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先导。让别人做他总是不愿做的事,他虽勉强而为之,也未必成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
静,老子曾对它作过这样的解释:“天物云云,各复归其根,曰静。”这里的“根”是指本原。尽管从现代的哲学观来审视,老子在他的哲学观中过分夸大了“静”,但,他的要以静的心态把握万物的本原的观点仍有它的现实意义。根据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语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是人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它具有“润物无声”的人感化功能。这种功能借助榜样激励,兴趣诱导、情感体验等手段而实现,其终极目标是锻造学生完美人品格,实现语教育“立人”之宗旨。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时期和《语文课程标准》下的必然产物。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其实施原则,以起自律、他诫之初衷。一、以“语”为核心,拓宽课程领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义是,要求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在生活实践中广泛地学习语文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性学习,把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课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语”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永搏不息的心脉,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应该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相似文献   

5.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兴趣,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于华 《绥化学院学报》2002,22(2):137-138
中国社会科学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授创立的教学自学辅导办法,使传统课深圳教学“以讲授为主”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旨在培训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换。本文认为,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重点还是靠兴趣的激发来实现,因为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只要你将兴趣调动起来,那么他的潜能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爱迪生数学得“零”分,是因为他对数学没有一点兴趣;而他的兴趣却成就了他伟大的一生。如果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失去了兴趣,那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科成绩,失去的很可能是对你的信任与尊敬。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在培养人的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袁振国教授提出“要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学”。他特别指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此,在语文中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感、人文情操、人文情趣、人文情理等,合理地加以阐发,有效地加以渗透,适时“呐喊”,适度“灌注”,使人生得以充实,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无疑是语文教学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天地君亲师”是有牌位供奉的,这是传统文明中灿烂的闪光点。为什么尊重老师?因为他太重要了,他对学生的终身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过去师徒之间常讲“某某派某某派”,“某某”是“某某的弟子”,说明过去的老师是有文化的影响力的,学生尊重,社会尊重,尊重的是你的精神价值,你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力,传统文化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尊师重教的。整个社会以文化人为英雄,社会才会进步!所以语文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角色,它首先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责任方式,他存在的理由,如果舍弃了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以及信仰与道德的扶持,那将对学生造成令人可怕的戕害与摧残,而这与教育的目的也是根本背离的,  相似文献   

10.
中专语文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中专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先进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 中华文化资源丰厚、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是“文道合一”,不少名篇杰作反映出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进步思想、高尚气节和崇高品德。如北宋范仲淹,身为封建统治阶级官员,在自身“处江湖之远”的境地中,仍然坚持进步思想,他的思想境界要比一般的封建官员高得多,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思想,已经摆脱了他所属的那个阶级…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次序发展。”落实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当前教育潮流。那么,怎样实现新课程下的语文创新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把“自主学习”引进课堂,摒弃传统的“师讲生听”、“师教生学”的被动教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达到“自能研究,不待老师讲”的最终目的。一、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语文教学,实际上是通过学生的读书活动,把课本的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过程。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能促进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可以领悟遣词用语的精妙。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中的集中体现。随着学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也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蓬勃景象。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什么是“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界定.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实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生语文     
李红 《山东教育》2004,(14):20-20
乌申斯基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精神生活的一朵最瑰丽、永不凋萎、永远开放着的鲜花。”她充盈着丰厚的人文情怀,她流注着滔滔不尽的文化精神,她以撼人心魄的持久力量,攀越精神世界的雄伟高度,关照世事众生,安慰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刘斌 《考试周刊》2011,(64):54-55
听说以前的一个同事在外开了个写作辅导班,不禁大吃一惊。有一次看他写的教学总结,感觉思维紊乱有拼凑之嫌,言之无味且语言呆滞。再联想到他平日的作文教学,无外乎就是讲些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点题诸如此类写作技巧的东西,通堂“现代八股文”写作教学课。没想到他居然敢办写作辅导班,只能佩服他的“敢唱就会红”的精神。 说实话,一个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是件可怕的事.就好像数学教师不会解数学题一样可怕。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向天华 《职业技术》2006,(14):60-61
语文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语文的学习不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而是在愉悦学习中获取语文的基本知识,锻炼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获得精神的释放和享受。对语文的学习可以从“知境”、“会境”、“愉境”三个层面进行,在学习中体验到精神的愉悦。  相似文献   

19.
舒娅 《今日教育》2004,(3):27-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等内部动机为基轴,以问题探究为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是根据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是针对传统教育模式中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