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菩提达摩入华年代、菩提达摩事迹以及菩提达摩对后世武术影响的考证认为,虽然没有直接的资料证明菩提达摩与少林武术之间的渊源,但是菩提达摩所弘扬的觉悟佛法、禅定神通、"二入四行"与少林武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菩提达摩对少林武术的起源起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关少林武术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为流行的说法是:达摩是少林始祖。他传授罗汉十八手,还有达摩拳、达摩剑、达摩活身法……这就是少林武术云云。我们综述关于少林武术的传闻,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逻辑: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出达摩。达摩何许人也?印度僧人。这岂不是说,中华武术源出印度?! 这样一个谬论,居然得以流传,居然很多人(特别是喜欢猎奇探秘的青年人)至今还相信它,确是不可思议的。中华武术,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中国的国宝,在这个问题上,不容丝毫的胡涂,笔者以为很有首先辨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形意拳又名"心意拳"、"行意拳"、"六合拳",与太极、八卦、少林并称中国四大名拳。关于形意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是北魏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所传,意在摄生,而技击次之,又有人说是北宋张三丰所授,1930年,徐哲东的《国技论略》和唐豪的《少林武当考》中均指出达摩与武术无关,张三丰传形意拳也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客观分析了邺下稠禅师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起源的关联,揭开了少林武术起源的神秘面纱,从而为进一步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历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威震四海,决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文章运用关于事物发展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少林精神、禅拳一体的习武之风是少林武术名天下的内在依据;唐王的封赏、皇室的庇护、少林医学、达摩的影响是少林武术名天下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6.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世界各族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关于少林武术起源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由于史料的匮乏很难对少林武术的起源下一个确切的定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寺与武术的结合、少林武术的发展和形成规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对少林武术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少林是中国历史和现实中最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无沦是出于好奇,还是将之作为严肃的话题来讨论,少林武术从何而来都是一个让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然而,这也是一个仍未有答案的问题。其中一种很有影响的说法,认为少林武术是达摩所创。这种观点特别为武侠小说作家如金庸等人所接受,并随着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而为大众所知,从而又反过来对武术界产生影响。当然,这种观点并没有确凿不疑的证据,因而不免遭到怀疑和否定。但是,简单的否定是容易的,却不能使人们释怀——既然你说达摩并没有创造少林武术,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就必须深入追究这种观念的源头和流变的过程了。如果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则达摩是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者则不言而自明。  相似文献   

8.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唐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此后,达摩传《易筋经》和创少林拳之伪,遂成定论。这是唐豪先生于少林武术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但唐豪先生又说:“不但李序所云达摩适魏年月…  相似文献   

9.
关于影响少林武术起源和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逻辑分析法,用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的观点,将少林武术起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詹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少林武术文化是国人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经久不衰。今天,太平盛世中的少林寺,香火旺盛;驰名中外的少林武术,空前繁荣。然而,仅就少林武术起源而言,学术界仍有许多谜团尚未揭开。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史料及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历史考察、数理借鉴、逻辑推理、综  相似文献   

12.
李磊  赵文龙 《体育学刊》2012,(2):128-131
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广东武术的诸多拳种,在吸收少林武术的某些特征以后,进而发展成南拳精品;广东诸多武林豪杰,大多和南北少林寺有不同程度的师承关系;广东诸多武术组织,大多以少林武术精神标榜。更由于少林寺禅宗和广东的南禅宗具有一脉传承关系,佛家拳在广东佛教发达地区也比较流行。总的来看,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诸多共同点,把广东武术称之为南少林武术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3.
少林武术之谜的形成与破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的基础上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客观分析四个典型的少林武术之谜形成过程及破译结果 ,较准确地揭开少林武术谜案的神秘面纱 ,为重新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史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对目前部分学者所指"少林僧人扶唐据贼的历史事实与少林武术无关"进行考证,得出以下结论:"少林武僧扶唐据贼"只是少林僧人从事的众多军事行动中的一件;少林的尚武之风从北魏时期已发端,到唐朝的时候,有不少僧人从事武术练习,所以"扶唐据贼"的僧人应当是身手矫健的习武之人,而后人对这件事的各种演绎,亦是对少林尚武事实的推崇;参与事件僧人的数量是否为目前所指的十三人还尚待考证;"少林十三僧救唐王"的故事是在明朝万历之后才形成的。演绎过程大致是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初期从"少林十三僧"演变成为"少林十三棍僧",之后在清初产生"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清朝中后期,这个故事被演绎成各种不同的版本。  相似文献   

15.
游氏武术是集僧门、岳门、赵门、杜门、自门、化门、裘门等各大武术门派之精华为一体,通过不断的改进创新,逐渐形成拳术精湛的地方性综合拳种,有八段锦、达摩劲功、少林虎爪拳、僧门拳、五禽戏、蛇矛枪、十八投唐棍等,其文化具有浓郁的传统性、健身性、地域性。游氏武术作为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推动赤水河流域旅游产业、民族体育文化、竞技运动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武德文化,彰显武术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少林武术戒约蕴藏的武德规范、人文精神与伦理思想,基于规范伦理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少林武术戒约的历史发展运动。研究发现:从道德规范类型的维度探索,少林武术戒约的历史变革主要表现出戒条从单一禁止性向多元混融性变更,以及戒约的条款类型从混融型分化为混融与单一并存的流变脉络;多元伦理思想的交融是少林武术戒约发展嬗变之主要原因;底线道德思想为各个时期少林武术戒约一以贯之坚守与传承的伦理内核。  相似文献   

17.
刘海超  王晏 《体育学刊》2004,11(5):69-71
少林武术教育对少林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少林武术虽已实现了制度化教育,但在教育制度、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探讨了少林武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规范化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