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足球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组织的2015春季论坛以"足球改革与社会变革"为主题,将足球改革置于社会变革大环境下,就"足球改革的社会功能、足球去行政化、足球改革的本质、足球训练、校园足球及足球经济与城市化"等问题进行学术对话。对这次足球改革的背景与前景、圆"足球梦"的社会困难与文化障碍及足球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5,(6):80-8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法,运用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对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社会越轨行为展开研究。分析发现,消极性社会越轨行为往往具有更大的传带作用,刺激与激发了各种盲目性、集结性、突发性、暴动性与破坏性的越轨现象,对中国足球形成了环境性的制约作用。研究认为,通过完善足球专门法律、健全足球规范制度与加强体育伦理建设,科学引导和规范足球教育、足球运动和足球赛事行为,可以打造廉洁、激情、公正与全民的足球环境,进而全面推动中国足球发展,打造足球强国。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国足球媒介话语的研究,是将普通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体育传媒研究的新领域,是一个具有较高实践意义和学理价值的研究课题,呈现相关学科交叉研究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厘清以往的中国足球媒介话语研究中客观存在的"基于并局限于大众传播媒介视域范畴,而无法超越上升至社会实践范畴"问题:强调中国足球媒介话语对于中国足球社会形象的构建;强调媒介形态机制以及议程设置机制对于中国足球语空间的必然构建;缺乏理论支撑,导致无法探析足球媒介话语的社会实践逻辑;媒介话语文本的收集缺失社会实践属性,并且代表性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研究在未来如何突破现有研究局限并上升至社会实践的研究范畴:依靠经典的"对话交往"理论的支撑,并展开实践动力场意义上的双向维度解读。以利于未来针对中国足球媒介话语进行深化与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的、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假赌黑腐"问题进行理性反思。通过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足球发展历史以及社会转型期国民社会心态等的分析,探究中国"足球问题"的发生原因。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提出建立以"股份制"为特点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企业模式"的发展构想思路,分析出资人(股东)出资方式、股份占比、分红方式等,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足球职业联赛框架。同时正确认识"足球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坚定信心,发展好中国足球。  相似文献   

5.
于永慧 《体育与科学》2013,(1):42-45,33
本研究目的是运用经济社会学的组织新制度主义学派分析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起源、演变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可能的职业体育制度改革的动力和路径。方法论上"结构与行动"相结合,具体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对足球的相关史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从足球案例演绎到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路径。主要发现:一是组织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足球职业化的起源和演变都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之下,足球职业化的起源与演变是在面临中国大环境行业组织改革的强制趋同性所致,足球联赛的制度安排既有国际职业体育组织的模仿趋同,也符合球迷和民众观赏需求或认可的社会合法性使然。但是,由于职业体育行业特定的社会网络锁定和行动主体缺乏"职业认知",使得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举步维艰。二是中国足球案例,乃至中国职业体育的特殊性(行业内的社会网络)给组织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带来可能的理论创新,即中观视角的组织分析必须把组织放置在具体的社会网络情景中。三是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动力既有上层政府的重视,又有下层社会结构变迁的动力,即中产阶级的崛起所形成的潜在消费市场势必成为未来职业体育投资者的关注点。提出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路径,即全方位构建"职业体育认知"、多渠道支持"城市体育竞争"、宽领域塑造"市场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社会足球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社会足球发展已经成为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需求,迫切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中国社会足球存在普及程度不高,缺乏规范化引导,缺乏系统化组织,更缺乏各地之间的连动,无法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更难以形成相关产业、带动相关消费等诸多问题.原因在于:足球失去“草根性”;竞技足球与社会足球的脱节;传统观念对社会足球的影响.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足球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处理好足球事业和足球产业的关系;把握好政府参与的尺度;大力发展和规范草根足球,实现社会组织合法性;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和协调;建立丰富的社会足球竞赛体系等.只有这样,这场“中国式的足球革命”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制度改革之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中国足球的改革历程,从"变"的态势和"不变"的脉络中,追寻中国足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路径选择。认为中国足球制度构建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失衡、"工具"与"玩具"本质的错位,是造成中国足球制度之殇的根本原因。未来的中国足球制度应该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形成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市场主导的职业化发展职业足球联盟;公民自组织社团推广、普及足球运动等多种制度模式系统,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等政策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健康中国"为引领,转变高校公共体育工作思路,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推进健康文化宣传。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整体性改革,注重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过程中应当警惕"挤出效应",同时注重校园足球行动能力建设和足球师资培养。一线体育工作者唯有抓住机遇,展开充分、严谨的研究讨论,才能将高校公共体育改革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当下中国足球文化环境现状,从文化哲学的视野探讨如何优化足球文化环境,目的在于提升中国足球文化软实力。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得出当下中国足球从业者常持有"赌"的心态,无理由"责骂"等非理性的嘲讽。对中国足球文化环境付出的代价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足球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足球技战术素养上,而且应对"赌"和"骂"足球文化环境进行拯救。提出应从增强中国足球比赛的教育功能、构建"以人为本"的足球文化、提高观众的精神素质品位等为主要措施,培育中国足球主流民意和正能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发展改革与举国体制创新思维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理论进行分析,指出我们过去理解的举国体制足狭义的举国体制,特指采用行政手段募集、调配全国资源,举国体制根本目的是充分募集、优化配置、集中使用有限资源,市场、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问样可以成为实施"举国"的途径并运用于足球.结合日本足球发展模式为佐证,运用新举国体制理论展开分析,提出我国足球发展改革应以市场化为终极日标、教育举围培育市场为阶段要务.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学、文化产业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没有真正深入进行,国家选择足球作为引领中国体育全面改革的“试验田”,是体育改革进程中顶层设计者所权衡下的英明决策。并提出了“举国足球”对中国体育发展启示为:宣告体育改革必须坚持“管办分离”的原则、强化学校体育重回教育“参与为主”的本质、推动体育事业走向惠民“公共服务”的工程、昭示竞技体育发展远离“长尾效应”的时代、直指体育产业坚守效益“服务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足球治理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足球环境、足球管理层、足球联赛和足球俱乐部4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经济学、管理学、产权理论等领域的知识对中国足球的治理与发展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笔者认为,应将足协定位于非政府组织,同时理顺足球联赛的产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体系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中国足球萎靡不振的发展现实,国人在表达失望心情和发泄心中愤慨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足球的病根到底在何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不见成效;思考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批判性地思考中国足球急于求成的冒进机会主义行为;提出应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循序渐进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风格的形成;并呼吁当局者尽快建立厚积薄发的发展新思路来切实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我国足球改革热点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认为,足球是一个发展缓慢的动态开放的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家队成绩不理想、职业足球发展缓慢、青少年人才培养落后和足球德缺失等问题。我国足球改革应重点谋划管理服务、青少年人才培养、足球文化与外部环境的综合改革,推动我国足球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在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优秀俱乐部的启示,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对策:职业足球俱乐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无形资产产权归属,调动俱乐部的积极性;俱乐部财务透明化、公开化;完善转会制度,给予球员更多的决定权和自由权;加大对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落实运动员退役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梳理2009年以来国家足球相关政策文件,实现足球人才规模化的成长,需要校园足球青训体系的完善。校园足球目前面临足球人口少、学训矛盾突出、统筹发展不均衡、资源开发不充分、赛事体系混乱不均、异化现象严重、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和困境。参照国外足球强国经验,校园足球应当通过高考体制改革、完善社会足球体系来保障人口规模;通过完善注册、教练员、大纲、教育、场地、保险等保障训练体系;通过确保稳定、协调、竞争平衡来保障赛事体系;通过体教协同、政社共谋来保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起始于2014年的新的校园足球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人们在为新的校园足球所取得的成绩喝彩之时,又觉得校园足球的发展好像还缺少了些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7月11日关于足球改革的批示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勇于破除制约足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藩篱,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足球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竞赛、市场开发、激励保障方面的机制和体制。”毋庸置疑,校园足球的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根本保障。为此,就新校园足球的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动力机制、促进课改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进行详细的讨论,同时对其他方面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进行了初步归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演进视角对日本足球归化运动员进行研究,将归化演进历程分为业余足球主导期、职业足球改革探索期、职业足球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归化运作逻辑体现:以技术足球理念为基准,合理实施归化行为;以填补位置短板为目的,提高国家队竞技水平;以保障职业角色转换为举措,营造良性发展氛围;以规避资源挤占矛盾为导向,逐步改变归化价值取向。启示:我国应厘清主体责任和发展理念,做好归化顶层设计;正视国家归化需求,消解文化融合与社会认同障碍;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扩大归化行为示范效应;把握足球运动规律,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校园足球迎来改革发展时期,取得了众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实证列举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并以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落实国家政府关于足球事业发展的指导精神为例,展现了内蒙古自治区从政府到各级学校进行校园足球改革的成果,同时重点总结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针对此提出应从相关部门、足球文化氛围以及观念、现实条件等方面入手,共同促进校园足球乃至我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中若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揭示我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与其所具有的游戏本质、教育属性和社会属性密不可分。2)育人目标窄化、育人主体导向偏失、人文精神缺乏导致了校园足球实施中教育本原的漠视;足球生存场域发生变化、工具化足球的演进、足球发展理念不定导致了校园畸形足球形态的盛行。研究认为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应把握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原则,强调顶层设计与实际需求相互适应的指导思想,以及打造生活化的校园足球实践活动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