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璋 《历史档案》2012,(3):86-91
清朝对各地仓储建设非常重视,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稽查考核制度。义仓作为仓储备灾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各省的设置发展并不均衡,其研究尚比较薄弱。本文拟以发展较为成熟的乾隆朝山西义仓为对象,对其制度设置、仓储规模、社会功效等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乾隆朝甘肃屯垦史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乾隆朝时期,甘肃远处边陲,地旷人稀,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政府从当时的军事、政治角度考虑,在此广兴屯田。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部分相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金柱 《历史档案》2020,(1):97-103
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珲春设置八旗驻防,该地由此形成了一个以旗人为主体的军事管制型社会。珲春原不准民人居住,至乾隆时期清政府开始将珲春有限地开放。民人进入该地后,与旗人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结成雇佣关系与买卖关系,相互依赖、补充。在经济互惠基础之上,双方开始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在日常社交活动中建立了跨旗民的社交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珲春旗人的文化面貌并未因此产生明显流变,他们在长时间里较好地保持了以"国语骑射"为代表的"满洲旧俗"。  相似文献   

4.
王科杰 《历史档案》2020,(2):108-116
捐输赈济作为一种国家汲取赈灾财富的手段,在乾隆朝始因制度化而成熟。为与卖官鬻爵的捐纳赈济相区别,清廷不断强调捐输的自愿原则及赏赐的滞后性,并以其有裨世道人心而大加提倡。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往往因灾情紧急与制度的模糊性而发生强迫捐输的情况。在因勒捐勒罚而起的庄有恭案中,制度的制定者乾隆帝即在调查得实后默许了这种越轨行为。只有以袁枚为代表的民间士绅,因受害严重才发出了微弱的声音。捐输赈济的"言不由衷"不仅反映了其与捐纳赈济的暧昧关系,更体现了"不加赋"的清代财政体制在面对临时性社会危机时的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书吏,是指在各级衙门科房中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和收贮档案的员役,是国家机关的正式雇员。因其所隶属衙门不同,而称谓各异,诸如供事、经承、书吏、典吏、攒典等,但一般在公文中通称书吏、书办或经承。书吏身居文档重地,抱案牍,备缮写,极易营私舞弊,故清政府对其格外重视,在典制上对其作以严格规定。康熙、雍正两朝曾多次整饬书吏,并设立文书档案副本制度、上缴朱批奏折制度等,加强对文书档案的管理。但事实上,书吏朋比为奸,上下其手,或援例假公营私,或伪造、窜改、抽换、毁坏文书档案,舞弊多端。这一现象至乾朝隆仍屡禁不止.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及军机处录副奏折,反映了乾隆朝年间整饬书吏的部分情况。现予刊发,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对乡村社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县级官府得以实现,县官为完成考成之责而依法施政治民。近年来,乡村管理成为清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对村落内部的家族、绅耆、约保、盗贼、团练、乡地、讼师等的研究可谓蔚然大观,对村落外部作为政治国家象征的县官的研究则尚显薄弱。乾隆朝《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主要以司法档案的形式,记载巴县的内政、经济、文教、卫生、军事、社会等情况。本文在初步解读各种案例的基础上,有别于学界以往研究,探讨巴县知县对乡村的管理,以增进人们对传统县官乡村管理的了解,反思目前研究方法中的"上下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对乡村社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县级官府得以实现,县官为完成考成之责而依法施政治民。近年来,乡村管理成为清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对村落内部的家族、绅耆、约保、盗贼、团练、乡地、讼师等的研究可谓蔚然大观,对村落外部作为政治国家象征的县官的研究则尚显薄弱。乾隆朝《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主要以司法档案的形式,记载巴县的内政、经济、文教、卫生、军事、社会等情况。本文在初步解读各种案例的基础上,有别于学界以往研究,探讨巴县知县对乡村的管理,以增进人们对传统县官乡村管理的了解,反思目前研究方法中的"上下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乾隆朝武举进行了明显的改革,掀起了两次改革高潮,一为乾隆前十年,一为乾隆中期,乾隆二十到四十年期间。但是到乾隆朝后期,武举改革乏力,已经不能适应清朝后期社会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9.
1895—1898年,是朝鲜脱离清朝"独立",与清政府又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特殊时期。唐绍仪在这一时期担起重任,重赴朝鲜处理在朝事务,将朝鲜的情况及时上报给清政府、保护华商在朝的利益和向朝鲜派使,为中韩外交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喀什地区是维吾尔人口最密集区。清政府虽采取了移民屯垦政策,来改善维吾尔人的生存空间环境。但其治表不治本的做法,只是延缓了该地区社会矛盾爆发的时间而已,并为以后和卓后裔的屡次叛乱埋下了诱因。今天,我们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能够从该地区人类生存空间的不平衡性中,总结出历史的经验,以予启示。  相似文献   

11.
喀什地区是维吾尔人口最密集区。清政府虽采取了移民屯垦政策,来改善维吾尔人的生存空间环境。但其治表不治本的做法,只是延缓了该地区社会矛盾爆发的时间而已,并为以后和卓后裔的屡次叛乱埋下了诱因。今天,我们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能够从该地区人类生存空间的不平衡性中,总结出历史的经验,以予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武科举考试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清朝亦沿习此制。但清朝的武科举考试更为完备,全国各地分设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取之人亦分别称为武生、武举、武进士等。本刊1995年第4期曾选编馆藏朱批奏折中乾隆朝武科举史料,今从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部分史料,涉及乾隆朝武科举四级考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现予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2年,从内务府上报朝廷的公文中,出现了"近来京师米粮食物俱各腾贵"字样。什么叫"腾贵"?就是物价像奔马一样跳跃上蹿。乾隆爷闻奏不免纳闷,什么情况?给朕查来!内务府不敢怠慢,赶紧"悉心查访"。讵料"盖由车辆短少"所致。车辆怎么会短少?"固由用车处多","草料价昂","民间拉运货物不能充裕,于民生日用亦绌"。何人用车多到如此地步,竟然挤占到老百姓的吃喝日  相似文献   

14.
乾隆朝黑龙江地区治边政策从外务和内务两个方面考察,即对外俄务交涉"遵守合约,相互尊重",对内务"重风俗民生、强化管理"。此政策与现实脱轨,影响黑龙江地区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玮 《历史档案》2006,(4):54-57
十五、十六世纪,随着西方殖民国家的海外扩张,西方传教士也来到了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与艺术。但是从根本上,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对西教、西学都有严格地限制和防范。对于西学,清代统治者采取了“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的政策;对于西教,更以“收其人必尽  相似文献   

16.
正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2年,从内务府上报朝廷的公文中,出现了"近来京师米粮食物俱各腾贵"字样。什么叫"腾贵"?就是物价像奔马一样跳跃上蹿。乾隆爷闻奏不免纳闷,什么情况?给朕查来!内务府不敢怠慢,赶紧"悉心查访"。讵料"盖由车辆短少"所致。车辆怎么会短少?"固由用车处多","草料价昂","民间拉运货物不能充裕,于民生日用亦绌"。何人用车多到如此地步,竟然挤占到老百姓的吃喝日用?结论是:"公务雇觅"。再往下,内务府不敢细说了。因为公务用车的大头,除了皇上,还  相似文献   

17.
宋希斌 《历史档案》2007,(4):131-132
乾隆朝的军机处曾存在一种特殊的公文公启,通过该文书,军机处对清廷奏折的运作及清廷政务的处理发挥了自己独有的影响力.公启成为乾隆朝军机处权力扩张的一个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魏影  王小红 《历史档案》2007,610(1):81-86
清乾隆朝为解决日益拮据的八旗生计问题,开始采取京旗回屯政策,即把居住于京畿一带的闲散满洲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这是一条满汉权贵皆视为"绵固久远"的根本大计.对于这一问题,以往虽有学者论及,但因史料阙如,至今未见完整论述.本文拟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详述此次回屯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刚 《历史档案》2014,(2):66-70
江南地区气候湿热、地狭人稠,不利于马匹的蓄养。由于军马的大量倒毙,每年新采买数量居高不下。江南军马多购自外地,运输所需费用成为额外的军费负担,给兵丁生计带来不利影响。江南八旗、绿营军马均有一定的牧放制度,清廷力求兼顾军马牧放与农田保护。但受限于江南的自然环境,军马牧放成效有限,马匹疲瘦、易染病死亡等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0.
江南地区气候湿热、地狭人稠,不利于马匹的蓄养。由于军马的大量倒毙,每年新采买数量居高不下。江南军马多购自外地,运输所需费用成为额外的军费负担,给兵丁生计带来不利影响。江南八旗、绿营军马均有一定的牧放制度,清廷力求兼顾军马牧放与农田保护。但受限于江南的自然环境,军马牧放成效有限,马匹疲瘦、易染病死亡等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