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茅盾先生读书很有计划,他们读书很广很深。我读书大都是从兴趣出发,喜欢的书就反复读,不喜欢的书就大致读一读。回想起来,我年轻读书时最受影响的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红学家来说,《红楼梦》中有许多道理,但我当时是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先看到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怎样来往,又怎样分开,怎样生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些描写也很吸引我。林黛玉的葬花词我当时不大懂,可  相似文献   

2.
任玲玲 《小学生》2008,(4):13-13
开心果姐姐: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我还有兴趣坚持读课外书。爸爸知道了,说:"学习这么紧张,你读那些书干什么?你大脑能装几本书呀?"我觉得奇怪:我多读书并不影响语文、数学,反而经常在和同学交谈时让他们吃惊,考  相似文献   

3.
晓 :百义先生 ,您好 !您既是一位作家 ,又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 ,我想请您从这双重身份出发 ,为我们的中学生朋友谈谈写作与读书的关系。首先我想问的是 ,是哪一本书使你产生创作冲动的 ?能详细介绍一下那本书吗 ?你是什么时候读的 ?周 :具体是某一本书现在说不清。我想 ,一个人走上写作道路也不可能完全是受一本书的影响。小学阶段 ,我读了《烈火金刚》、《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枪声》、《破晓记》等书。其中《破晓记》这本书写的就是我们那一地区的革命斗争故事 ,这使我感到新奇 ,也使我对作家的神秘感多少被打破了一些。当然…  相似文献   

4.
正小溪缓缓地流淌,鸟儿在枝头欢乐地歌唱,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愉快地工作……这一幕幕的场景是多么和谐幸福呀!读了《笑猫日记·幸福的鸭子》这本书,我更加觉得身边的一切事物都能让人感觉到幸福,我们还要把幸福分享给别人,让幸福传递下去。书中的人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麻花儿。它是一只极容易产生幸福感的"女鸭子"。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麻花儿的幸福仿佛没有边界,她  相似文献   

5.
《书的故事》(第十二册)选自唐弢为青少年写的《鲁迅先生的故事》这本书,文章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然而读了之后,我们深为鲁迅先生关怀爱护进步青年的崇高品格而感动,卖票工人爱戴和感激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也会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是因为除了文章叙述的故事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鲁迅先生和卖票工  相似文献   

6.
张海迪阿姨曾经说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放飞梦想》这本书:追求梦想的医药大师李时珍,弃医从文、志在唤醒国民的鲁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梦想没有终点"的刘翔……这些人的事迹时刻  相似文献   

7.
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黄集伟先生问他,你将走进一个孤岛,衣食无忧,但只许带一本书,请问你最想带哪一本书?他说:“我将带上一本厚厚的《鲁迅全集》。”如果让我也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与白岩松作出同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罗七仁 《广东教育》2011,(11):64-64
我见过一些学生,《小小说》《散文精品》《杂文选刊》等杂志他们都读,读了不少的书,读得很勤,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然而并未见他们的语文水平提高到哪里去,如同鲁迅先生说煤的形成一样:“……当初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  相似文献   

9.
情解红楼     
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精到的见解。曹雪芹确有很多打破传统之处。记不清我从哪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要想感动读者就要先刺伤读者”。初听时觉得这话够狠的,为什么读你的作品而你却要伤害别人的心灵呢?再一想,想到了“刻骨铭心”这个词。  相似文献   

10.
爸爸妈妈小时候,看一本书是很困难的,书店里的书与内地相比永远都慢了好几拍。所以印象中他们一有去内地出差的机会,便会扛回来许多书。现在的新疆,书店遍布街头,新书、旧书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书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读《可爱的兵团》了解父辈们艰苦创业的历史。看《高老头》联想到溺爱对我们成长的害处。《少女穆然》让我们更加珍爱生命,坚强、乐观地生活。爱心不需要回报,《给我一个承诺》,将爱进行到底……学而不思则罔,读了他们的感想,你有什么想法吗?愿意把你的读书心得拿出来交流吗?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有一书,题为《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我不胜慨叹:当我们看花时,我们在看些什么?在季老先生那些以留学德国为背景的散文篇什中,《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比较别致的一篇。在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德国人  相似文献   

12.
曹聚仁先生大约说过这样的意思,鲁迅真正的思想和精神的正宗,乃是确实的虚无主义。在哪本书上读过,不记得了,无法援引原文,实在抱歉。但我是相信那话的,认为曹聚仁先生的观点,大抵是符合鲁迅先生思想核心的罢。鲁迅先生是个纯粹的文化与思想的战士,在西方的哲学家中,他尤爱怪诞的尼采,他读尼采的作品,译尼采的作品,或许也继承了尼采的虚无主义的思想特质。眼前这本薄薄的《野草》,作为鲁迅先生存世的两部散文集之一,已经隐约地向我们透露了他那独立特行的虚无主义的信息。《野草》一书开篇即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  相似文献   

13.
包利民先生的《一本枯萎的书》有这么一段文字:"她读了几十年的那本书,是《宋词三百首》。每次看过书,她都把书放进一个小木盒里,动作很慢,就像收拾一种心情,收藏一份记忆。那本书,从不让我们染指。"为了说明"奶奶"对"那本书"的珍惜,作者用"染指"一词来描绘"奶奶"不让"我们"触碰它。其  相似文献   

14.
师:前段时间我们读了《小尼古拉的烦恼》。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了一些什么了解?(出示书的封面)。 生: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让——雅克·桑贝小时候非常调皮,他当过兵,卖过葡萄酒。后来他发现自己画画很好,画画的时候遇到了勒内·戈西尼,他们两个就一起创作了《小尼古拉的烦恼》。  相似文献   

15.
<正>我最怕别人提"成功人士"这几个字,一听就会起鸡皮疙瘩。什么是成功人士?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伟大的失败者》这本书告诉你失败者也可以很伟大。书中介绍了历史上很多"失败者"的故事,他们明明很有才华,而且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艰辛努力,但也  相似文献   

16.
<正>刚刚仙逝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人们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身后有无数崇拜者,是许多作家的偶像。著名作家莫言就是马尔克斯的忠诚粉丝。他说:"《百年孤独》我很早就读过,他的书改变了我的文学观念。读他的书,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读起来好像是马尔克斯在讲述我的故事一样。"他认为,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  相似文献   

17.
求书     
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记得我七岁生日那一天,从不给我买课外书的妈妈居然买了一本我心仪已久的课外书——《幽默的小豆子》。看到这本书,我高兴极了,把它牢牢地握在手里,生怕别人从我的手里抢走。我看了一下书的价格。“哇,15元,好贵呀!”我不由地叫了出来。这时,妈妈对我说:。是呀,这么贵,妈妈都买给你了,你可一定要爱惜这本书呀!”“好的,好的。谢谢妈妈。”我满口答应着。  相似文献   

18.
宝贝,这是我们每天晚上的功课:在灯下,摊开一本书,轻轻地读。《小马过河》《木偶奇遇记》《卖火柴的小女孩》《绿野仙踪》……每一本书,都给了你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一本书,都在你的眼中画出了七彩的虹;每一本书,都是一泓极清的泉,映照着你一尘不染的童心。虽然你还那么小,可你已经能从书中汲取真诚、善良和灵魂的美丽。灯光柔柔地舐着你,也舐着我。灯下,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夜虫唧唧。天地的心在我们枕边,宝贝。天地的心,这一刻,就在我们的书中。其实,你还不认识字。可在这样的夜晚,在这样的灯下,妈妈的眼就是你的眼,妈妈的智慧就是你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三味书屋     
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一定很想了解“三味书屋”的情况,下面我们录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寿洙邻所写《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中关于“三味书屋”的描写,供大家阅读。  相似文献   

20.
正书吧新访客今天,"豆蔻镇书吧"里的新访客是仪征市实验小学六(4)班的郭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听说他们班有"阅读绝招",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来读《青铜葵花》这本书。郭老师:同学们,我们班进行小组循环日记已经十一轮了,我看着你们的日记,心中十分高兴。今天我们来共读《青铜葵花》,请大家拿出你们的日记本,同学们静心听,看看在你的阅读中,有没有发现这本书更多的精彩之处,这本书你读到了什么,什么是你最想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