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忽略情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因此 ,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必须创新语文教学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一、导入创新 ,诱发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创造的前提是兴趣。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导课就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 ,使知识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1.手段多样 ,直观诱发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在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聪明。”那么,在小学艺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喜欢上艺术呢?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尝试。一、培养兴趣,诱发创造性思维创造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启迪智慧的动力。要激发兴趣就要创设求知的情境,使知识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要激发兴趣,就要想方设法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为愉悦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一年级的艺术课,…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一、在数学教学中改革教学模武,要精心设计,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二、要创设一定思维情境,巧设悬念启迪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激发学生创造机制提高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三、通过数学教学,把数学知识渗透到模块,通过解题激发学生自主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教育的集中点就是培养和训练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性智力。如何进行创造性智力开发与培养、训练创造性思维呢?总的说来,应该利用现有课堂,在教学中把扎扎实实完成教学任务与开发智力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启迪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把常规训练与创造性智能训练结合起来,另外必须认认真真地开辟第二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知识水平,围绕教学内容的巩固、扩展,激发创造思维,开拓创造视野,开展创造性教育及课外教学活动。第一,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诱发性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洪明 《考试周刊》2011,(93):10-10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学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学生时要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有利的环境,培育创造性人格。中学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创新,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是社会的需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灵感是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新形象时思维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或诱惑而产生的突发性意念。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兴趣的培养、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情境的设置四个方面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目的地给学生开拓创造的空间,激发创造兴趣和欲望,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一、优化教学过程,激活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如教师在传授运动技法时,不要单靠讲解、示范,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要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优化教学过程,多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权利,鼓励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想象、讨论、模仿、实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教学可以使思想政治课产生直观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求知欲望,产生创造性思维,诱发情感。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创造型人才应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心投入,就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因此,激发创造性思维,必须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找准学生情感的激发点,把学生引入文中美好的意境之中。语文教学激情导入的方法,有创设情境、巧设悬念、故事引入…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应当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只有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只有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并实现发展变化,使学生懂得创造和超越已有的东西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实施引探教学 ,不仅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且能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智能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 ,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引导创造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说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目的地给学生开拓创造的空间,激发创造兴趣和欲望,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学生将是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生力军,他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有许多是开创性的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指出,除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人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提出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创造动机创造动机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动机是由兴趣和需要两种因素构成的。兴趣和需要的激发和产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只有精心地组织教材,设计出最佳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①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②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③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创造的先导。教学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其次,根据儿童喜新、求趣、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要求我们创设快乐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再次,直观的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算理直接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乐于求知,勤于探索,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笔者作了如下一些尝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有了兴趣,才会“乐学”,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愿意去学,主动去学,创造性地学。1.利用数学的趣味性故事,创设“新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热情。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经常适当地穿插介绍给学生,不仅能使学生从中学到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而且还能使学生从内心…  相似文献   

18.
石玲 《文教资料》2005,(23):102-103
创造意识即创造性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并且留给学生创造的机会与条件,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音乐作品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用音响表达出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的喜怒哀乐,还…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创造性教育?首先,从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的角度讲,创造性教育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其次,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创造性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性教育强调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即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的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反对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活动和直接经验,主张增加实际活动,包括社交方面的活…  相似文献   

20.
1.在经历中培养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和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露,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