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京辉  韩坤 《体育学刊》2008,15(3):13-17
对<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一文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指出该文存在的若干"硬伤":第一,将西方中世纪下限定在公元1350年;第二,强行对斯格勒的理论"削足适履".同时认为,不能将依附于宗教形态的身体活动形式作为中西体育的共同起源;运用斯宾格勒"比较形态方法"进行中西体育文化比较研究不可取;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客观存在.明辨、承认中西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我国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剖析,认为:横向对比发现中西方体育形态存在内敛性和外倾性的结构悖反,其路径依赖为中西文化源流的差异、地理空间的形塑以及中西关于身心关系的认知差异;纵向对比发现中西方体育形态遵循自身异质性的变迁轨迹;异构悖反的同时也存在相似的运动形态结构样式和相同的世俗性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西方体育的价值观矫正和调适;当前形势下只有遵从文化自觉和自信方可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克服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3.
国际体育信息协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抉择问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研究发现,在我国体育课程中居于主流或主导的是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仅是在内容或方法层面上进行补充;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分别在于“和合”与“争分”。最后指出,中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抉择必须基于中国具体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建构在由中国特定的体育文化决定的逻辑范畴内。  相似文献   

4.
对<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一文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认为(1)虽然从文化根源上说体育都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因子,但中西体育的文化呈现形式是不同的;(2)目前中西体育的差异是民族文化道路特殊性和文化发展规律普遍性的矛盾运动造成的;(3)反对在中西体育文化对比研究中滥用文化形态史观,必须坚持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5.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义  白晋湘 《体育学刊》2007,14(2):124-126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1)从文化根源上来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两者之问没有本质的区别;(2)中西体育文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同一种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形态和工业文化形态所表现出的差异;(3)目前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是把原本就为同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发展阶段,强行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完全对立的部分,其实质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6.
韩坤 《体育学刊》2008,15(5):9-13
对当下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两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认为,由于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念、表现形态、文化适应性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发展形态不平衡,两者不可能融合.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应该走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研究框架,使二者在各自领域内并行发展.当前,我国应大力学习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中西方文化选择、民族心理结构、认识论等文化哲学视角审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差异。主要结论:西方体育基于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中国传统体育基于形神互相依赖的哲学观;西方体育注重外在的超越;中国传统体育则注重内在的超越。在现代化语境下,要全面认识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重构中国新的体育文化模式,从而实现中西体育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融突"与"和合"——体育文化理解与交往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与沟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理解与交往的过程进行分析与梳理。认为:中西体育文化在交往的过程中寻求差异性与强化互补性是辩证统一的;中西体育文化交往的障碍是文化偏执心态;中西体育文化最终将会实现双方的“融突”与各民族体育文化自身“转生”过程中的“和合”。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表现形态之一的体育,尽管都是一种身体性活动,然而,中西方民族传统体育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文化背景、价值内涵与民族心理都深深地影响着中西方民族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西方体育文化最终会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万义  白晋湘 《体育学刊》2007,14(2):124-126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1)从文化根源上来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2)中西体育文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同一种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形态和工业文化形态所表现出的差异;(3)目前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是把原本就为同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发展阶段,强行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完全对立的部分,其实质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探究身体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西方的身体哲学,对身体修行进行探索和思考。研究认为:身体修行所表达的“身体”可被看作心——自我的实践场,它是自我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生命实践之本体,是人类将理想的自我建构为现实的自我的结果,更是人类反映自我精神诉求的一种方式。修行是一种实践,它是人类将想象的自我变为现实的自我的一个过程。在修行的过程中,人类对身体注入了其自身自我想象的因素,使其具有“超身体”的意义,其一切行为都是在为使理想自我的现实建构服务,其内驱动力来自对理想自我的精神信仰。在当代社会,体育是最佳的身体修行,它使身体在外在磨砺和内在颐养的结合中实现自我提升,旨向的是“天人合一”的大美身体;中西方体育在身体修行形式、修行特征和修行重点上存在差异,可以预见的是中西方体育如果在未来实现和谐统一,将会使身体修行方式走向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内外兼并,并有助于实现人身与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从历史起源、竞技性、动静养生观、体育人文精神四个角度对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中西道德价值观核心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中西体育的不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西体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从运动形态、健康追求、道德追求、精神追求、文明基础及适用对象等方面,对中国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西体育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实践中应认清中西体育的特性和功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中西方体育的鲜明个性,为其交流互补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我国当前的体育理论建设和体育实践指导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文化学的视角对中西体育文化精神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中西体育文化是异质文化,中国大陆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西方海洋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相异”的竞争精神。研究中西体育文化精神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中西体育文化内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体育文化得以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理解的艺术 --从中西体育文化历史比较的视角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体育文化同源而流歧,原因在于世人实践这两种文化时,给予它们不同的理解,才突显迥异的风格。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解。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理念的中国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和以勇敢、竞争、自由、平等、节制、谨慎为核心理念的西方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成为了中西体育文化理解的分歧,同时也决定了现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通过分析中西体育文化核心理念的理解差异,从多个层面揭示了两种理解方式上的一些实质性的差异,指出了两种文化都是人类对生活理解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16.
对实践解释乏力、属概念混乱、内涵不明确、外延不清晰是目前体育概念定义的现实窘境。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再定义体育概念,以期丰富体育基础理论和纾解社会关切。研究发现,"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外延过窄(小),容易将是体育的东西排除在"体育"之外;"文化"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外延过宽(大),不符合逻辑学临近属概念要求且不利于析取"种差";"活动"作为体育的属概念是对体育属概念的一种不全面认识,体育是文化、财富,活动、运动是行为,场地、器材、技术、规则等非活动内容也是体育。遵循逻辑学对属概念的基本要求,运用社会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知识,提出"身体活动文化"(体力性劳动、狩猎、舞蹈、杂技、带有武打动作的戏剧/曲、斗牛/鸡、哑语、手语、体育等)应为体育的"邻近属概念"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析取体育的种差为"对人体自身进行干预以促进身心发展",得出体育概念的定义是"所谓体育,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干预以促进身心发展的身体活动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9,(2):73-7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在初中开展了"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实践研究,结果发现:"家校联动"体育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建立健康的体育行为;"家校联动"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行为各指标的影响有差异,目前广州市初中学生正确的体育活动价值取向比例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8.
陈胜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376-378
按照“文化”的一般定义把“体育文化”概括为三个层次:表层是运动形式(包括身体运动形式及所使用的场地、器材等物质形态);中层是体育体制(包括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教学训练体制等);深层体育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观等)。巾此演变而来的体育文化、终身体育、身体文化、身体娱乐、竞技与体育等概念术语具有学术上的不同含义和实践上的不同功能,只有准确界定他们的概念,才能在体育文化实践中广泛交流和应用,并正确指导人们从事和接受不同的体育文化活动,以避免因含糊不清的概念给体育文化实践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体育文化关系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体育文化存在冲突,在对生命诉求、价值取向、身体展示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摆脱文化困境、构建和谐的世界秩序、促进文明进步最终促成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沟通;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构成东西体育文化关系未来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现代体育相比,中国传统体育仍是一种"弱势文化".以中国武术为例,提出在身处弱势状况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探寻中西体育文化的共通空间;重视中西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的差异;细分传播受众的需求;重视传播艺术;培养专业化人才;坚持奥运推广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