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档案与建设》2007,(4):32-32
侵华日军第51师团第15联队多年驻扎金坛。这是第一、二任联队长池田廉二大佐、斋藤春磨大佐。侵华日军海军航空兵中佐奥宫正武1997年出版《我所看到的南京事件》回忆录及轰炸金坛。1937年12月2日,侵华日军第师团攻占江苏省金坛县。侵华日军在金坛侵占民房作为营房。此1937年11月,侵华日军三次轰炸金坛。这是日军当时所用的九六式轰炸机。侵华日军军用车票(南京至溧水、句容、金坛等地)。《档案与范建学设》贵月/刊图侵华日军入侵金坛的历史图片金坛县薛埠镇的日军警备队驻地(之一)。金坛县薛埠镇的日军警备队驻地(之二)。侵华日军金坛通信队…  相似文献   

2.
正美术、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门,其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基础和政治服务。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这种现象尤为突出。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在屠杀30万中国军民的尸山血海上,先后扶植了伪政权。日伪当局为了稳定对南京的殖民主义统治,除了不断加强军事恐怖外,还采取了其他种种手段。其中,在利用美术、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宣传其殖民与奴化政策上,不遗余力。(一)早在日军进攻南京与大屠杀期间,日本当局就派来大批摄影师和画家随军采访,大力报道日军的"战绩"。日本各大报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攻占了中国首都南京,即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惨绝人寰、持续40余日的血腥大屠杀与强奸、抢劫、焚烧,使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威慑征服中国人民,以建立长久稳固的殖民统治.然而,历史嘲弄与惩罚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局.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与殖民统治,南京人民日益觉醒,奋起反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实战任务随着第1战略侦察中队逐步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第9战略侦察联队联队长比尔·海耶斯上校和任务主管哈尔·康弗(Hal Confer)中校确定了首批部署于冲绳嘉手纳基地的飞行员名单。挑选的首批8名飞行员开始为担负部署任务而进行训练,主要是操纵那些模仿他们将要飞越的太平洋航线的模拟器。该联队还决定,在有必要赴越南执行任务时,  相似文献   

5.
无痕 《湖北档案》2006,(8):45-47
日总领事馆发生毒酒案 1939年6月10日晚7时半,日本驻南京总领事堀公一在官邸举行盛大宴会,招待9日赶到南京的日外务省次官清水、随员三重以及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长官铃木、泽田、田中等.另外,南京伪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立法院长温宗尧、南京市长高冠吾等也应邀参加.总领事馆方面作陪的,除堀公一外,还有领事内田、副领事有久以及有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6.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前,1944年,同盟国战犯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设远东及太平洋分会于中国。1945年11月6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12月中旬以后,分别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沈阳、徐州、济南、太原、台北等十处成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除南京法庭直属国防部外,其余隶属各绥靖区,分别审判各地战犯。  相似文献   

8.
日本侵略中国,要使中闲成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在南京市中心建立“日人街”,大量地引进日本侨民与扶植尽可能多的日本企业,则是其殖民政策的表现之一。 南京“日人街”的由来  相似文献   

9.
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南京代表团提及日军"南京大屠杀"时说,"确有一般性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不存在",公然否认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响和极度愤慨.  相似文献   

10.
父亲有几册老照片,始终带在身边,且保存完好,不幸在十年浩劫中抄家时被毁,现今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这些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记述了父亲一段难忘的历史。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根据当时缔结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派出援华空军志愿队支援中国抗战,援华空军有飞行员、飞行教官与地勤维修人员、作战飞机及其物资装备。其中苏联驱逐机大队参加抗击日寇,直接对日寇空军作战,这些优秀飞行员英勇善战,血洒长空,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日本在本国内的许多经历,和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样,是日本历史上至今不愿提起的一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布儒 《湖北档案》2013,(9):44-46
日本著名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曾做为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记者,被派往南京采访。1938年1月8日,石川达三到达南京,直到1月15日离开。石川达三回到日本后,用约10天的时间,写出了反映南京战事的著名的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作品一开头就展现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情景:随军僧片山玄澄,一手拿着佛珠,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南京十八频道的《听我韶韶》。  相似文献   

14.
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镇江等地,以“接收”为名掠夺江南地区文献,重要文献被运到日本,而被日军视为所谓“违禁”书籍被销毁,部分文献“归还”汪伪政权。汪伪政权接收文献被“分让”给日伪机构。被掠去日本的江南文献,只有少部分战后归还中国。  相似文献   

15.
1939年4月,张自忠将军率三十三集团军在取得襄河东岸钟祥县与宜城县交界处流水沟的阻击战中,当场击毙日军少将联队长1名,全歼一个联队的胜利后,为解决襄河东岸国车进军、物资运输、伤员转移、部队换防等带来的障碍,张自忠将军决定在钟祥县转斗湾关家山架设浮桥,并亲自向担任襄河东岸警戒的五十九军一八O师下达了架浮桥的命令。  相似文献   

16.
正办好南京青奥会,不仅是体育界的大事、南京的大事、江苏的大事,更是国家的大事。作为第二届青奥会东道主所在地的主流媒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南京青奥会组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策划发起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大型新闻行动,目的就是要努力让青奥会的宣传和青奥会的精彩程度同步,同时也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抓住重大活动探索媒体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因此,青奥会刚  相似文献   

17.
弦音 《兰台内外》2013,(6):16-16
据史料记载,中共与日本最高军政总部曾有接触,但不是去"议和",更没有达成过什么协议。冈村宁次派人来那是1944年上半年的一天,中共中央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饶漱石找到扬帆,叫他负责接待审查一位从南京监狱放出来的名叫纪纲的人。此人自称是我们的情报工作干部,是南京日军"华中派谴军总司令部"冈村宁次派来的,说有重要信息向新四军传达。后经多方查证,纪纲(1902-1996)确为我党派驻南京领导情报工作,他在南京以中医作为职业掩护。日军冈村宁次总部为何现在要不加掩饰地派他到新四军来呢?原来这和当时日本侵略者日益走向穷途末路的形势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的南京汤山温泉别墅里.蒋介石与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已经进行了一天的密谈。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了该校历史系经盛鸿教授的著作<武士刀下的南京--日伪统治下的南京殖民社会研究>(以下称<武士刀下的南京>)一书,经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学术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20.
1 藏本叫藏本英明,日本人. 1934年,42岁的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副领事藏本英明携夫人丽子及一子二女住在南京鼓楼阴阳营62号.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夜晚,刚回到阴阳营住宅不久的藏本英明突然对太太丽子说有事要出门.一向不过问丈夫工作的丽子望着他的背影,轻声问道:你刚回来不久,这么晚还有事,能不出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