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地震具有不可抗拒性和不可预知性,并且当其烈度超过了一定烈度后,其不但会对地震区域内的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的重视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根据民用建筑的具体结构形式,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震设计措施,同时重视平面设计和地基的选择等工作,并且进一步的创新抗震设计方法,从而充分的做好减灾防震工作。本文便对地震对民用建筑结构的破坏作用、民用建筑结构的形式特点以及提高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传统结构抗震主要是从结构抗震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利用结构本身的材料强度来耗散地震能量,耗材量大,不经济。通过引入一种控制系统,给建筑物提供一种外加力来抵消地震能量,从结构控制理论出发,设计一种控制器,达到对地震的有效抑制作用,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的危害巨大,此类自然灾害发生后对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影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对房屋建筑内的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过程中,各种规范规定对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将抗震理念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进行融合,可以降低地震作用力对民用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从而为其内部人员提供相对安全的空间。本文就是对抗震理念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有两年的时间了。让我们看到惨不忍睹的是由于地震导致的众多房屋倒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民用建筑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本文就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也就是人们在选择和使用建筑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有两年的时间了。让我们看到惨不忍睹的是由于地震导致的众多房屋倒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民用建筑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本文就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也就是人们在选择和使用建筑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人员在日常设计工作中,必须学会熟练运用概念设计,并使这一理念贯穿于结构设计工作的整个过程当中,既要严格把握好设计的大原则,又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最终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精品工程。本文针对民用建筑中常见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以及地震破坏性特征,对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理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沈霄鹤 《科技风》2012,(24):155-156
对一栋存在多项超限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设计,制定一系列的抗震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不同性能水准的地震作用分析.进行薄弱连接楼板、转换层楼板设计,对结构薄弱部位构件的加强.结果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可有效地提高超限结构的抗震性能.此工程实例为其它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震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我国各地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要兼顾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而且要采用相关的抗震技术。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通过梁柱及节点核心区箍筋的配置、纵向钢筋的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等几方面,合理地采取构造措施,使抗震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结合现行有关规范及工程实践,提出了框架房屋抗震设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震对建筑物或工程设施的破坏作用是通过场地地基和基础传递给上部结构的。场地和地基在地震时起着传播地震波和支承上部结构的双重作用,因此,建设场地和地基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地面振动作用是通过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抗震验算和采取措施进行抵抗  相似文献   

11.
在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建设的过程中,抗震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了地震的水平作用了对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的影响,还降低了地震对火力发电厂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产生的震害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和相关的优化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高层建筑物抗震设计概念做出分析,分别从场地选择,总体布置、结构形式三方面进行。其次重点介绍抗震指数计算方法,从设计角度出发对计算方法进行总结。最后阐述了有效的高层抗震设计方法,并对地震发生阶段建筑物受力形式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正确掌握现在抗震设计方法还要理解抗震思路的由来,不仅要进行抗震理论计算,更要重视抗震的构造要求,采取适当的抗震技术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BSD)是新一代结构抗震方法,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对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的地震水准、结构性能水平及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基于性能的能量分析方法的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孙潇 《科技通报》2019,35(3):172-176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加速,高层建筑逐渐增多,提供给人们舒适环境时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也受到人们重视。文中将高层联体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抗震弹塑性最大响应值研究。运用Push-over分析法(推覆分析法)先对联体式建筑结构行为进行分析,在水平作用力条件下估测结构构件从进入弹性到崩塌过程;对建筑结构抗震承载力进行分析,获知结构抵抗侧向力水平,能否达到建筑结构承载力设计要求;通过该分析法得到建筑结构整体位移和局部构建间形态变化关系。采用时频反应谱分析法研究地震情况下建筑结构累积破坏效应及破坏机理,根据反应谱定义,分析地震动时结构时频特征和建筑结构动力特征,获得弹塑性时频反应谱值,最终得到弹塑性体系的运动固定频率及固定频率的质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响应值。实验证明,通过对结构弹塑性分析满足了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卢翀翔 《科技风》2011,(15):194-195
地震对于房屋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与损失。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要求,并从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方面介绍如何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同时引发了海啸,火灾,核泄漏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给日本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得益于日本先进的抗震设计,在地震中日本的房屋结构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损坏和坍塌。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抗震设计技术的领跑者。通过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形式设计,建筑选址以及建筑材料选用多方面的探讨。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做出简要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的抗震设计思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频率高,强度大且分布范围广。地震往往导致很多公路桥梁发生大规模的损坏,给抗震救灾带来巨大的困难。尤其是汶川地震的发生,使得桥梁设计工作者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及通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桥梁震后检测加固的必要性,震后公路桥梁快速检测与评估技术,提出了各种抗震加固方法,以尽快提高我国桥梁抗震加固的技术水平,确保公路工程各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安全度。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的青海玉树地震的发生,给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已经成为每一位结构设计人员应重视的问题。为了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因其自身结构特征和其材料本身特点,其抗震性能不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不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有效地进行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很难抵御地震灾害。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面积砌体房屋严重倒塌,教训是十分沉痛的。因此,从地震中吸取惨痛的教训,在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中,从抗震设防技术的理性思维出发,做好抗震设防的设计技术工作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有效控制,并对其薄弱部位采取可控对策,对提高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