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危险气体安全管理一直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高校实验室因空间狭小、硬件条件不达标、钢瓶质量参差不齐、操作使用缺乏规范等问题,导致高校危险气体安全隐患突出.为改进高校危险气体安全管理,从学校、学院、实验室3个层级入手,深入阐述了通过事先规划存储空间、落实危险气体安全准入、管路和存储硬件条件、招标遴选供应商、统筹...  相似文献   

2.
氨气作为常用的化学气体,在化工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工业上和实验室根据自身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氨气。工业制备氨气多采用哈伯法,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气体,综合考虑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以铁触媒为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反应比较剧烈。实验室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加热可以产生氨气,反应较为温和。  相似文献   

3.
针对解决高校实验室气瓶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介绍了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的构成、特点和安全管理举措。通过建设使用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将气瓶集中到气瓶房,采用管路为实验室供气,通过气体泄漏报警装置、低压报警系统、排风系统等保障用气安全,真正实现"人瓶分离",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在实验室内快速定位气体泄漏源,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网络和PC_DSR GA的泄漏源定位系统。泄漏源定位是指根据气体扩散特点结合标记点坐标及该点气体浓度差异反算泄漏源,为此设计了基于CSMA/CD及自适应CRC校验退避的485总线通信协议,可更及时准确地获取标记点气体浓度,配备云台摄像头通过特征识别技术计算标记点坐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模型和PC_DSR GA的气体泄漏源反算算法。该算法以破坏自修复机制抑制GA的早熟,以保优策略保证种群最终收敛,实现更精确的定位泄漏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传感网络可靠性强;所提算法与传统GA、混合遗传-NelderMead算法相比泄漏源定位精度更高,平均相对误差低于5%。  相似文献   

5.
危险化学品的规范操作水平和实验室安全事故息息相关,而实验室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社会稳定。结合曾经发生过的实验室事故,从气体泄漏、火灾、爆炸3个分级层次,分别介绍具有刺激性气味活泼金属试剂、过氧化物及可燃气体的爆炸事故及技术防范。从安全操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掌握必要的危险化学品处理方法,能够提高实验室师生的安全认知水平,从而降低实验室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一直是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点,由于长期以来重视不够,高校实验室中安全与环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线路老化、用电过载、接地不良和静电危害等用电安全隐患;布局不合理、无实验环境文化和仪器设备排放不科学造成的环境安全隐患;化学药品取用、保管不当以及化学气体泄漏造成的化学药品安全隐患;由于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形成的实验室环保问题。因此认识高校实验室中存在的各种不同安全隐患,需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落实实验室的责任制、增强师生的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实验安全和环保制度与实验室安全和环保教育相结合,以及落实实验室安全和环保责任制的多重机制,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的运转。  相似文献   

7.
为使数字化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综合教学实验室布局设计更加合理,更好地还原真实的LNG接收站,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LNG接收站和安全的重要性,该文运用ALOHA软件模拟计算出天然气气体泄漏的典型情景,并对气体泄漏后发生的喷射燃烧、蒸气云燃烧和蒸气云爆炸的危害区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实验室进行消防系统的建设,定量指导后期实验室建设的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8.
H_2S腐蚀实验室涉及剧毒H_2S气体的使用,存在因气体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H_2S腐蚀实验室的特殊性,从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设施建设两方面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了探索。重点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和安全检查与维护等方面构建了H_2S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并采用技术手段,使H_2S实验室安全设施系统有效地实现了H_2S气体的浓度监测、报警通知以及泄漏气体处理等一系列自动应急处理。H_2S腐蚀实验室的运行实践表明,所建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防护设施能够实现该实验系统的本质安全目标,显著降低了H_2S腐蚀实验室的安全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9.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高校审核评估为契机,以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为抓手,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气体钢瓶在高校实验室应用极为普遍,其兼具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的危险特性,且有种类多、数量大、流动性强等特点,管理困难,容易发生事故,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重中之重。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气体钢瓶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给出相应对策,做好高校实验室气体钢瓶管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实验室涉及到的气体种类众多,对于气体的正确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气体的安全存放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该文就高校实验室气体的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办法,也提出了气体共享实验室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实验气体管理现状,在分析了高校实验气体风险及相关事故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实验气体全链条闭环管理的思路,指出应以高校实验室为中心,以直接对接的实验气体贸易公司为支点,在实验气体生产制造、充装、销售、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实现向上向下延伸管理,以达到全链条闭环管理的目的。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气体安全管理实践,重点介绍了供应商资质审核及采购管理、实验气体使用管理、气瓶及其附件检测及回收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措施,对实验气体安全闭环管理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示范。  相似文献   

13.
1.选用药品首先要考虑反应速度。因为实验室制取的气体主要用于某些性质实验,用量较少,一般要求反应速度快,而且不要高温高压等一系列困难的条件。如实验室制氨采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消石灰混和共热的方法,而不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方法。 2.选用药品要以经济为原则。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使用哪些价格比较便宜的药品。如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实验室楼层内危险气体扩散过程,研究实验室楼层内人员最佳撤离预案。研究显示:在危险气体扩散过程中,楼层人员必须在160s内全部撤离;氨气泄漏速率较低时,须在泄漏实验室门洞连接走廊通道处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当氨气泄漏速率达到0.05 g/s时,除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外,还需在以上走廊通道的联通空间中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在氨气泄漏速率大于0.1 g/s时,应设置全面通风设置,需全面降低整个楼层的氨气浓度。  相似文献   

15.
本钢能源总厂氧气厂以电容式露点仪和微量氧分析仪为核心设备建立了在线气体分析监测系统,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因缺少气体监测手段而不能及时发现其输送的氮气杂质过大、纯度降低,进而严重的影响钢铁成品质量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在线气体分析监测系统在本钢氮气输送环节中的应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该系统显著的提高了气体产品的质量,保障了炼钢、轧钢工序的稳定生产及钢铁成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验室气体安全事故极大威胁着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该文以实验室供气需求出发,设计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与实践创新教育中心安全供气系统,提出一般气体与易燃助燃气体的不同供气方案,介绍两种供气方案中重要的供气设施。通过远程气体监控管理软件能有效避免实验室气体安全事故,实现实验室安全供气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思考,使学生了解到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至少包含两种气体。 2.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水蒸气、氢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找出氧气与氮气的相同性质和不同性质,以培养学生查读资料获取知识、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气体泄漏报警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实现该系统功能的方法。报警系统中的气体检测器可实时向远程计算机传输实验室内的气体状态,并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防爆风机进行定时排气。当有可燃气体泄漏且检测浓度达到设定阈值时,该系统及时向实验人员发出声光报警,并同步关闭实验室内照明或其他设备电源、气体阀门,开启防爆风机排出泄漏气体,消除危险。此外,考虑到实验室无人的情况,系统能够自动拨打电话,及时通知实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实际测试发现,当可燃气体泄漏至设定阈值时,报警系统中的可燃气体检测模块、自动排气模块、气体隔断模块、电源隔断模块和控制模块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时间不超过2 s,电话报警模块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但不会对报警系统的关键性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鉴于中学有毒气体制备及性质等实验药品用量大、实验时间长、毒气易泄露、尾气难处理等不足,利用实验室常备仪器制作的环保型多用气体防泄漏实验装置,可适用于许多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无环境污染、实验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校实验室氢气泄漏扩散和火灾蔓延规律,该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构建实验室全尺寸三维仿真模型,模拟氢气泄漏和火灾发展的过程,并探讨了不同泄漏孔径对氢气扩散和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泄漏孔径为5mm时,氢气仅在泄漏点所在房间内流动并在顶部积聚,氢气引燃后产生小尺寸喷射火焰;当泄漏孔径为10 mm时,氢气仍受限在泄漏点房间内,但引燃氢气后的火焰喷射高度增加,易形成顶棚射流破坏屋顶结构;当泄漏孔径为25 mm时走廊成为扩散通道,氢气进入对面房间,室内喷射火焰高度进一步增加直接撞击天花板,室内的高热量也扩散至走廊,影响人员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