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强国建设要求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要着眼于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人才,为文化强国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党中央提出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出发,以大学精神为理念,深入分析文化理念;以体制机制为着力点,探讨完善制度文化;以活动为抓手,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入行业文化精神,感受职场文化,努力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具体实施的新阶段。高校近些年形成的大量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联的新专业,急需人文课程作支撑。当今不少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作品也正是以文学经典作品作为他们的创意资源。这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文学课程走出困境的机遇,也是专业建设和人文课程建设在互惠中共同发展的结合点。由此,《大学语文》能够在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事业中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是高校公共文化课,人文素质教育主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大学语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精神素质有效而可行的课程。我国文化博大精深,集中体现其精髓的大学语文作品涵盖了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亲情、价值取向等。  相似文献   

5.
许荔仙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54-55,6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排头兵。高校要切实担负起推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历史使命,积极探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郭硕 《华章》2013,(3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对博物馆的社会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博物馆完善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人才竞争力。本文试从展陈、策划、讲解等几方面浅谈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形势下博物馆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地方师范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增设非师范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非师范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地方师范院校一方面十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却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对非师范专业学生开设既必要又重要。本文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从准确定位课程、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教材适合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实际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高效、灵活四个方面去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具体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园地,又是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堡垒,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始终把握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起着引导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有呼唤人文精神、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在新时期初恢复设置的高等教育课程,经历了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为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来笔者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考察了我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结合我们学院“文工交融,特色立校”的教学改革实际,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做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高等院校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生文化氛围的基础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工》2011,(11):1-1
日前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明确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是各级教科文卫体工会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战略目标。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军中,加深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解,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整  相似文献   

14.
高国希 《上海教育》2011,(22):32-35
近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共上海市委也于日前召开了全会,制定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文化素养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炜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24-25,27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使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要求.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关系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文化素养问题探析将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大实践.拟从辅导员的视角探讨大学生文化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辅导员在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并提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把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和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强调了其重要意义。对“大学语文”课程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充分认知和极大关注,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要落实这一共识,就必须明确“大学语文”课程“传承文化,培育青年学生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陶冶情操,提升青年学生在精神成人过程中的人文素质”这两大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相似文献   

17.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和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今天,沿海区域高校尤其涉海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应确立提升海洋意识、推广海洋文化教育的教学宗旨,丰富以海洋文化为主线和中轴且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的教学资源,建立科学的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应搭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社会实践为辅的海洋文化教学平台,利用独特的课程优势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海洋文明,同时达到大学语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楼巍 《上海教育》2011,(22):38-3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研究部署,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这种培养又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所处的开放环境和教育所处的国际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面对功利主义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文学、文化经典教育应该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大学生应在文学、文化经典的滋润下提升思想品格,形成道德自律,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的培养除思政课以外,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大学语文教育是多维度的,涉及到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等多种学科的渗透,其侧重点在于对作品的哲学意蕴、文化内涵、审美特质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揭示。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触及灵魂,有思想启迪,即要借助文学文化“文本”这一“他者”认识周遭世界,看到自己的人生处境,感到自我精神的缺失,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