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元培先生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划一,毋宁展个性。”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个性,在作文点评中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写作上给学生开辟出一条绿色的净土和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天空。  相似文献   

2.
王岚 《四川教育》2009,(12):15-15
孔子教学生很讲究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蔡元培先生的“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坦言道出了发展个性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班级环境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个性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先生有句名言:“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展个性,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意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什么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能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就是因为他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法中最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我们通过音像资料进行教学时深切感受到的。音乐教育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人格,发展个性。音乐学习属于主观心灵的感悟,在学习与实践中都需要情感的介入,可以说,情感在音乐学习中无处不在,是引导学习方法的要素。它以趣味、愿…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个性,以便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相应的提高。语文教育要对全体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力,这和培养语文尖子学生并不矛盾。研究学生个性是语文教育开掘学生学习内动力的重要方面,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下去不可忽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个性,以便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相应的提高.语文教育要对全体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力,这和培养语文尖子学生并不矛盾.研究学生个性是语文教育开掘学生学习内动力的重要方面,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下去不可忽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陈建红 《成才之路》2013,(29):21-21
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生命的成长,无论是人格建树,还是智慧生成,是在其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和自我建构的。课堂教学不是告诉,也不是给予,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在知识的积累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积淀做人底蕴。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成长服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让语文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和谐的生态王国。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师教给学生求得这些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摆脱教师的搀扶,自己走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新课改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构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致远方的你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节 《现代语文》2010,(12):60-62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能力为重,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发展学生个性的现代教育中,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和多样化的特征。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研究学生个性发展,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职责,同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了开创素质教育的天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争取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在“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的原则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又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提倡大胆质疑在学习一篇课文的全过程中,应强调学生提前预习和大胆质疑,尤其是课堂…  相似文献   

11.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语文教学是以学生将来从事各种工作掌握一种重要的基础工具为目的,教师和教材都应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这样就使得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确立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指导思想,进而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变“讲”为“导”,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在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语文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从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4.
新的教学理念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在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要使学生乐学、会学,学好;要围绕“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主题。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无疑是为教育的人性化,课堂的人性化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我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逐步认清“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使每个学生得到生动的积极主动的发展”。因此,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空间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活动,才能把知识、能力、智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语文教师如何立足课堂,为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业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倡导个性化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而且新《课标》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努力创设条件,营造乐学氛围,为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来体现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  相似文献   

18.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根本变革,我们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积极搭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课堂变成了“超市”,学生成了“上帝”,老师当了“服务员”,学生轻松完成学习目标,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蒋伟 《文学教育(上)》2008,(12):145-145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动,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性,真正做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教学在知识传授、道德熏陶、智能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诸方面都肩负着重要使命,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对完成这些使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在教学中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用充满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本文试图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