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越来越被电视这一媒体重视,记者现场采访时的表现也备受瞩目。本文从电视记者在屏幕上如何问话作一些探讨,着重阐述记者采访时的心理、问话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出镜是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成功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出镜记者要不断提升采访、报道与表达等方面的技能,以形成出镜记者稳定的风格和个性,使记者出镜在理论上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好新闻“问”出来——试谈电视采访提问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采访提问是电视记者为调查了解新闻事实并发挥其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职业活动,记者要注意采访技巧,以达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采制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报道;许许多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告诉我们,现场采访提问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的一环,作为一名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电视媒介的日益发展,新闻事件的复杂多样化,以及观众对电视新闻求真求实要求的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频频出镜采访.于是,一种新的主持人类型——记者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但是,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才能做好出镜采访的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媒介不断发展的今天,副语言在电视节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电视出镜记者在出镜报道时,不仅需要掌握有声语言表达的技巧,也需要合理运用副语言辅助有声语言的表达,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力求结合具体出镜实例,运用礼仪学、心理学以及电视美学的理论知识,探索出副语言在电视出镜记者报道时的重要作用和表达技巧,以翼对电视出镜记者的报道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极其重要的形式,是电视记者的第一基本功。记者应该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登场亮相,出镜“导视”,不断提高把握现场的四种能力,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阙华燕 《考试周刊》2011,(52):45-46
在电视深度报道的典范节目《新闻调查》中,出镜记者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同时也通过节目表达着他们的叙事立场。本文通过对出镜记者追求真相、代言与沟通、个性的凸显等立场的分析,探讨出镜记者如何在节目中找寻平衡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出镜记者的心理素质培养,新闻职业素质等诸方面的培养入手,全面阐述了电视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职业素质,为职业出镜记者指出一条提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视记者是观众的代表,他代表观众去感知、去观察、去发现、去判断新闻事件。那么如何当好观众代表?记者要代表观众做些什么呢?本篇论文从实际出发,以作者亲身感受为主介绍了电视记者在采访中应掌握的业务技能,并结合大量采访实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现场纪实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记者的"机位"和"人位"必须离新闻更近。为了增强电视新闻的直观性,引导受众接受更多的预期信息,记者纷纷从机后走入镜前,介绍事件背景,评述事实,引导舆论,聚焦热点。当前,记者出镜虽已常见,但尚存多种误区。文章探讨了记者出镜常见的误区、常用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1.
浅析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电视发展迅猛,资讯的激烈竞争使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入直播常态化,直播节目、现场新闻需要大批优秀的出镜记者,培养优秀出镜记者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电视语言采访是电视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而其中,细致的现场观察、采访问题巧妙的设计、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双向的交流和沟通是应熟练掌握的技能技巧。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作品和电视采访经验论述了上述的三点。  相似文献   

13.
对灾难新闻现场的出镜记者来说,他们身处灾难现场,容易发生情绪失控,但记者负有报道新闻事件的责任,不能因情绪影响报道。因此,调节好情绪对出镜记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的情绪控制,主要是运用自我控制和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通过合理宣泄、请人疏导、转移调控等方法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4.
收集资料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在日常采访工作中,往往有些记者,有了好的选题、周密的拍摄计划,但因缺少与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资料,以至采访报道失之偏坡,甚至在采访中无所适从。这说明,要想采访活动顺利地进行,电视编导或文字记者应该掌握与采访事实相关的大量文字和画面资料。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语言表现与语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出镜记者的语境包含现场报道的节目形式、出镜记者多重性的话语角色、以新闻事件为主的话题范围。契合语境要求,合理利用语言特点,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语言表现的基本要求,是现场报道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现场采访报道的成败与出镜记者的提问技巧密切相关。要使采访取得好的效果,除了事先做好准备外,在现场采访时要用适当的语气,信任的眼神;要有的放矢,少讲套话;识别观点与事实;捕捉时机,适时追问;对疑点发问;使用短句子等。  相似文献   

17.
章友维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35-36,45
电视创作中存在着一个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编导、记者通过采访活动获得素材信息即电视报道资源。随着电视生产规模的扩大,电视报道资源出现了吃紧现象。电视台节目的竞争,说到底是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好电视报道资源的问题。对电视报道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是当下电视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8.
"出镜"本指在电影或电视中露面,本文所说的"出镜"更多的是指教师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站到教学的前台表现他们自己.多让学生出镜,"坐着等,跟着行"的学生是没有市场的,教师的话语霸权是被否定的;多让学生出镜,情境教学和探究教学是大显身手的.一、潜心创设教学氛围,让静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疑难,摸清思维的突破口,预设出每节课学生思维的喷发点,构建灵活、  相似文献   

19.
新媒介环境下教育电视人本化传播理据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电视人本化传播,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和教育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认为,新媒介环境下教育电视人本化传播,是整个社会需求和教育传播复杂巨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教育性的品格定位、差异化的受众需求、交融互补的节目形态和现代传媒技术创新这五大核心动力推动下实现的。这五大动力从根本上主导和推动着教育电视科学发展方向,决定着教育电视人本化传播进程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视采访往往是电视纪实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采访实际效果取决于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和自身定位。本文以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及主持人雷蒙的采访实践经历和风格特点为例,分别从记者现场介入方式、介入程度的把握、自身定位等方面阐释记者对自身职业身份的体认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