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赤壁赋》的译介做了梳理,并对译介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赤壁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一篇著名文赋。作者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了与《后赤壁赋》相区别,后人便在《赤壁赋》前冠一"前"字,因此《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相似文献   

3.
霍布恩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水浒传》的苏格兰盖尔语译本译者,其在中国诗歌英译领域译作颇丰、成就斐然。霍布恩对中国诗歌的译介起始于古诗文,后以中国现当代的朦胧诗为主;他译介的古诗词大量被收录进牛津翻译家词典,他英译杨炼的诗歌也为杨炼名扬英语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的译介理念不仅引起了国内译界的深思,也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赤壁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一篇著名文赋。作者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了与《后赤壁赋》相区别,后人便在《赤壁赋》前冠一"前"字,因此《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英译历史悠久,作品丰富。作为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坚人物,陈荣捷对《道德经》的英译密切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华裔学者逐步加入到英译《道德经》的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由西方传教士主导《道德经》英译的局面。陈荣捷不仅对它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介,还亲自将《道德经》和王弼《老子注》翻译成英语,为海外高校和学术界提供了可靠的经典读本。陈荣捷的译介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西方《道德经》英译中的神秘化和宗教化倾向,凸显了《道德经》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正>教《赤壁赋》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苏轼的"取舍哲学"。我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还得从"突围"说起。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认为,苏轼突围了一大波"文化群小"的围攻。当然,这些"文化群小"中,也包括"文化群大"沈括。对此,我不完全赞同。苏轼真正突围的是政治和自己。《赤壁赋》即是明证。在一次次  相似文献   

7.
苏轼一生写了将近一百万字的诗词和散文,而所写的赋却只有十一篇。在这如凤毛麟角的十一赋之中,赤壁二赋尤为人所称道。罗大经说:“太史公《伯夷传》、东坡《赤壁赋》古今绝唱也。”学者们为苏轼作传记、写专论也常以《赤壁赋》作为其代表作。当然,由于二赋内涵丰富深邃,后人在理解上也有不尽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8.
《赤壁赋》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品。从苏轼独特的处世哲学出发,分析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出的对人生、自然与时空的思考,进而拓展深度教学,体会苏轼旷达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相似文献   

9.
《赤壁赋》中,主客因“水”与“月”的永恒联想到人生命之永恒因而释怀于功业难就、人生短暂,这种思维是因苏轼内心道家的宇宙观而起。但笔者认为《赤壁赋》只是苏轼短暂的自我解脱,在《赤壁赋》前后皆有作品表明苏轼并不因官场受挫而放弃儒家的进取之志。笔者试从《赤壁赋》中“水”与“月”对主客的启示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十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式长篇历史小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介到世界各地也深受喜爱。进入21世纪,国内开始重视《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对罗慕士的英语全译本的研究比较深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三国演义》英译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屈伟忠 《现代语文》2006,(12):112-113
重读《赤壁赋》,突然跳出了两个问题吸引着我重新思考苏轼当时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研究亦日益成为学界的兴趣。本文就《儒林外史》中"茶文化"的英译进行探讨,再现杨氏夫妇在译介时所具备的高度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高丽中期苏轼诗文集传入朝鲜半岛,收录于《东坡集》中的《赤壁赋》开始进入韩国古代文人的视野。朝鲜朝前期以朴誾、李荇、南衮为代表的“海东江西诗派”在习拟苏文之余,更是兴起了赏读《赤壁赋》、在七月既望之时复演东坡月夜泛舟的活动。在“崇苏”风气的驱使下,《赤壁赋》引发了文人遍学东坡、吟咏赤壁的文学效应。他们或化赋入诗,以骚体赋、书记题跋为《赤壁赋》的变体形式,或改写《赤壁赋》原句,在意象、语言、表现技巧等方面创作出赤壁体文学。“海东江西诗派”对苏轼赤壁泛舟的再演,将历史和文本中的赤壁空间移位至现实生活,在苏轼以及“海东江西诗派”的影响下,《赤壁赋》渗透进朝鲜半岛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14.
提起北宋文坛,没有人不会说到苏轼;说起苏轼,没人会不说前后《赤壁赋》。而千年以来,人们尤其津津乐道的是东坡居士在前《赤壁赋》(以下称《赤壁赋》)中的出色的才情、深邃的思想。人们忘情于文章对赋这种文体的创新、对后人思想智慧的启迪和文章在写景、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汪宝荣教授的新著《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运用描述性和规定性翻译研究的方法,首次全面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前鲁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历程,重点描述、评析了7种英译本对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含方言)的处理手法,就如何翻译与传播中国地域文化提出了理论构想,堪称中国"乡土语言"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6,(4):75-78
本文从理论创新、模式运行、研究方法和指导意义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充分肯定了作者引入传播学理论对译介模式进行整合的全新探索,并结合莫言作品英译的个案对"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等五个方面逐一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力求证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莫言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使该书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前后《赤壁赋》堪称苏轼散文中的"双壁",通过对两篇赋的对比研究,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苏轼文风的绮丽华美,挥洒自如,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百余年的译介,在英语世界已有一席之地。通过梳理《孙子兵法》英译史,探究其译介模式,可以发现,在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译介中,译介主体宜选择熟悉源语文化的目标语译者;译介内容要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译介途径宜寻求目标语国家知名度和信誉度高的出版社;在译介受众方面,要注重读者反映,组织有效书评资源;在译介效果方面,要循序渐进。这些可以为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文化意识中,人们对苏轼或《赤壁赋》的典型评价是“达观”“豁达洒脱”等。《赤壁赋》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的阶段——当此之时,《赤壁赋》的主旨,苏轼的内心真的会是“达观”或“豁达洒脱”吗?《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懂得苏轼的“彻悟”,即苏轼的“深度痛苦”,  相似文献   

20.
嘉祐四年(1059年),苏洵、苏轼、苏辙第二次共同赴京。苏轼在此次途中所创作的诗歌作品,包含着诗人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模糊思考与探索。这一哲学思考成为苏轼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它起源于这一时期,成熟于黄州《赤壁赋》,而《赤壁赋》之后苏轼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一哲学思想的发轫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南行集》苏轼诗歌的江水意象中。在此次进京途中,苏轼与江水意象二者之间实现了双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