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录像观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规则下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技法运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对于2010锦标赛,2011年的散打比赛更为激烈;拳法、腿法的运用率明显提高,尤其以拳法的运用率的提高最为明显,但成功率基本接近;摔法的运用率明显下降,但成功率没有明显区别;运动员对散打的技法运用相对成熟完善;规则对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平衡散打技法的运用结构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摔法是散打独具特色的技法,2011新规则的实施对摔法的运用乃至散打技法的运用结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新规则实施后我国男子散打摔法技术运用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相对于2009年全运会散打比赛,2011年散打锦标赛中,运动员对摔法的运用率明显下降,尤以接腿摔下降更为明显;成功率也明显下降,尤其近身摔下降更为明显;不同级别运动员对摔法技术的掌握相对稳定;从8强赛到决赛,运动员的摔法成功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女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子运动员拳法和摔法的使用比女子运动员更为主动,实效性更强;女子运动员自身特点不明显,技术风格不突出;男女运动员腿法技术单一,缺少变化。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散打比赛中运动员的搂抱特别是消极搂抱已经成为影响散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对目前散打比赛中搂抱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武术散打比赛中的搂抱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研究表明:搂抱乃至消极搂抱的现象与散打的技法结构、散打竞赛规则以及执裁和赛制等有一定关系。减少搂抱特别是消极搂抱的对策主要有:开放散打技法;完善散打竞赛规则;完善赛制和裁判法等。  相似文献   

5.
运用专家访谈、观察和数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赛和2012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中81名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优秀组运动员在拳法、腿法、摔法、拳+拳、拳+腿、腿+腿、拳+腿+摔、腿+摔、截击、挡+腿、闪+腿技术成功率上都显著优于普通组;2组运动员的主要技术和防反组合技术的局总使用次数呈现出随级别递增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技术运用特征呈现出以拳+腿和拳+拳为主要进攻组合技术,以格挡为主要防守技术,以挡+腿和闪+腿为主要防反组合技术的运用特征,需要加强的是强化拳腿技术得分效果、发展快摔技术、突出截击的实效性和闪躲技术的运用能力。旨在通过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结果为散打技术发展趋势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录象观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国际大级别散打运动员和我国大级别运动员摔法技术运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大级别运动员摔法运用基本接近,散打摔法技术逐步趋于稳定、成熟,但国外选手的摔法技术已经成为其得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近身摔法上,国外运动员更为突出,是其比赛中重要的取胜手段;在接腿摔上中外运动员基本接近,但接腿切摔上国外选手优于国内选手。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统计了2010年和2011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前16强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索实施新规则对散打技术运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规则下消极搂抱次数、消极搂抱频率、消极搂抱率都非常显著下降,消极搂抱判罚分数显著上升;比赛中对峙、攻防、间歇三种状态特征发生明显优化,攻防的次数、频次、总时间大幅提高,对峙次数、频次增多,但对峙的平均时间、总时间减少,间歇总时间、平均时间、频次平均值都明显减少;散打技术的整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拳法、腿法的得分和贡献率显著增强,尤其是腿法成为主要得分手段,摔法技术得分有显著回落,已不再是主要得分手段;散打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技术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以主动进攻为主的拳腿组合技术的攻防转换能力强,摔法简洁实用重点发展接腿摔技术。  相似文献   

8.
浅析散打摔法的技术特点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摔法是散打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对运动员在散打实战中运用摔法的情况调查,总结摔法特点,重点分析摔法在散打实战中的运用及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观摩、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年以来俄罗斯优秀散打运动员穆斯里穆的所有国际比赛场次进行技术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该选手在拳法的运用上主要以贯拳和冲拳为主,配合运用抄拳;在腿法的运用上主要以鞭腿和转身腿法为主,转身腿法是他的杀手锏;在摔法的使用上主要以接后低鞭腿摔、下潜抱摔和贴身摔为主;单一技术的运用率明显高于组合技术,但组合技术的得分成功率较高等等.针对这些技术运用特点,本研究认为应全面发展我国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改进动作细节,培养技术特长;应加强对转身动作的进攻及防守训练;强化进攻后的防守意识,尤其拳腿进攻后要加强对摔法的防守训练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嵩山少林武术职业技术学院散打教学比赛中摔法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剖析摔法的技术,提出适合散打项目摔法的技巧,针对性地进行摔法训练,较快提高运动员的散打水平和竞技能力,为散打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统计了2007年和2011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争16强比赛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新规则对散打比赛的导向效应。研究发现:散打技术体系的整体格局已经改变,腿法使用次数与得分贡献率跃居第一,摔法得分贡献率退居第二,拳法、下台与组合技术得分贡献率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拳、腿、摔三大技术明显优化;摔法整体使用次数极显著下降,但大级别抱摔次数却有极大提高;摔法受到遏制使鞭腿次数与得分极显著提高,然而其单项得分过高;攻防频次、攻防次时、对峙频次明显增长,而消极搂抱次数、对峙次时极显著减小,其中攻防多于对峙,表明比赛节奏加快,主动进攻增多,激烈性增强;而间歇频次、次时增加,会影响比赛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2.
武术散打新旧规则下散打技术运用状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4年散打新规则的实施使散打技术运用发生了巨大变化.拳法、腿法技术运用结构变化不大,但是得分情况出现较大变化.摔法不仅使用率明显下降,得分率也有所降低.新规则对散打拳、腿、摔三大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平衡的作用,逐步改观了过去"小鞭腿加后手拳"和"唯摔获胜"的局面,改变了以前"得分不得势"的竞赛局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验等研究方法,在现行散打竞赛规则基础上对普通高校散打比赛规则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高校散打比赛宜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1分钟;设立52~75 kg级6个级别;禁止腿法打击头部;摔法限定使用接腿摔;先后倒地不给分;踢、打、摔、下擂均得1分;优势胜利中,增加击倒条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录像进行解析统计,对比赛中的快摔法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运用的成败影响因素,旨在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散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旧规则所引导的战术过于单一、抱缠现象过多、缺乏主动进攻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2004年实施新规则使技术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三大散打技术间有所平衡,逐步改观了过去"小鞭腿加后手拳"和"唯摔获胜"的局面.更注重选手的实力、注重了技术动作的实效性,改变了以前"得分不得势"的竞赛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