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美国“临床”教师教育理念对教育硕士课程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颠覆了传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建构模式,形成了由课程主导系统、支持系统、评价系统三大系统有机整合而成的“临床”型课程建构新模式,鲜明地凸显出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交织安排理论课程和实验室课程、重视临床伙伴关系和教师教育者团队等课程支持系统的建构、通过外部“临床标准”和实践取向的内部评价为课程导向及提供保障等特征。美国“临床”型教育硕士课程建构模式对于我国推进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课程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尝试建构以“临床实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促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深度融合、构建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加强教师教育专业社团建设、推进实践导向的课程评价改革是我国教育硕士课程改革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的IBT课程(快捷课程)将本科学习时间缩短至3年,英国也有5所大学把大学教育由以往的三年学制改为二年,英国和德国等国家还开设了一年制硕士研究生课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首都师大展开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构建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四大板块的教育类课程新体系。实现这一课程重构的基本观点和理念是:(1)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树立教师教育的理想,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转换;(2)从职前职后一体化及教师终身教育的视角思考和探索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3)从由本科到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学历体系来思考和处理起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思考“教学基本功”;(5)大学层次的课程设计同样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学发展的层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培养人才的层次进行考察,大学的层次模式经历了本科教育单层次阶段,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双层次阶段,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三层次阶段。文章将上述发展过程称为本科大学发展的层次模式,并以德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主线,分析了世界大学发展的层次模式。  相似文献   

5.
德国作为世界职业教育强国,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职业教育学生构建了畅通的升学路径。通过课程衔接实现了"双元制"从中职阶段向高职阶段、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延伸,通过双重学历达标补习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的自身发展,通过院校升格和学制改革实现应用科学大学和综合大学的等值,为职业教育学生升学提供了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6.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依据及内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丰富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2004年底德国出台了首部全联邦性的教师教育标准。这部标准重新界定职业教师应该承担的五大任务,同时提出为完成这些任务应该拥有的能力标准,并且强调在大学学习阶段以及实践学习阶段共同完成对教师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相似文献   

7.
教育硕士的培养与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教育硕士授予制度是落实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讨论了教育技术课程在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作用。在分析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学策略制定、教育科学研究开展、与学科专业课程配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日益增大,招生数量每年也在递增。但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培养能力毕竟有限,而新建本科院校这几年已经集中了一批博士硕士教授与副教授,有能力培养硕士研究生。新建本科院校大多都地处中等城市,因为没有硕士点,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留不住,所以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才的稳定,也有利于补充研究型大学硕研培养数量的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生教育首先应从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突破,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做起。国家应当改革政策,让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让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去培养学术性、理论性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教育学学术博士教育存在趋同现象,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本科阶段教师教育专业缺乏衔接,课程模块缺乏系统设计,指导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为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明确培养目标;建立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体系;需要优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模块;改善教育博士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对21所高校学科教学(物理)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及其学分和课时进行统计,以开设学校较多的课程为建议开设的课程,取学分和课时数的集中量为建议的学分和课时数。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部分课程内容之间相互重复或交叉;部分课程针对性不强且不具有教育硕士特色;课程设置不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个别课程与本科阶段课程重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Educator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trying to revise and/or build thei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to ensure pre-service teachers working on their teaching credentials are competent and ready to manage classrooms from day one. This study surveyed 179 faculty from 3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audi Arabia to find ou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agreed that their coursework included various skills and knowledge sets leading to competent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offeri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mes at undergraduate level strive to base their curriculum on standards recommended by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The results showed a moderately strong agreement on most items under the various competency areas. Academic ranks of faculty did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xtent of agreement. However, faculty from newer programmes, and those with degrees obtained in Saudi Arabia showed a better agree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mes in Saudi universit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斯坦福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包括培养领导型教师的愿景、分类培养教师的目标定位、融合型课程结构、"递进式责任制"实习模式、以教师专业标准和学术研究为依托的质量保障等.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可以在借鉴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源优势,提升教师教育课程的融合性,深入挖掘教育实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价值,以培养具有专业权威的领导型教师.同时,要加强教师教育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学科与教师培养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考察安康市中小学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并结合全国和陕西省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认为,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应加大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招生规模,逐步开展以培养高中教师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稳步增长学前教育专科专业招生规膜,萎缩各科师范专科专业招生规膜。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暨数学教育博士生论坛”于2016年10月26—28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云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大陆等地三百多位海内外数学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一线教师。与会人员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课标教材、测量评价、数学文化、教育技术、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会议国际引领深入,本土研究规范,实证研究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创新活跃,展现了华人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成果,充分显示了华人数学教育正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际数学教育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虽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不断地变革:一是要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二是要立足于区域发展实际,调整课程比例,优化课程内容;三是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注重教育实践体验;四是要努力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7.
郭强  冯建新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35-139
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模糊关系、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及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等对高等特殊教育本科师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之间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划分、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问题以及培养模式类型角度,探讨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得到本科层次特教师资培养的启示:应拓宽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类型;既要培养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专业师资,又要培养特教学科教师或随班就读的复合型师资。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教师培养的有效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包括:以本州州政府的专业认定标准和教师标准为基本依据;大学的学术评价与奖励制度需要重新理解和重视教师教育;需要以积极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统领整个教师培养过程;教师教育课程应该体现整合性与关联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教育者应该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培养教师。  相似文献   

19.
在职教师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关键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展阶段论正是着眼于教师,研究教师处于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和需求的理论。文章基于教师发展阶段论,将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分为5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按照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对具体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在职教师教育提高效用,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课程标准的落实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地方教研机构在课程标准的落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有利于推进课程实施。根据古德莱德的五级课程理论,课程标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需要经历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都可能会出现偏离课程标准的情况。为了顺利地落实课程标准,X区教育学院主要通过开发细化课程标准的文本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通过开发教学范式引导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通过完善评价机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反馈;探索新的教师研修模式为教研机构的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