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入手,探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图书馆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用户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够保障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代谢循环视角下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雄合  孙才志  王泽宇 《资源科学》2014,36(12):2647-2656
在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以代谢循环能力作为研究切入点,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包含发展度、协调度、代谢循环度的量化模型,对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测算,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变,结果基本显示了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布格局。其中强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天津市;中等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大连市、盘锦市、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较弱可持续发展地区为秦皇岛市、丹东市、潍坊市、日照市;弱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唐山市、沧州市、锦州市、营口市、葫芦岛市、滨州市。同时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该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选择可持续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效率、资源消耗、环境效应等5个方面27项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选择可操作性强的熵值法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2006~2011年辽宁省建筑业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影响因素、综合评价结果、具体因素三个方面系统的分析辽宁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相关部门更好的引导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然而目前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公众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公众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得到普及和深入势在必行。该文就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教育成分,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如何对公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法实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12月4日,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邓楠作大会主旨报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企业、社会团体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论坛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洪绂曾主持。  相似文献   

7.
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一是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说明林业作为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保护森林资源;二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从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依靠科技等方面抓起,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交通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平稳性和持久性。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项基本国策,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城市建设以交通系统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由国家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18个部委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2011年6月,临沧市在成功实施云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申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国家科技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4日,“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邓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孙鸿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洪绂曾,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24日,“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邓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孙鸿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洪绂曾,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新疆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疆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有所提高,但区域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其空间分异及其成因进行研究,以期为提升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提供依据。以新疆十五地州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并结合GIS技术对新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空间格局;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H型分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由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石河子市由北向南递减的态势;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北疆、东疆优于南疆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引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产业集群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并分析每一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得出影响产业集群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论为:粤东西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粤东三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的三个城市;并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营造良好的环境等建议来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健全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其运行机制,认为其包括五项内容,即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机制、创新机制、约束机制、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成都城市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星  李霞  王吉泉 《软科学》2005,19(1):75-77
根据成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经历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营城市、城乡统筹发展三个阶段,总结了成都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发展动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建筑业"十二五"战略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从发展规模、发展潜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资源与能源消耗六个层面,构建较为完备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种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法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江西省统计年鉴(2011年)相关数据,借助SPSS软件,对江西省环鄱阳湖城市群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简单合理,具有一定先进性,所得结论客观可信,能够很好地反映影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指导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15,(1):34-35
<正>青海省是资源型大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对青海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平衡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落实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来。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其发展目标和方向必将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也必将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企业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岛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柯丽娜  王权明  宫国伟 《资源科学》2011,33(7):1304-1309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海岛特征,从生存指标、环境状况、社会发展、智力评价四个层面,建立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将长海县、长岛县等12个海岛县作为研究对象,以2002年为评价的基准年,对12个海岛县2002年-2008年间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评价海岛县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状态和进程,结论显示:①12海岛县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较弱或中等水平;②12海岛县可持续发展状态格局分为3个层次;③人才、智力支持系统仍然是困扰海岛发展的难题;④海岛可持续发展未来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