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虹 《出版参考》2011,(10):41-41
叶嘉莹位于南开大学的家,是一间普通的两居室,除了一整面墙的书,几乎没有什么装饰。采访叶嘉莹,想连续提出两个问题都是很困难的事。来访者很多,门铃和电话交错响起,她始终耐心接听,常常露出孩童样清澈的笑容,让人不敢相信她已87岁高龄。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二批重大招标项目的立项结果正式公布。由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领衔投标的“中华吟诵的抢救、  相似文献   

2.
叶嘉莹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老辈学者和诗家,近来适值先生90寿诞之际,先后有张候萍撰写的《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三联书店,2013年),以及熊烨编著的《千春犹待发华滋——叶嘉莹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两种传记各具特色,洵为踵事增华之美事。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划出自己最灿烂的轨迹。但是,她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严格的说,她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此前10年、甚至20年变革和积累的一个结晶。 一所大学包括理念、体制、专业和课程等在内的实体的铸成,往往依赖于校长及其管理团队多年的努力。 因此,我们把目光投向变革时代的大学校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著名的教育学术团体之一。1921年12月23日在北京成立,其实,“直到十一年(1922年)四月才在京设总事务所进行一切”。它由实际教育调查社、新教育共进社及新教育编辑社(又称新教育杂志社)合并而成。其中新教育共进社系1919年1月由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学校及中华职业教育社(后又加入南开大学、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上海高等工业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是南开大学百年华诞,也是南开大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始建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图书馆,1927年,古稀之年的卢木斋先生捐资10万银元兴建南开大学图书馆,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将该馆命名为"木斋图书馆"。"木斋图书馆"是一座圆顶欧式建筑,占地920平方米,可容纳300多名读者,兼具美观、实用、坚固于一体。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成立联大图书馆,创造了中外图书  相似文献   

6.
一见钟情     
第一次见到《图书馆杂志》是在我刚步入南开园的那年秋天。那时的我,刚刚成为南开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的一名新生,而对新的学习环境,觉得无从入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和她一见面,便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文心》顾随讲,叶嘉莹笔记,顾之京、高献红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国学大师顾随讲解中国散文,弟子叶嘉莹珍藏60多年笔记首次公之于世,充分彰显出古典文章或雄浑或秀雅的艺术之美。听说上课的时候,拈一枝花,笑一笑就是得法,平心而论,大学里迦叶算是个好学生。假如有幸遇见个奇葩老师,比如无语拈花的那位,或者跑惯了野马的顾随,实在是很忧心坐在下面的乖学生,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也做不出笔记,不知该是怎样一种心情。至少,我是心安了。  相似文献   

8.
今年季夏,叶嘉莹将迎来自己90岁生日。70年前,年仅20岁的叶嘉莹作为北平辅仁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写下了“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羡季师和诗六章用晚秋杂诗五首及摇落一首韵辞意深美深愧无能奉酬无何既入深冬岁暮天寒载途风雪因再为长句六章仍叠前韵》其三)的诗句。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美德的一部好书曲振泰张岱年先生作序、李春秋先生主编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华美德大典》(以下简称《大典》),1996年新年伊始,由山西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与广大读者见面。她的出版,对研究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尤其是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有...  相似文献   

10.
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带上孩子一起来阅读吧!王国维、叶嘉莹——两位词学宗师跨世纪的精神合作!《人间词话》最权威、最精彩解读!《人间词话t讲》作者:叶嘉莹定价:39.00元ISBN:978-7-301-24062-5出版时间:2014年5月获奖无数的科学经典读物,好读、有趣,全球唯一中文授权!《科学的旅程(珍B版)?作者:(美)雷?斯潘根贝格,戴安娜?莫泽定价:128.00元ISBN;978-7-301-23632-1出版时间:2014年3月  相似文献   

11.
顾随的眼光     
有一次和友人闲聊,言及顾随,都不禁为之扼腕,觉得对这样天才的艺术鉴赏家。知道得太晚了。几年前曾拜访过叶嘉莹先生,那一次谈话。得知她的学识,有许多是来自于顾随的暗示。这才留心到这位已逝的前辈。后来,陆续读到张中行、周汝昌、史树青等文化前辈怀念顾随的文章,便隐隐感受到了一个特别的精神存在。一个人死去几十年后,仍被不断提及,便也证明了一种力量。可惜,许久以来。他的文字在书界早已难觅了。  相似文献   

12.
“人生要有一种持守,不管落到什么地步,都要有自己的持守,不能够失去你自己。”叶嘉莹所持守的这个国家,到底知不知道这么多人的委曲与持守到底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2014年9月30日,由南开大学柯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研究"(批准号:14ZDA050)在南开大学举行开题会。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处处长翟锦程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研究员分别主持了开题仪式和开题报告会,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教授到会致辞。佟家栋副校长指出,南开大学十分重视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的申请、申报、开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西南联大建校七十周年。她的校庆日是11月1日。 西南联合大学是与中国抗战共始终的一所著名大学。1937年平津沦陷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即后来的西南联大),到第二年2月南下昆明,到抗战胜利后复员北上,前后共计9年(1937年11月1日~1946年7月31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于三月一日下午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召开了高校图书馆改革座谈会.到会的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师范大学、医学院、中医学院、财经学院、轻工业学院、商学院、纺织工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南开大学分校等十一所高校的十八位同志以及天津市文委教学处的刘贵顺同志.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庄守经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会上有的同志谈到,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应该结合本身的任务来进行改  相似文献   

16.
南开大学图书情报硕士(MLIS)教育是为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培养具备职业操守、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销意识、服务战略和策略及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简称为MMES+IT)。该中心是南开大学MLIS教育专门机构。中心主任柯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图书情报专家,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博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南开大学 2014年7月6-8日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来到南开大学参加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暨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建系三十周年系庆庆典。这次研讨会是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界又一次重要的学术聚会,这对进一步加强两岸学术交往,沟通学术思想,促进图书资讯学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热烈祝贺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8.
办出新的风格———评扩版后的中华新闻报陈广琳以服务中国55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的中华新闻信息报在她创刊四周年之际扩版,由原来的四开八版周一刊扩版为对开八版周一刊,并更名为中华新闻报。综观扩版已五个多月的中华新闻报,该报已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扩大信...  相似文献   

19.
稼轩词不仅因其抒发壮怀和寄托感慨之气势凌云不主故常而受到词家的重视,而且因其使用语汇之丰富多彩而为历来读者所喜见。加拿大学者叶嘉莹教授曾认为,辛词在语言方面是“既能用古又能用俗”,“其对语言文字之驱使运用之手段”,却是使之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主要缘故”(见缪 、叶嘉莹合著《灵溪词说》)。就语言文字的笺释来说,当前国内外最完备的注本当首推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其它各类选本的注释大都源自此本,不必细说。邓注本不断进行修改增订,已趋完善。自1956年印行以来,它经历了1962年和1993年的…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新闻出版界,提起《中华读书报》,没有不说办得有特色的。的确,以它不到两年的报龄,能在全国林林总总的报业中木秀于林,独具特色,且又以她的敏锐、活跃、创新和不俗的品格在学界和读者中获得好评,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尤为难得的是,她的创业完全是在经济自给、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在十几个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年青记者的共同努力下,而一步到位的。这在目前的经济大潮中,能够做到既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似乎是一个成功的个案。尽管《中华读书报》在迅速成长的道路上步子还不够沉稳,有时也不免会有一些不协调的音符出现,但从总的倾向上,《中华读书报》给人们的印象就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阳光灿烂,前途辉煌,充满着勃勃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