的印第安元素、欧洲伊比利亚元素、非洲黑人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音乐体裁形式,高度抽象地概括出这些音乐体裁的主要音乐特点,并将这些民族音乐元素融入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中,形成特有的民族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首涉及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中国钢琴作品为例,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技巧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探索作曲家在三首作品中对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和借鉴情况,对如何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运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给予一定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音乐元素,不同的音乐文化相互影响、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滇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与色彩,正是彝族与汉民族之间民间音乐长期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借鉴与融合的历史印证。  相似文献   

7.
《运河谣》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歌剧,在创作出来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歌剧实现了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与现代化音乐文化的高度融合与联动,使得音乐旋律变得非常优美,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的喜爱.本文先阐述了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接着分析这部歌剧的音乐特点,最后结合歌剧《运河谣》的几个重要唱段探索其具体演唱策略,使得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以欧洲音乐系统为主的西方音乐体系在20世纪初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作曲家为了寻求突破,开始关注欧洲之外的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形式,并越来越多地将其运用到音乐创作与表演中。世界音乐就是融合了民族元素和现代元素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新音乐。世界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融合了多元风格的音乐元素来迎合现代听众的需求,满足市场的需要。在网络上被评为"神曲"的由龚琳娜所演绎的一首在国际声乐界流行的无词歌《忐忑》就是这种颇具世界音乐风的创作。思考《忐忑》一曲成功的意义在于,只有借助信息时代网络传播的巨大平台,扎根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与现代科技这两块沃土中汲取营养,以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创作与表演赢得观众和市场,世界音乐才有无限发展的可能,而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的音乐教育,也是世界音乐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肖斯塔科维奇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为参照,融合了俄罗斯音乐元素,运用了现代创作技法创作的。该作品以现代创作技巧展现了一部传统的古典音乐,向人们展示了俄罗斯土地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被誉为20世纪的平均律曲集的"新约圣经"。本文主要以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为例,探讨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及演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文化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基于我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传统的融合进而打造的具有中国独特韵味饱含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运河谣》正是融合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戏曲、民歌、民俗等创作而出的表现民族气质的中国民族歌剧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作品音乐内容、音乐美学的角度对《运河谣》这部作品做简要分析,以期大众能对这部作品带来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浪潮下音乐交流活动愈加频繁,但目前看来中国的音乐文化很难获得国际与国人的普遍认可,究其原因是对自身本土文化的敬畏和认同的丧失,一味追求我们所理解的"国际化"。面对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立足本土,在兼容并蓄的同时,更要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使中国音乐文化与其他音乐文化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大众音乐文化的蓬勃兴起,音乐教育在大众音乐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大众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也不能脱离大众音乐文化的发展轨迹而躲进自我欣赏的"象牙塔",两者相互融汇,互相促进。音乐教育在大众音乐文化发展进程中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传授知识、培训技能、正确引领、提升水平等职责与任务,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大众音乐文化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整合各类音乐资源,调整教学结构,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大众积极健康的音乐欣赏心理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强 《成才之路》2021,(13):122-123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运动器官的发展以及感知记忆的提升,而将音乐的特点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是一种寓玩于学、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文章阐述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教师可通过开展击鼓传花、音乐剧表演、歌曲接龙的游戏,提高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音乐学习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文章力图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理解、行为表现,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展开初步的探讨,分析现状,论述成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并通过探索多种教育策略有效地实施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流行音乐不准进课堂”到“引什么样的流行音乐进课堂”这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目前,理论界对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讨论转到了引什么样的流行音乐进课堂,如何引,引入后如何教学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课题组专门谋划了《走进流行音乐文化》专题,通过从爵士音乐寻根溯源、挖掘经典流行音乐现实意义、弘扬本土文化和对“偶像崇拜”现象以理性的启迪和情感教育四个途径,把握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尺度,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流行音乐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音乐的快速发展和相关音乐软件的日益成熟,将计算机音乐系统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入声乐教学体系是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声乐专业教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音乐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计算机音乐系统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7.
室内乐的现状、特点及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乐是声乐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声乐教学演唱的特殊性,更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在我国声乐教学中较为薄弱。室内乐学习可以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演唱风格;可以强化学生丰富而细腻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室内乐学习应引起国内声乐教育界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孔子思想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重视,在孔子诸多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又独具特色的当属孔子在音乐方面的独特见解。深入探索孔子音乐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孔子思想,充分发挥其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和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音乐在健美操中的功效及其创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健美操教学训练和比赛中,音乐贯穿始终,音乐与健美操的有机联系,音乐与动作的和谐,音乐的风格与动作的风格一致性。以及创编音乐充分体现健美操健、力、美的特点,强调美与力的结合,音乐旋律的动听,力求新颖,富于变化,节奏鲜明、强劲、规整,速度适中,音乐衬托动作,动作表现音乐,使动作与音乐水乳交融.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音乐文学中的声乐作品是由歌词和旋律构架而成的,彼此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是由歌词本身的指意性和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描绘性特征决定的。其差异性也是歌词与旋律契合的前提,研究音乐语言和歌词语言各自的特性和相互的关系,是深入了解声乐作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