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颖 《物理教师》2007,28(7):6-46
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一章中,有关于“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人对书包是否做功”的讨论.“不做功”的结论应是我们大家所认可的,但2006年泰州市的一道中考物理试题却值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再思考.试题:你思考过“人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是否要克服重力做功”这个问题吗?小文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体的重心约位于肚脐上方2寸、脊椎前1寸处,人只要走路,其重心就必然会发生上下位置的变化,重心升高就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小文假设人在正常走路时,重心在人体中的位置近似不变,她行走了100m,有关测量数…  相似文献   

2.
“功的原理”是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三种简单机械(或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和功的概念之后,揭示了机械做功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功的原理的三种表达方式:1.使用机械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3.动力对机械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这三种表述,都包含了使用机械或省力(但不省距离)或省距离(但不省力)或方便(改变力的方向),换言之,机械乃是手目的延长或变形,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即不省功.第一种表述,适宜于理想机械(不考虑摩擦、机械自重),如利用杠杆、轮轴、…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利用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但是不能省功!这是功的原理,但应用起来可要留点儿神.下面就来看一个相关问题: 人在平直公路上通过一定距离时,自行车与步行相比,__力,__功.(填“省”或“不省”) 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回答:省力不省功!果然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课本对功的公式的阐述是简洁的,配置的习题要求也是基础的。但是在解决具体力学问题时,它要求我们对功的公式有深刻的理解。其深刻性突出地表现在力与位移的严格对应关系上。下面通过例析,就这点加以讨论。一、求某力做功,该力与物体位移应为瞬时对应关系。例1、人走路时,地面的静摩擦力又于人做功吗? 分析:人能在平地上行走是依靠地面对人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作用力的方向与人前进的方向一致。应用E=Fscosα求解,可能以为F、s和cosα都不为零,静摩擦力做了功。其实这静摩擦力对人不做功。因为地面对脚底的力存在时,脚底没有发生位移,而  相似文献   

5.
利用各种机械的好处是可以省力、方便.功的原理又告诉我们: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那么人们利用机械做的功与不用机械直接对物体做的功相比.利用机械时,人们要不要多做一些功呢?例1要把2000牛的物体提到4米高处,为了省力,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拉力只要800牛,用此滑轮组,有没有多做功呢?解析直接把物体提高4米时做的功却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WI=FISI=Ch=Zop牛X4米二8000焦,利用滑轮组时人做的功:隅一见sZ一见x451=12800焦.可见,利用滑轮组时人做的功,比直接将物体提高做的功多!利用滑轮组后,为什么必须多做一些功…  相似文献   

6.
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因此,省力的杠杆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杠杆不省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走路时,骑自行车时,顺风就比较省力.一些交通工具如轮船、汽车也都愿意顺风行驶,故有这样的祝福语“祝你一路顺风”.但是,飞机却“别具一格”.飞机起飞时却是最好逆风,其理由须从飞机能飞行的原因说起.  相似文献   

8.
在思考摩擦力做功问题时遇到这样的疑惑:作用点的移动是否等同于作用点的位移:人走路静摩擦力是不是做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的总功是否一定为零,通过思考分析,举例探讨,就上面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怎样解简单机械的有用功、总功及效率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即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一定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或者说,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这是机械的基本原理.为了清楚有效地学好机械效率,可把简单机械的有用  相似文献   

10.
一、判断题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越多.()2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3.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4.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也较快.()5.功率小的机器也有可能做较多的功.()6.汽车的功率一定,当它的速度越小时,牵引力也越小.()二、境空题7.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二是物体在8.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9·因为‘,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10·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  相似文献   

11.
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有用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有用的功是有用功.如利用斜面把重为G的物体拉到高为h的顶端,W6。一Gb.又如利用滑轮拉重物在水平面匀速运动,通过距离为S,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为f.这时,物体的牵引力大小与f相等,则WEo一人.额外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没有用但又不能不做的功是额外功.如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及克服机械本身重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即十。一十。。…  相似文献   

12.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每小题1分)()1.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力臂。()2.为了省距离,就一定不能使用省力杠杆。()3.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4.动滑轮、定滑轮、轮轴等都是变形的杠杆。()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6.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也大。()7.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省功。()8.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通过了一定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做了功。()9.效率大的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多。()10.一把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减小杆秤称锤的重…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一得     
初二物理《斜面》一节的教学难点是功的原理的应用。重点是认识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这节内容若按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因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易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我对这节课的讲授顺序进行了如下调整: 在介绍斜面的组成时,我顺便将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的实验做给学生看(使用演示弹簧秤,学生都能看到指示数),将重物G挂在弹簧秤上匀速竖直提起时,拉力为G,沿斜面把该物体拉上去时,  相似文献   

14.
概念辨析1.有用功和总功区分.动力(人或电动机)对机械所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或者说如果没有机械,直接用手移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例如:图1提升物体过程中,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图2平移物体的过程中,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图3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在物体升高h的过程中,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时: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求斜面机械效率η2时: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2.功率和效率区分.功率和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效率高,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  相似文献   

15.
我们目前所学过的物理量中,如长度、时间、体积、力等物理量都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同学们能较快地掌握。而速度、密度、功等物理量是人为总结自然规律而定义的,同学们较难掌握。现在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功”。一、如何理解功我们知道,简单机械省力但不省距离,费力的机械  相似文献   

16.
周晓 《母婴世界》2008,(11):64-65
到了宝宝学走路的时候,谁是家里最累的人呢?恐怕要数扶着宝宝走路的家长了。弯着腰,低着头,时间一长,大人怎么受得了。有没有一些省力的方法,让大人偷偷懒呢?  相似文献   

17.
正功是物理学中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力作用随空间积累的效应,学习这一概念除理解基本内涵外,具体应用时还要明确凡功必先判明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在哪一过程做的功(简称"三哪"),通常功问题的设置具有"递进式"特征,即某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做多少功,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以下注意点.一、做正、负功和不做功如何判断一般来说,如某个力与速度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则该力做正功,如夹角为钝角则做负功,如在某一过程中始终垂直,则做功为零,例如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在向远地点运动过  相似文献   

18.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孩子在哪个成长阶段进步最大.结果发现是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时.总是用最欣赏的眼光关注自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表扬自己的孩子,最后小孩全部都学会了走路、说话。  相似文献   

19.
在教科书“功的原理”一节中指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而在“机械效率”一节中又指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学过了这两节内容之后,初学者将认为这两个结论是互相矛盾的.现在我们以它们各自的题设条件出发,来分析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功的原理成立的条件是:不计摩擦和额外阻力,即理想机械,而理想机械的效率为100%.也就是说使用理想机械时,有用功等于总功.所以功的原理是在理想情况下得出的.再考虑一下实际机械的特点,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20.
小丑     
见到久违的姨妈,她高高兴兴地带我们去马戏团看表演.本来我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可是见姨妈执意要去的样子,只好依她老人家了. 在眼花缭乱的光束中,滑稽的小丑登场了.小丑脸上涂满了各种颜色的粉末,鼻子上粘着一个可笑的红色小球,走路时摇摇晃晃,像是企鹅走路.看到他这样子,人们都哈哈大笑.我静静地看着他.干这一行的人为了养家糊口,不惜放下尊严,在此故做姿态地讨人们欢心……想着想着,我的心底不禁涌起一股悲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