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物理学科是最适宜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2.
武振宏 《中国教师》2008,(16):48-49
<正>现代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方法指导,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探索性思维能力。所谓探索性思维,是指"对未知问题或规律寻求认识和解决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思维体系"。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及点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探究性学习及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求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5.
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初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美国学者施瓦布把它定义为"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广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 :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实施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一、探究性教学的内涵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体验 ,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 ,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所谓“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儿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它不同于传统的理科教学。传统教  相似文献   

8.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求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主要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培养观察、思维、实践、创造能力等方面入手。实验教学有利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化学实验也是验证假设、提供证据的有力手段,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价、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实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创造能力。因此,实验…  相似文献   

9.
谈探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性学习(Enguiry Lcarning)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一方面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和规律,进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大量物理事实、现象进行科学探究和概括的一门自然科学,观察实验和理性思维是物理学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鉴于物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其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的过程;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排斥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初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美国学者施瓦布把它定义为“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要求学生对为什么探究,探究什么,如何探究等问题要做出自我评判和谋略。对于刚刚发生学习转变的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和规律,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即微观)水平探讨生命奥秘的医学基础课。其特点是向学生交待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种类繁多而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课程相比,比较抽象、直观性差,学生理解较困难,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地学好生物化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生物化学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师宗琪 《成才之路》2009,(18):21-22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全体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和规律,进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实质将科学领域探究引入学校,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操作过程,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体会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新信息,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然教学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大纲中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同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探索性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探索性实验能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现象和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和归纳,通过现象认识本质,以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1961年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种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即探究式学习方法. 他认为探究式学习就是学习者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即科学的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像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样,亲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受到科学的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过程,不是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我曾将课本中,部分学生分组的验证性实验变为具有“探索性质”的实验,也就是把学生的分组实验放在教师讲解有关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来“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让学生作为“探索者”在“发现”知识,把学习过程变成“模拟的科研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和课本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哪些类型的实验可变为“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18.
1961年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种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即探究式学习方法。他认为探究式学习就是学习者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即科学的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像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样,亲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受到科学的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发…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是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在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出有一定价值的新思维成果的能力.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谈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若干途径与方法.1创造和谐情境,拓展知识结构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应让学生的思维有充分发散的时间,使思维活动成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性的理性认识活动,以形成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如直线参数方程的讲授,在推导出标准的直线参数方程后,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①标准的直线参…  相似文献   

20.
谈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 :“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掌握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 ;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 ;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解读施瓦布对探究学习的定义 ,我们体会到探究性是科学的重要属性 ,在探究的过程中蕴涵着教育的本质 ,同时强调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不能忽视知识的影响和作用 ,而且要明确地将知识列为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我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 ,它就会作为我们进一步探究和掌握其他知识的“脚手架” ,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就知识与探究能力而言 ,知识是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