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设想】本课拟借助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竹竿舞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与掌握了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协同意识,加强学生自发、自主学习行为的养成,促进学生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形成。同时,教学分组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空间,学生就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教学研究: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法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的形象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模仿、学习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言行举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蒋宏东 《精武》2012,(19):51-51,53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发展不全面。而以学生的交往和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指引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够全方面地提高学生酋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论长跑教学     
在长跑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学生 ,开设长跑课 ,学生没有兴趣 ,我们不妨告诉学生 ,长跑不限速度 ,给学生自由调节的余地 ,从心理上缓解学生惧怕长跑的压力。1 教师对学生学习长跑积极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 ,讲解简明扼要 ,条理清晰 ,示范准确、优美 ,学生就会很快领会动作要领。教师生动活泼、多变的教法 ,能够吸引学生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 ,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接受教师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对结对练习法在篮球普修课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提高了学生学习篮球的质量与效果,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教学评价是完整的教学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对于教学的各个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驱动力发展、学习方法的优化、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既是教师检验学生田径训练成果的客观手段,又是教师自我审视反思教学设计的结果反馈,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营造自我探索、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勇于实践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快速跑学习的兴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验法对“合作学习”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跆拳道技术技能: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交往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培养综合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需要。 一、体育学法指导的含义 体育学法指导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去,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自评、自…  相似文献   

11.
董燕 《收藏界》2018,(8):101-1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概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这表明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考试是主要目的”的沉闷教学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开阔学生的智慧。如果我们的课堂要焕发出活力,学生们就必须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在排球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其学习效率?从《体育教学》杂志、华南师大图书馆等查找发现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并不多。因此,对探究性教学在排球中的运用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创新羽毛球教学方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发现学习理论设计以学生自我为主的学习羽毛球手法、步法练习模式,采用对比实验教学法进行实践应用教学研究。实验结果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解决了困扰羽毛球教学的各种矛盾,改变传统教学,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羽毛球动作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观察、判断、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教学观与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中,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主张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和谐的学习环境。这些观点对于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学生有着自己的头脑、鲜活的思想和思考方式,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和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全面了解、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使其处在一个最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单一的、被动的、仅以解题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上课时老师讲、学生机械地听、课后模仿做题,考试反馈。这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不仅在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及教学理念上,跟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外,学生对老师的上课艺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如何“教”往往决定了学生如何“学”。因此,“教”的行为的改变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试着将艺术渗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以期学生能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学好物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1体育教学中激励法的类型1.1融通式激励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像朋友,互相信任的。1.2勉励式激励这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例如,上耐久跑课时教师布置学生跑步:"你们必须给我跑1000m,跑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  相似文献   

19.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是单一的、封闭的。教师常常一个口哨,一根教鞭来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学生在学习、训练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自信心不足原因的探讨,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方法,结果说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